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著的《你是怎么想的》是一部散文集。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生动真实的基层法官形象,作者的描述会让你不得不惊诧于她的敏锐和细致。因为暴雪,我们的法官在东北的硬座车厢守候了一夜,毫无怨言;为了安抚当事人一直到结案后才把当事人的礼金退还;进行组织考察时,能认识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是怎么想的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晓梅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晓梅著的《你是怎么想的》是一部散文集。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生动真实的基层法官形象,作者的描述会让你不得不惊诧于她的敏锐和细致。因为暴雪,我们的法官在东北的硬座车厢守候了一夜,毫无怨言;为了安抚当事人一直到结案后才把当事人的礼金退还;进行组织考察时,能认识到…… 内容推荐 李晓梅著的《你是怎么想的》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描述她眼中的鸡毛蒜皮、薄物细故,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心中所感平铺于纸上,字里行间跳跃着感性思维包裹着的条分缕析,让人不得不惊诧于她的敏锐和细致。一花一世界,一书一乾坤,这本集子不仅让读者见识了大千世界的袖里乾坤,也给读者沏了一杯可品壶中日月的好茶。作品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格调高雅,意蕴隽永,个中玄妙,值得玩味。 目录 序:心无旁骛的美轮美奂 守候 女法警第一次提嫌犯 向被告汇报案件后 你是怎么想的 法官的良知 亲人般的守候 天地之外 硬座车厢里的冷暖人生 假如人生七十年 横逝的雨滴——写给悲情高铁 乘公交的规矩和办案的原则 离婚案中的那些男女 失明的心灵 拾贝 永恒的吉洪诺夫 《砂器》里飘过的那朵云 《千手观音》带来的震撼 杨四郎PK陆文龙 同样的叛徒不同的下场 感谢《潜伏》 穿越真实 裸死的黛玉和艺术的国界 新《红楼梦》和中国编导的贵族梦 影视艺术应该追求怎样的“人性” 追忆 卖泥猴的老奶奶 噪音 父亲和百惠心中的幸福 三十年,从营业员到店长的华丽转身 神秘的伴侣 心中的顿河 小荷尖尖忆当年 试读章节 向被告汇报案件后 现实中,有很多法官特别是年轻的法官们,他们的座右铭是“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可是那天我却带着案卷,向被告汇报案情去了。 有些不可思议?可是我很坦然。而且原告知道以后非常高兴,结案后还送了面锦旗。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孤儿寡母两人,孩子只有六个月大。原告的律师告诉我,两个月前,年轻的父亲酒后驾驶一辆没有行驶证的摩托车,深夜冲上一条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高架桥,连同摩托车摔下来,当场死亡。原告一家不太懂法,没有报警,遗体被直接拉回了家。 柔弱的母亲没有职业,襁褓中的孩子没有奶粉。当律师前往寨发地点的时候,路已经修好,警示牌、安全灯全部到位。高速公路的工程不属于我们当地管辖,工商局也查不到任何信息。律师是根据工地上的一个牌子起诉指挥部,但这个指挥部明显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送达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的同志连去三趟,无人接收。我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和片警一起将法律文书留置送达到指挥部。当我们离开时,我看到法院的文书被几个包工头丢在桌上,随风飘落。公安的同志要回去,我劝住了他。 这还仅仅是第一步。 开庭那天被告果然没有到庭。 凭一个法官的直觉,我感到原告并没有捏造事实,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报案,没有证人,也没有尸检报告,就无法证实死者是坠落而死;更重要的是现场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证明被告存在过错,而这个被告主体资格又无法查明。 我只好动员原告的律师撤诉。律师一听就急了,说:“李法官,你再找被告一次吧,孤儿寡母实在太可怜了!”趁办公室只有我们俩,他硬塞给我一个红包。我坚决退还。见我不收,他顿时满脸通红,匆忙离开。 对这位律师的行为,我无法接受,但是对他本人我却没有恶感。他如此孤注一掷维护原告,让我感到撤诉或者驳回尽管符合法律,但更像推卸责任、回避矛盾。年轻寡妇期待的眼神和律师急切的目光始终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左右为难、一筹莫展。 