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火车接到稿子,被告知第二天就要拍。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抓紧每一秒钟来背词。
就担心出问题,可转天正式开拍的时候到底还是出了问题。他因为工作排得太紧,时间少,台词背得疙疙瘩瘩,以致于拍的时候总是NG。最后导演也挠头了,说你就随便说吧,咱们后期找配音。
拍完片子,紧接着就是后期配音,我的女声那部分是我自己来录,男朋友的男声那部分专门请了一位配音老师来录。
在录音棚,我第一次见到齐克建老师。
导演介绍说:“这位就是齐克建老师,这次来配我们的男声部分。你们认识一下吧。”几句简单的交流,相互留了个电话。从此,我就成了一组数字符号存在了齐克建老师的手机里。
配完这个宣传片,很快我就回了天津。
时间一晃差不多半年过去了,我即将面临毕业,男朋友在北京帮我找的工作门路有一千条,可是最终有一千零一条对我亮起了红灯。
所有的门全都对我关得紧紧的,上面还贴上了“闲人免进”的警示标。而此时,因为身体原因我已经把天津交通台的工作辞掉了,我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闲人”,基本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那一类型的。
在北京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我去不了北京,去不了北京就意味着我和男朋友要两地分离,而一般情况下,异地恋的结果危险系数都比较高。当事情本身没有转机的时候,就要自己寻找突破口。
我翻开手机联系人,找到了齐老师的电话。
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求人。
电话拨通之前,我先在心里斗争了一溜够。先不说齐老师这里会不会有机会,单单人家那么大的腕儿,只有一面之缘,过了这么久,人家记不记得我都很难说。
人家是什么身份!可是配音界的四大金刚之一啊!配广告都是按秒算钱的主儿,多牛的人物啊!而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级别差得太多。
我想齐老师肯定不记得我了,换成是我,我八成也不会记得的。
酝酿、纠结、斗争、徘徊了半天,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拔通了齐老师的电话,响过几声,通了。
我说:“齐老师您好,我是季冠霖,您还记得吗?”
没想到齐老师几乎连想都没想:“哦,我知道,就是上次咱们一块儿录宣传片那小孩嘛。我给你男朋友配音。”
“对对对,就是我。”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竟然还记得我。
趁热打铁,我赶紧说:“齐老师,我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正在找工作。我男朋友在北京,我也想去北京发展,但是现在我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我特别热爱配音,我知道您在北京是著名的导演,您看有没有合适我的机会,让我先试试,您看我行不行,指导指导我。如果行呢,您就给我点机会。如果不行呢,我也不让您为难。”
我没敢直接说“您那儿有没有合适的工作给我介绍一个”的话,毕竟是有求于人,我只能把话婉转到最大化。只要有一线机会,我也不想放过。
我没敢多说,就把大概意思说了一遍,然后静静地等齐老师的答复。
就听齐老师在电话那头随口说:“好好好,行行行,我想着我想着……”
这明显是寒暄的客气话,怎么可能?那是大名鼎鼎
的配音导演,怎么可能会把我这个无名小卒当回事呢?
