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血色狼烟/新世纪科幻作品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查羽龙
出版社 贵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查羽龙的这本《血色狼烟》是以超时空战争为题材的军事科幻小说。主要描写了5亿年前的混沌世界因为“后工业时代的几百年里,这里的几十亿人基本已把地球上所有可用能源都消耗尽了”,而通过时光隧道——“末世之门”,对未来世界也就是公元2376年的地球发动的一场持续四个月之长的争夺能源的超时空战争。5亿年前魔鬼对地球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内容推荐

查羽龙的这本《血色狼烟》讲述的故事是一场公元2376年的人类与5亿年前奥陶纪的混沌势力进行的超时空战争。在这里,人性在资源匮乏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24世纪的人类能否战胜远古的怪物……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风云乍起在清晨

第二章 铁与血的海滩

第三章 艰难的战争

第四章 死城朱拜勒

第五章 神威天光

第六章 幽灵的威胁

第七章 决斗!决斗!

第八章 蓝天下的英雄们

第九章 钢穴

第十章 月球的阴影

第十一章 天外飞仙

第十二章 目标28天域

第十三章 “希望”计划

第十四章 旗帜

第十五章 危机降临之日

第十六章 战歌

第十七章 生命的价值

第十八章 爱是永恒

第十九章 最强的武器

第二十章 在印度洋之上

第二十一章 大洋坟场

第二十二章 血色漩流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 黎明前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末世之门

第二十五章 勇者无惧

尾声

试读章节

阴云笼罩着天际。

云很厚,也很低,灰暗的颜色浓重得有一些发黑。

空气里满是湿漉漉的,甚至连呼吸也似乎在发黏。

这种感觉很不好,如果不是在这环境里待久了的人,一定会受不了。这感觉就好像是要把一大包棉絮生生塞进人的肺里,郁闷的压力已足以把人胸膛憋炸。

圣传宗在密闭的装甲指挥车里颠簸太长时间了,他的脸始终很阴郁,但他的气息,却一直很均匀。他的胸膛没有被憋炸,也许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实在已经生活得够久。

“立正——”

火红色的装甲指挥车在坡地上兜了半个圈子,然后戛然停下来。车门打开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旷野中响过昂扬的军乐声。

圣传宗从指挥车里探出身子,眼中的光芒微微跳动了一下。

年轻的士兵用力挺起胸膛,头梗直着,双手紧扣着军裤外侧金黄色的裤线。腿脚桩子一样牢牢固定在满是沙砾的坡地上,眼中平视而出的是刀锋般犀利的光芒。

这是混沌世界战争中心引以为傲的士兵。

1个士兵已是如此挺拔英武,那么10个士兵在一起呢?

100个士兵在一起昵?

今天,并不宽大的格雷米亚坡地上已集结了5000名这样的士兵。而整个洛城,已集结了500万这样的士兵。

今天,混沌世界已开始进入了那种绝不寻常的日子。

彩虹地毯在车门敞开的一刹正好铺到车前。圣传宗慢慢起身,抬腿跨出车厢,就站在彩虹地毯的这端。

“敬礼——”

军乐声,于是更加嘹亮。

……

圣传宗喜欢这种场面,每当这种场面,他的心情就会抑制不住开始激动。

也许——

有战争,才会真的有军人的一切。

圣传宗就是这种军人,所以他一向不怀疑这是一种真理。

他抬起右手,轻轻掸了掸军服的前襟。军服在闷湿污浊的空气里依然显得光鲜。  一片不知从哪里飘来的枯萎花瓣,静静贴服在前襟上。圣传宗的手指弹动,花瓣随之再度飞起,在萧瑟的寒风中重新舞动。

圣传宗抬头看看坡地上阴沉的天空,又转头扫视着足以让他振奋的士兵阵容。这时他看到了正前方疾步跑近的中年将领。

“报告!”中年将领立正,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大将军阁下!中央集团军主将沙森听候您调遣。全军齐装满员,战斗员5003722名,AA装甲攻击堡垒……”

圣传宗向前走出一步,在沙森的肩头拍了拍:“算了,不必报告细节了,那些东西在作战部文书里都有。”

沙森脸上的表情似乎僵了一下,敬礼的右手慢慢放低,涩涩地朝圣传宗笑了笑:“大将军,这么多年您还是一点都没有变,一直都不肯做任何无谓的事情。”

“呵,你不也是没有变,还是刻板得像架机器。”

笑声响亮了很多,是两种笑声在交融着。

两个人手臂挽紧到一起,脚步朝彩虹地毯的另一端迈动。

彩虹地毯的尽头是那个不同凡响的地方,那地方的名字叫做——“钢穴”!

“沙森,龙形陛下到了么?”