事情忽然有了转机。分管院长找我。 原来被告上级单位的领导和我们分管院长是朋友,询问院长不到庭会有什么后果。院长立即把这位朋友批评了一顿,然后交代我说:“你找被告谈一下。他们也不是不想解决问题,只是有些情绪,你可得把握好。”院长说完,把朋友的电话告诉了我。 我立即给这位负责人打了电话,很客气地和他约了时间。那天,见我真的如约而来,这位负责人显得有些意外,说应该他到法院,而没想到我真的会来。我说,法院要搞好服务,这是应该做的。他听了,十分感慨:“法院的同志要都像你就好了,确实是高素质!” 原来这位负责人曾经接触过其他法院执行公务的法官,个别人态度生硬,居高临下,他很有意见。 那天商谈的气氛十分融洽,最后被告要求再开一庭。 只要能解决问题,完全可以啊。我指定了开庭的时间,然后又通知了原告的律师。律师接到电话,非常兴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李法官!!” 接下来是一马平川。很快,双方达成一致,由被告补偿原告两万元,当庭支付。按照当时的农村人口赔偿标准,即使全部责任也就五万元左右,何况死者的过错更大些。孤儿寡母流着泪离开法院,他们的律师为我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司法为民”四个大字。 这个案件给了我很多启迪。也许这起案件的结果不完全符合法学理论的要求,但是它符合中国的土壤。法律是机械的、无情的,可实现法律的过程可以是温情的,人性化的。法律的目标是公正,中华民族追求的是和谐。公正与和谐之间一定有条纽带。如果法治是纽带上的锦绣,那法官就是托起这锦绣的使者,不是吗? 二00三年七月 P6-8 序言 序:心无旁骛的美轮美奂 梁 冰 前几天,晓梅来我办公室说完几项工作方面的事务后,说到她的散文集即将出版,请我作序。 晓梅是我市法官文联文学爱好者协会会长,数年前出版过反映司法改革的长篇小说《斗争》,法官们争相传阅,有的甚至含着眼泪一口气读完。这么短的时间里又有新作呈献,我一方面为她勤于笔耕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颇有压力。固然我对文学也十分喜爱,和晓梅同样也有着二十多年的法院工作经历,而且和包括她在内的三十余名法官同时踏进新组建的开发区法院,共同见证了一个新法院的蹒跚起步,一起品尝了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有许多共同的心路历程,但真的要为一部文学作品作序,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但是晓梅说,这本书写的是她这些年从事法官工作的一些感悟,以及对当下一些法治现象的思考,不仅凝聚了她个人的心血,也是徐帅『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果,她特别希望把这本书作为徐州开发区法院成立一周年的献礼。于是我不敢再推却。 认真地看完这部散文集,心中百感交集。晓梅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是我了解的,所以我并不惊讶于她笔下的行云流水;我吃惊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她的笔下如此生动鲜活,而且她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和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如在《失明的心灵》中,她办理了一对盲人夫妇离婚案,但她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叙述案件的奇特和曲折上,而是由此展开了心灵对话。她说:“我们有着能感受美的眼睛,用那双本该发现美、欣赏美、陶醉美的眼睛专注于金钱、名誉和地位,已经被名利迷住了心灵。这对盲人夫妇失去了光明,反而不必羁绊于别人的眼色和伪善的面具,只需要维持生存的一点点物质,就可以在心灵的牧场放飞心情,可以用心灵去交融对方的心灵。” 看到这段话时,我有一种感觉,仿佛穿过喧闹的街道,走进深巷,在一间静静的咖啡屋的角落,独自品味略略苦涩的醇香。 多年来,我也一直想拿起笔写点身边的人和事,写点自身的感悟,写点对未来的畅想。但最终没有付诸实施。究其缘由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而晓梅的文章恰恰说了我想说的话,理清了我脑海中久久缠绕的思绪。 晓梅的笔触是细腻的。如在《法官的良知》中,她写到一位父亲在儿子遭受医疗事故后的变化:“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虽然满面焦虑,但头发还是乌黑的。半年后……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年后,当我向他送达重新鉴定意见时,令我震惊的是,他的头发不仅已经全自,而且变得稀疏,如同冬霜摧残中颤动的荒草。”我想,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法官,才会拥有这么细腻的笔触和真切的情感。 晓梅的文笔是犀利的。