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等著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知识协同理论与应用》基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协同与演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扩充而成。该项目从2010年年初开始至2013年年底完成,主要工作包括前期的文献调研、理论研究、模型设计、仿真分析、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决策与管理建议等工作。其中,实证环节严格遵循研究规范,在多轮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产生初步的研究模型,经过小范围问卷调研获得修正信息,在进行了模型改进后,委托专业社会调研公司在北京市服务外包企业中进行了规模化问卷调研和访谈,前后收集到260份左右的有效问卷和20个宝贵的访谈资料(录音、文字)。除了本书中包含的研究成果外,基于上述调研的更多研究正在进行中。
“知识协同”是近年来知识管理领域的热点,尤其是随着基于Web 2.0技术的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知识协同受到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高度关注。陈建斌等著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知识协同理论与应用》围绕“知识协同”概念展开,共分两篇。上篇试图建构知识协同的理论体系,首先梳理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探讨了知识协同若干理论问题,包括知识协同的概念、知识协同的核心——协同效应问题、知识协同中社会资本与知识资本增值问题、知识协同的绩效评价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Web 2.0的知识协同自组织分析,最后以“提升企业调动知识资本能力”概括Web 2.0知识协同的地位与作用。下篇是应用分析,主要针对北京服务外包产业进行了知识协同生命周期、演化模型及其仿真、绩效影响因素及实证等分析,为服务外包企业知识协同管理和产业集群治理提出了管理建议。
本书可为从事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以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者参阅,其中关于产业治理的研究也可供政府部门制定经济政策时参考。
上篇 知识协同理论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服务外包中的知识协同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知识管理基础
2.1 知识管理的兴起
2.2 知识管理发展及学派形成
2.3 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
第3章 知识协同理论
3.1 知识协同研究综述
3.2 知识协同的理论基础
3.3 知识协同的核心概念――协同效应
3.4 知识协同中的资本增值
3.5 知识协同中的效率问题
3.6 知识协同的绩效评价
第4章 企业2.0知识协同自组织分析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 企业知识系统的超网络结构及其有序度测量
4.3 基于超网络的企业知识协同自组织分析
第5章 知识协同与企业调动知识资本的能力
5.1 文献综述
5.2 社会资本视角的Web 2.0应用模式特征
5.3 Web 2.0条件下的知识协同实现
5.4 基于Web 2.0知识协同的理论分析框架
5.5 小结
下篇 服务外包知识协同分析
第6章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创新现状
6.1 产业规模与结构
6.2 产业优势与特色
6.3 知识创新现状
6.4 服务外包环境下企业知识创新的特征
6.5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第7章 服务外包知识协同生命周期分析
7.1 服务外包企业知识系统
7.2 知识活动的微观分析
7.3 知识协同的演化分析
7.4 企业知识协同演化的主导因素
第8章 虚拟团队知识协同演化模型
8.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8.2 知识网络与知识协同
8.3 服务外包中知识网络的协同演化分析
8.4 结论
第9章 知识协同网络演化的仿真分析
9.1 企业内部知识协同网络及机理分析
9.2 知识协同网络的机制分析
9.3 基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分析
9.4 仿真结论
第10章 服务外包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10.1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协同绩效研究
10.2 研究设计
10.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0.4 研究结论与启示
10.5 研究局限与展望
第11章 北京地区服务外包企业知识协同的管理建议
11.1 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地位
11.2 北京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特征研究
11.3 北京市服务外包知识协同的管理建议
第12章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治理策略研究
12.1 文献综述
12.2 产业集群治理
12.3 政府在产业集群治理中的作用
12.4 基于网络结构熵的产业集聚模型
12.5 基于网络结构熵的产业集群治理策略
12.6 小结
后记
附录A 研究模型和量表
附录B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