“已经到了,还有战争中心的其他几位大将军。”

“哦?他们是不是已经讨论过我的计划?”

“好像是的。这会儿其他的人都在参谋大厅,只有龙形陛下一个人在‘末世之门’对面的观礼台,您可以独自先去见他。”

“我会的。”

P1-3

序言

三代作家携手共创中国科幻“新世纪”

如果我手中资料无误的话,你即将打开的,应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内科幻小说丛书。以前,有的出版社在科幻领域推出过鸿篇巨制,但没有二十本之多。有的出版社推出过二十本科幻小说,但只是短篇小说集。有的出版社一口气拿出过二十本长篇,但中外作家各占一半。所以,贵州大学出版社这套科幻丛书已经创造了历史——同时推出二十本中国作家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而且都是大部头。

其实,这已经是贵州大学出版社在科幻领域第二次推出如此大规模的项目了。三年前,他们就精心打造出《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丛书》,其中包含了四位科幻前辈的作品,不多不少也是二十本。那套书我也应邀担任主编,当时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很少能遇到如此重视科幻,倾全力而为之的出版社。2009年夏天,贵州大学出版社社长、副社长和主编,“三驾马车”一起拜访成都的刘兴诗前辈,商讨这套书的出版事宜。当时我也在场坐陪,并与他们做了深度交流。那年,大陆科幻出版还处在沉寂中,还没有《三体》、《地铁》和《天命》这些重磅炸弹,也没有跟风而来的出版行为和媒体爆炒。这家出版社居然要以最好的资源冲击科幻市场,确实极有远见。担心的是,有这样雄心的出版人并不少见,然而大部分浅尝辄止,拼凑出一套科幻丛书推向市场,然后不了了之。更有的只是说说而已,并未着手去做。其实,一家刚入此行的出版社,头一套丛书只能算探探路,在科幻迷中间混个脸熟。没有三五套成品陆续推出来,很难建立起一个有影响的科幻品牌。可惜道理并不复杂,能坚持下来的出版社几乎没有。

作家是舞台上的演员,没人来搭建出版舞台,作家还比不上沿街卖唱的歌手,后者摆个地摊就能收钱。一种类型文学的兴衰成败,好的出版商能起决定作用。这并非我今天的观点,入行那天我就是这个态度,十几年的经历还在不断强化它。所以,我要把对贵州大学出版社的敬意放到最前面表达出来。

经常有新作者忐忑不安地说,他怀疑科幻只是年轻人的一时兴起,不会有人坚持创作科幻十几年,更不用说几十年了。这时候我就会举出绿杨老师的例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幻由“四大天王”领衔的时候,绿杨的名字已经悄然出现在作者栏里。在中国科幻最低谷的那些年,绿杨老师也在默默地爬格子。那时候搞科幻没名没利,只是纯粹的爱好。再后来,新一代科幻迷因为“鲁文基系列”而熟悉了他。到了1998年的一次科幻迷的评选中,绿杨位列“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第二名。这时候的绿杨已经六十四岁,接下来他要做什么呢?学习用电脑打字,再去创作科幻长篇!从已该退休的年纪开始,绿杨陆续创作出四部长篇科幻和一部科普著作!我还记得当年他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信,从最初一封信只有百十字,到最后洋洋洒洒上千字,见证着老人家打字速度的提高。没人要求一位退休老人如此努力地学习电脑录入,这是他自己为了继续创作而做的准备!

2010年,笔者随朋友去安徽九华山旅游。想到距绿杨老师的住地已经不远,就拨了个电话给他。绿杨在电话里热情地为我介绍安徽的景点。当时我想,以后总有机会去拜访。没想到几个月后绿杨先生突患重病,与世长辞!这次擦肩而过让我终生难忘,弓I以为憾!同时也下定决心,不能让前辈的佳作也随他一起离开。

台湾黄海先生是我敬重的又一位前辈。他是台湾科幻界两大元老之一,当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我有一张他和马英九的合影照片,台湾地区领导人站在他身边,就像一对师生。黄海是最早沟通两岸科幻界交往的台湾作家,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他就不停奔走于海峡两岸。七八年前,他曾经约我写文章到台湾科普媒体上发表,介绍大陆科幻最新的发展。当时台湾政治气氛恶化,媒体想印“中国”两个字都得考虑考虑影响,更何况正面介绍大陆某个领域成就的文章。这件事让我对黄海老师很是佩服。黄老师住得更遥远,万幸的是在去年第二届星云奖颁奖会上我见到了他,了却一桩心愿。如今,你可以在这套丛书里领略到他的风格。