电话撂了之后,我心情平静了许多。尽人事,听天命,既然我做了,就不要再想别的了,至于将来怎么样,就交给老天爷安排吧。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煎熬的。还好,齐老师没有让我煎熬太久。
一个月后,我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是齐老师打来的:“我这儿有个戏,《张大干》的女三号,你来试试吧。”
P49-52
这本书是季冠霖的青春记忆,也是每一个向往成功的行者日记。
在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也看到我们正在生存着的时代。
——孙俪
小时候,我特怕两件事情。一是上学之前,特怕在爸爸的威逼利诱之下练京剧的基本功,踢腿下腰一天下来,晚上睡觉都感觉两条腿不是自己的;二是上学之后,特怕老师让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拿起笔来,心里想还不如去跟老爸练踢腿呢。
有时候想想,生活真的很有意思。小时候连个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都表达不出来的小丫头,长大后的工作竟然是必须要用语言来表达。不知道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还是奖赏。
不过,毕竟这种“表达恐惧症”对我的影响太深远了,在工作中对着画面的时候还可以应付,但是一到现实生活中,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因此,完美表达和沟通,始终都是我需要钻研的课题,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身边的一些朋友总是觉得,干我们这一行的人内心都很强大,好像从来就没有失落和害怕。对此,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他还不了解这个行业。在国内,配音这一行百分之九十都是散户。来活了就干,挽起袖子就往前冲;没活了就找活干。当然,更多时候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或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这帮人有一个自嘲的称呼——‘棚虫”。
吃饭,睡觉,配音;配音,睡觉,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内心强大,是因为靠这个行业吃饭的人没法不强大。说得惨一点,吃了上顿没下顿是极有可能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时刻都做着明天就没人来找我配音的心理准备。如果没有这种心态,估计早就不行了。
不工作的日子,我喜欢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一起到没去过的地方旅游,一起寻找喜爱的美食大快朵颐,一起在山水风林问撒欢,一起在暖阳午后整理思绪。这也是支撑我不断工作下去的强大动力。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这些“棚虫”为何如此执著,我寻遍了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除了糊口之外,“热爱”恐怕是最好的解释了。
有人说,季冠霖成功了,总算是熬也来了。
我尴尬一笑,借用某位超级天王的台词——成功?我才刚刚上路呢!
成功是什么?一百个人会有一百零一个不同的答案。挣数到手抽筋儿的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住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超级宅,开纯金打造、镶满钻石珠宝的顶尖豪车,名满天下、声振寰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毋庸置疑,这确实是成功,但绝不是全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成功是我们不应忽略的,或许微不足道,或许平淡无奇,但恰恰是这些还原了我们生活的本来面目:有一份值得你去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有一帮可以一起疯癫一起二的朋友,有一双不管你走多远都会牵肠挂肚的父母,有一个无论雨雪风霜都可以携手同行的爱人……吃饭香甜,睡觉安然,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我喜欢安意如写过的一句话:每一个人的修行之路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指向内心的解脱。
若不是被采访的次数多了,我还真没有想过“成功”这个深奥的话题。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和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我觉得,成功不应该是一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追逐,而是一种用心经营、水到渠成的幸福。
记得某一次,有一家媒体向我一个朋友侧面打听关于我的事情。记者问:“季冠霖有什么理想目标吗?”那朋友连想都没想开口就来:“她的理想目标……如果说有的话,非常简单:挣挣小钱,过过小日子,搞搞小旅游……”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一点都不高大上。
说到底,我只是一只小小的“棚虫”。有的是小幸福,哪儿来的高大上。
这是一只“棚虫”的自白,碎碎念,絮絮叨,如果您能从中找到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哪怕是一丁点,想来那也是极好的。
《我们都要和固执的自己坦诚相待》由季冠霖所著,内容如下:
我承认,我是个固执的人,固执到明知前路崎岖,却还是要去亲自走—走。
我总觉得,人生是自己的,别人告诉你怎样做人,都没有意义,因为,最终还是得我们自己.故人不是吗?
所以既然还有心愿放不下,那就带着心愿上路吧,哪怕被人说成“—根筋”。
自己哭过,才知道什么是疼;自己开怀过,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自己努力过,才了解什么是成就感;自已经历所有的事,然后力求不丢失自己。
一个固执女孩让心愿开花的心灵手记。孙俪作序,感动推荐,写给每个默默坚守仍面带微笑的行路人。
她说:我承认,我是个固执的人,固执到明知前路崎岖,却还是要去亲自走一走。我总觉得,人生是自己的,别人再怎样告诉你如何生活,都没有意义,因为,最终还是得你自己去生活不是吗?别人的世界里怎能自己的足迹。所以既然还有心愿放不下,那就带着心愿上路吧,走进属于自己世界,哪怕被人说成“一根筋”……
她,就是《我们都要和固执的自己坦诚相待》的作者季冠霖,曾因给《甄嬛传》中的甄嬛配音而被网友寻出来,封为“神配音”。她曾无数次用她神奇的声音走过你的心灵,这次,她又用她独特的文字让你走进她的心灵。在这里,有着另一种惊喜,等你体验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