她认为一些改编中国古典名著的影视剧“只求形式上的仿效,照猫画虎,还以为这些就是人性、深刻、创新,技术上投机取巧,精神上自甘为奴”、“在他(她)们眼中,只有裸死的黛玉才够震撼”、“用中国的人物,中国的故事,现代的技术,巨额的投入,演绎的是编导自己的思维,扭曲了历史,侮辱了文化,也出卖了自己,将自己的浅薄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真不可谓不尖锐。再如她分析普遍存在的牺牲司法权威现象时,用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进行类比,认为“司法公信的缺失本质上是人们经济关系不和谐、社会矛盾难以调和的产物”;再如她对英国法学家培根的评价是“为法官人格树立了典范。抛却名誉,牺牲感情,即使受到世人唾骂,也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真正的牺牲与奉献”,读来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晓梅的文风也可以是诙谐的。如她说孙悟空要当“齐天大圣”是一种要职级的行为,范跑跑行为的本质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在她笔下,五六岁的小女孩找不到一位小哥哥,居然吟诗“十年生死两茫茫”(《硬座车厢里的冷暖人生》),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晓梅对历史人物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如《感谢隋炀帝》、《王昭君的爱和怨》等。特别是在《横逝的雨滴》中,她说“这个世界上想干事,特别是想为别人干事的人不多,干成的就更少,能功成名就干成事的当属凤毛麟角。中国历来不缺仁人志士,有的人生前功成名就,如卫青霍去病;有的人身后留名,如岳飞文天祥;有的人宁愿去死,如屈原谭嗣同。其实一死容易,活着,甚至苟且地活着,或者领受一个恶名为大多数人活着,才是最痛苦和最无私的。”令我感喟良久。 最让我欣喜的是,晓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理解,特别表现在法文化的研究上。如《(秦香莲)中宗法与国法的对决》、《从“葫芦僧”的堕落看中国古代司法者的尴尬处境》、《杨四郎PK陆文龙同样的叛徒不同的下场》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她往往能从我们熟悉的作品中发现“大道理”,用传统文化来解析法文化的渊源。如她认为“宗法伦理令秦香莲貌弱实强,陈世美貌强实弱”,“《秦香莲》体现了在儒家伦理的影响下,‘和谐的社会关系’远比‘事情的对镨’来得重要”。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从她的作品里还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基层法官形象。因为暴雪,我们的法官在东北的硬座车厢守候了一夜,毫无怨言;为了安抚当事人一直到结案后才把当事人的礼金退还;进行组织考察时,能认识到“我觉得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绝不次于我,他们的付出也远远大于我。他们的执着和责任心,对群众的感情,还有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都让我自叹弗如(《天地之外》)。” 面对这样的干警,我此时想到的是她的另一段话:“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天地变得广阔了,心胸也变得敞亮。当你发现你不是一个人默默走着,而是有这样一个庞大的集体,每个人都在默默前行,你会有一种踏实的归属感。当你融入这个集体,和那么多甘于奉献又如此优秀的人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富有活力,生活阳光明媚。” 晓梅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兢兢业业,不计得失,一直专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用文学滋润了人生,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纯净和理想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因此,我想用《千手观音带来的震撼》中的一段话与晓梅共勉:“如果我能像那些姑娘们一样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我也能成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像聋哑姑娘们一样心灵相通、配合默契,我们也能演绎出震撼人心的美轮美奂!” 二0一三年十月七日 (梁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