远在1985年,中国科幻万马齐喑的时代,却有一部长篇横空出世。它叫“古星图之谜》,作者是黑龙江的程嘉梓先生。如今提起这本书,很多老科幻迷印象很深,新科幻迷则惊讶:当年的科幻作者也有如此出众的想象力?一晃二十七年过去,你将在本套丛书中看到它的续集《月球,不再寂静》。这是它第一次与读者见面,相信会唤起一代科幻迷尘封的回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算是拥有了一批系统的科幻作家。说到“系统”,是因为他们能连续创作一二十年,不断通过新作磨炼自己的水平。苏学军、凌晨、于向昀和查羽龙都是他们中的代表。现在,你们能在这个集子里欣赏到他们的佳作。

台湾的苏逸平也属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华语科幻作家,论年纪和创作经历,和上述大陆作者基本属于同代。创作开始于网络时代之前,红火于网络兴起之后。苏逸平历史题材的科幻小说笔力厚重,气势磅礴,体现着台湾地区良好的国学教育水平。其实苏逸平并非文科生,毕业于机电专业,常年旅居北美,文理兼备,视野开阔。大约十年前,他的作品就曾经进入大陆。如今再度整理出现于此,供各位欣赏。

笔名为“阿飞”的朱俊飞,现在许多新读者只记得他是cNKI期刊《飞(幻想世界)》的主编,或者亲自操刀创办《阿飞幻想》,更多的精力放在奇幻创作和出版上。其实阿飞最早出道于科幻圈。十几年前科幻圈里有本叫《星云》的油印同仁刊物,专门发表科幻评论文章,朱俊飞当时是该刊物上的常客。本套丛书收录了他的长篇科幻《周游记》正是那个时代的作品。

除了上述的科幻前辈和中生代,本丛书又一大卖点是选编了不少更新一代科幻作家的长篇佳作。重庆的萧星寒和天津的吕哲便是其中的代表。

因为出版了《世界科幻小说简史》和《光明的右手》,萧星寒成为了新锐评论家。这次大家将看到他的长篇佳作《独狼原理》。“吕哲”这个名字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就闻名于科幻圈。有人曾对我说,观其文风,估计是个五十来岁的教授。其实吕哲是典型的“80后”,只不过出道很早,中学就发表作品,大一便出版自己的首部科幻小说。一晃十年过去,无论创作经验还是人生阅历都丰富了不少,吕哲大幅度修改了他的长篇处女作,以全新面貌与读者见面。

从书里还有不少“陌生的老作者”。他们创作科幻都在十年以上,曾经有过天才的火花,后来又沉寂了太久的时间。武汉胡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飞呀飞》曾经进入过中国科幻年选,这个短篇只是一部长篇的组成部分,可惜其主干却始终不能与读者见面。华谊公司年底将推出大片《太极之从零开始》,我看了预告片,里面有个滑翔机的镜头一闪而过,令我马上想起胡行的这部小说。是啊,胡行对这种“蒸汽朋克”风格早有探索,可惜原作埋没很久,不为世人所知。今天它终于能在这套丛书里与大家见面了。

其他像王麟、冯志刚、江可达、杨道永等作者与胡行大同小异,都是早早就显露才华,但很快从科幻文坛上消失。比如《与烈日擦肩而过》这部中篇,曾经被编入第一辑《星云》丛书里出版。提起来许多读者还记得小说的名字,但可能已不记得作者是谁了,因为后来大家很少再看到杨道永的作品。如今,这些“陌生的老作者”都被我拉回来,重新列队接受读者的检阅。

在本套丛书校对排版的时候,中国健儿正在伦敦奥运会赛场屡创佳绩。这让我想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当时中国还没有参加奥运会,一年下来拿到的各类世界冠军加起来只有区区三个!当时没人敢想中国人能争夺世界体育头把交椅,最重要的目标只不过是怎么超越日本队。

我是中国科幻事业坚定的“看多派”,情绪乐观到不少圈内朋友难以理解的程度。他们指给我看:中国科幻现在明明只有这么一点成果嘛。是的,它小归小,但这是因为“衰败”还是因为“幼小”,其中的区别一天一地。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我见证了中国在太多领域的超越。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才储备库,如果中国人觉得有什么领域应该去努力,十年八年必有小成,二三十年能获正果。回顾既往,在中国真正能坐下来系统地写作科幻小说,也还不到二十年。那个时候谁能出版这么一套长篇科幻丛书?对于一个漫长的事业来说,永远需要积累。其实,像苏学军、凌晨这样的“老作者”也还未到不惑。换到其他文学领域,这是刚刚出成绩的年纪。还有刘健这样年纪不大,但已经能顶门立户的“老作者”,以及越来越多像仲崇民、贺磊这样的新人投身其中。这是中国科幻从来没有过的兴旺景观。我深信,中国科幻只不过是幼小,它正在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好吧,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科幻这个“少年”成长为“巨人”的过程吧,这样的未来注定会实现。

郑军

2012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8: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