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语摘录
民俗志研究范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代序)
摘要
绪论:研究的主题、理论与方法
一、选题
二、有关研究述评
三、调查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本书的叙述结构
第一章 虎村:白彝传统节日生存的一个生态空间
第一节 白彝: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族群
一、彝族众多族群中的一个小族群
二、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
三、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
四、学校教育起步晚,发展困难多
五、族群关系:长期处于被歧视的状态
第二节 虎村:亚热带山地农耕族群的一个生活空间
一、依山聚居的聚落
二、虎村人的生计
第二章 虎村传统节日:自成一体的发明
第一节 开年节:每年传统节日的序幕
一、正月初八:占卜节日活动的承办人
二、正月初九:村民打柴,麻公打猎
第二节 二月补年节:补度新春
一、二月初十:麻公宴请全寨男子
二、二月十一日:巡题宴请全寨男子
三、二月十二:虎村的妇女节
第三节 四月跳弓节:虎村每年最隆重的节日
一、四月初八:敬山神
二、四月初九:采良种、祭金竹
三、四月初十:节日高潮
四、四月十一:求雨、求吉和庆祝胜利
第四节 从祭禾苗节到庆丰节:从禁忌娱乐到载歌载舞
一、祭禾苗节:开始禁止娱乐活动
二、九月打粑节:解除对娱乐的禁忌
三、十月庆丰节:欢庆一年的好收成
第五节 自成一体的虎村传统节日
一、节日是人们适应所处环境的一种产物
二、虎村传统节日的独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观念的表达:虎村传统节日产生与传承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崇敬和缅怀先辈
一、对先祖孟获的缅怀
二、对虎村开山始祖的敬仰
三、对家族祖先的崇拜
第二节 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
一、虎村人的灵魂观念
二、对自然界神灵的崇拜
三、对图腾的崇拜
四、对祖神的敬畏
第三节 祈福避祸的心理
一、灾害、疾病一度威胁着虎村人
二、对平安、富足和健康的期盼
第四节 知恩图报和自觉承担义务的伦理观
一、感恩观念
二、责任观和义务观
三、角色和关系的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作机制:虎村传统节日生命力的保障
第一节 决策和主持机制
一、决策:七师
二、主持:腊摩和萨喃
第二节 组织和承办机制
一、组织安排:邦郎
二、承办:巡题和麻公
第三节 财物筹集机制
一、公共收益
二、家庭承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外力推动:虎村传统节日生命力的源泉
第一节 外力作用:左右虎村传统节日传承的重要力量
一、族内婚为虎村传统节日稳定传承营造了一个文化场域
二、在政府干预下大起大落的虎村传统节日
三、学者与非政府组织对虎村传统传承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自觉:虎村传统节日传承的根本力量
一、文化的碰撞与文化自卑
二、虎村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在提高
三、虎村人正自觉传承和学习传统
本章小结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论文
附录
一位祭司的诞生
一、第一天:为祭司打山竹
二、第二天:新萨喃正式上任
三、第三天:修整神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