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构本土化城市理论的过程中,对于外来理论进行批判式吸收是一个明智之举。在西方的城市化理论中,有些成果是有实用价值的,而有一些则是“乌托邦”,是缺乏实践基础的。虽然这些理论也有其合理内核,但也有历史和现实局限性,必须认真选择,优化运用。西方城市化的过程可以用高度集中与高度分散两种规律来描述,反映了一种“双重地域结构效应”。相应的,也出现了城市化理论“集中化”与“分散化”价值取向的分野,如果我们不认真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仅仅是简单地吸收和运用,就会严重误导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甚至陷入中国式“拉美经济陷阱”。赫曦滢编著的《历史的解构与城市的想象》研究范畴基本涵盖了城市领域的重要主题,以新的角度与方法开启城市研究的新视野,具有前沿性、实证性和并置性特点,希望可以带给读者更多有意义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