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的智慧/经典天天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悲惨的事物呢?这个世界为什么充满着那样多的不幸呢?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呢?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人生的智慧》是一本哲学类图书,是德国哲学大家叔本华的著作,由台湾地区的哲学和佛学专家张尚德所翻译的,译本保留了原德文本的精华,又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特色,更适合大众阅读。

内容推荐

叔本华创作的《人生的智慧》讲述了:财富好比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声名也是如此。

世界上一切骄傲与快乐,对蠢人的迟钝心灵来说。当然微不足道。

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际上就是他的心灵。

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是不幸的。

性格决定看法,看法左右情绪。

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为只有极具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获得名声。

人们在匆忙中爱,却在悠闲时憎恨。

目录

第一章 生命的划分

第二章 什么是人格

第三章 人能拥有什么

第四章 地位

 一 名誉

 二 骄傲

 三 官位

 四 荣誉

 五 名声

第五章 世界的痛苦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六章 人性

叔本华年谱

试读章节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那就是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这种划分除数量外,实际上没有指出什么。据我观察,人的命运中的根本不同点,可以分为三类:

一、什么是人。从“人格”一词的广泛意义来说,人就是人格;其中包括着健康与精力、美与才性、道德品性、智慧与教育等等。

二、人有些什么。人有财富和他可能占有的事物。

三、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他人把你看成什么样子,或更严格一点来说,他人对你的观感如何。这可以从别人对你的意见中看出来,别人对你的意见又是从你的荣誉、名声和身份表现出来的。

上面第一类的差异是自然本身赐予人的。正由于是自然本身赐予人的,它对人生快乐与否的影响远超过后面两类对人的影响。后面两类只是人安排的结果。所有具有特权身份或出生在特权世家的人士,即使他是出生在帝王之家,比起那些具有伟大心灵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为王时方为王而已,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最早的弟子门采多鲁斯也说,“从我们内心得来的快乐,远超过自外界得来的快乐。”

生命幸福的主要因素,我们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乎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什么,这是天经地义和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事实。人的内在生命性质是使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我们整个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们不满足,直接的源泉也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来说,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的影响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外界的事件或环境对两个人的影响会各不相同。即使环境完全相同,每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每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一个人能直接体悟的,也是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外在世界的影响也不过促使我们体悟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

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看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世界相同,每个人却大异其趣:有的人觉得枯燥无味,了无生趣,有的人却觉得生趣盎然,极具意义。听到别人在人生历程中饶有兴味的事件,人人也都想经历那种事件,完全忘记了那种事件会令人嫉妒,在描述那些事件时,把自己的心灵落在那些事件所具有的浮泛意义中。

某些事情对天才来说,是极具意义的冒险,但对凡夫俗子来说却单调乏味,毫无意义。在歌德和拜伦的诗中,有许多地方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不平凡。愚痴的读者嫉妒诗人有那么多令人愉快的事物,他们除了嫉妒外,不想想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可把极平凡的经验变得美丽和伟大。

同样,对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某种情景只不过是一种可笑的冲突,忧郁的人却把它当作悲剧,但在恬淡的人看来又毫无意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种事实,那就是要了解和欣赏任何事件,必须具有主体和客体两种因素。主体和客体关系密切,必然联结在一起,就像水中的氢与氧关系密切、联结在一起一样。在一种经验中客体或外界因素一样,但主体或个人对它的欣赏却各不相同,每一个人对相同的客体,看法很不同。

愚痴的人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微不足道,这就好像在阴霾的天气中看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一样,以为并不值得流连忘返,或者就像在不太好的影书镜中看书,影书镜固然不好,影出来的书未必不好。明白一点说,每一个人都受自己意识的限定,我们并不能直接超出自己意识的限定而变成另一个人。P3-5

序言

欧洲的19世纪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政治上拿破仑想施展宏图大略,可惜滑铁卢战役的失败,粉碎了他的美梦。文学上德国有歌德倡导的狂飙运动,俄国出现了几位永垂不朽的文坛巨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屠格涅夫。音乐上贝多芬、瓦格纳、柴可夫斯基为人类音域世界创作出优美深邃的作品。哲学上,康德完成了批判哲学,黑格尔在柏林大学高举着“存在即合理”的旗帜,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将东西哲学会通在一起的天才哲学家出现在哲学舞台上,他是有“悲观主义大师”之称的阿图尔·叔本华。

1788年2月22日生于德国格但斯克的叔本华,从很小的时候起,长者就看出,以他的心灵和性格,他将来注定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中国的林黛玉看到落花流泪,德国的叔本华小时候遇到悲惨的事物就要沉思良久:世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悲惨的事物呢?这个世界为什么充满着那样多的不幸呢?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呢?我们与世界其他事物的关系如何呢?从小就充满许许多多问题的叔本华,终于找出了确切的答案,世间许多的不幸、痛苦、荒谬和矛盾表现的根由,原来是盲目的意志,由意志所展示的内容不过是一种表象。就这样,1818年叔本华完成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巨著,这时他只有三十岁。

叔本华的父亲是一位绅士型的成功商人,具有世界性视野,深受精神文化的影响,爱好旅行和伏尔泰的作品,他对自己的唯一香烟传承人叔本华的希望是很大的,一方面把自己的爱好灌注到叔本华的脑海中,另一方面希望叔本华也成为一位商人。但是,叔本华的兴趣和志向,注定不能实现父亲的希望,叔本华的深厚心灵,是一定要成就一种哲学的,他超凡脱俗的性格,决不能在十里洋场中虚耗年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本华毅然地断绝了海因里希的香烟,一生没有结婚。这是因为在叔本华看来,人生之不幸,正在于父亲有后。

叔本华的母亲约翰娜,颇有文才,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描写风花雪月的小说作家。不幸的是她比自己的丈夫小二十岁,由于年龄悬殊,她的婚姻花好月不圆。·传说海因里希在精神上有一点不稳定的悲观气质,l805年海因里希淹水灭顶,传闻是自寻短见,颇为自负的约翰娜就成为年轻美丽的寡妇了。

这本《人生的智慧》原文本是沙德尔斯从德文本译的英文本。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人生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在此书英文本中有一些德文诗和原注,为了适合我国的读者和行文的方便,我把那些注解和德文诗都省掉了。有时叔本华也引用一些前人的话语,除了德文外,有些是拉丁文或是法文的,我也都省掉了,有时也采取意译而不用直译的方法。

另外《世界的痛苦》一文,是译者从叔本华另一原著中抽出改写的。《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叔本华把自己的哲学应用到生活上,处在当今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读了这本书后,我们究竟如何生活,也许可得一借鉴。译文有什么错误或疏忽的地方,敬请读者指教。

张尚德1972年3月于台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