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钟书编著的《语文新课标必读:鲁滨孙漂流记(白金典藏版)》主要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28年孤独时光的生动故事。鲁滨孙的父亲一直希望他学习法律,但是他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他的伙伴要坐船到伦敦,鲁滨孙就偷偷跟去。可是船刚驶出海口,就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冒险的脚步。后来他去非洲做生意,竟被土耳其海盗抓住做了俘虏,之后他逃到巴西,在一名船长的帮助下,经营起种植园。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最后终于战胜自然,并改善了生活环境。在第十七年他救了一个土著,给他起名叫星期五,经训练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后来鲁滨孙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岛的统治者。但是鲁滨孙并没有放下回国的念头,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到自己的祖国。
卓然、钟书编著的《语文新课标必读:鲁滨孙漂流记(白金典藏版)》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注释和导读等助读资料,这些引导性的内容,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经典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经典作品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的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月1日,我在小山下搭起了一个帐篷,我尽可能地把帐篷撑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用来挂吊床,这是我第一夜在帐篷里睡觉。
11月3日,我带枪外出,打死两只类似野鸭的飞禽,肉很好吃,下午开始做桌子.
11月4日,早晨开始计划工作的时间、带枪外出的时间、睡眠的时间以及消遣的时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每天早晨,如果不下雨,就带枪出去跑上两三个小时,回来后再工作到十一点左右。然后,就有什么吃什么。十二点至两点为午睡时间,因为这儿天气炎热异常。傍晚再开始工作。今天和明天的全部工作时间,我都用来做桌子。目前我还是个拙劣的工匠,做一样东西要花很多时间。但不久我就成了一个熟练的工匠了,什么事做多了就熟能生巧。
11月5日,我带枪和狗外出,打死了一只野猫,其毛皮柔软,但肉却不能吃。我每打死什么动物,都剥下毛皮保存起来。
余下的几天,我都用来做那把椅子,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做成椅子的样子,连差强人意都谈不上。在做的过程中折腾了好几次,做了再拆,拆了再做。
11月13日,今天下雨,天气也凉快多了,令人精神为之一爽。但大雨伴随着闪电雷鸣,万分惊恐,吓得我半死,由于我担心火药会被雷电击中而炸毁.因此,雷雨一停,以免不测,我就着手把火药分成许许多多的小包.
后三天,我做了许多小方匣,每个匣子最多可以装一两磅火药。我把火药装入匣内,将其分开,小心安全地贮藏好.
11月17日,今天开始,为了使生活更方便些,我在帐篷后的岩壁上开始挖洞,以扩大我住所的空间。
附记:要挖洞,我极需要的是三样工具:一把铲子、一把鹤嘴锄和一只箩筐或一辆手推车。我先不挖洞,而是考虑制造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具。我用起货钩代替鹤嘴锄,只是重了点儿,还可以凑合用。此外,还需要一把铲子,这是挖土的重要工具,没有铲子,什么事都做不成,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做把铲子。
11月18日,第二天,我去树林里搜寻,发现一种像巴西铁树的树。由于这种树的木质特别坚硬,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砍下了一块,几乎把我的斧头都砍坏了。由于这种木头实在太重了,我又费了不少力气,才把木块带回住所。
这种木料确实非常坚硬,可是我别无他法,因此,我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做成一把铲子。
虽然有了鹤嘴锄和铲子,但工具还是不够,我还缺少一只箩筐或一辆手推车。箩筐我没有办法做,由于我没有像编藤皮用的细软的枝条,至少现在我还没有找到。至于手推车,我想除了轮子外,其他都可以做出来。因此,我决定放弃做轮子的念头,而做一个灰斗似的东西,这样就可把石洞里挖出来的泥土运走。
11月23日,这些工具制成,我又继续做所耽搁了的工作。只要有时间和精力,我就每天都工作,花了整整十八天的时间加宽和加深了岩洞,洞室拓宽,存放东西就更方便了。
12月10日,我本以为挖洞的工程已大功告成,可突然发生了塌方。也许我把洞挖得太大了,大量的泥土从一旁的岩壁上塌下来,顶上垮下的泥土之多,简直把我吓坏了。我这般惊恐,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要是塌方时我正在洞内,那我肯定用不着掘墓人了。这次灾祸一发生,我又有许多工作要做了。我不但要把塌下来的松土运出去,下面还要用柱子支撑起来,而且安装了天花板,免得再出现塌方的灾难。
12月17日,今天至20日,我在洞里装了许多木架,又在柱子上敲了许多钉子,把那些可以挂起来的东西都挂起来了。现在,我的住所看上去有点秩序了。
12月20日,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进洞里,并开始布置自己的住所。我用木板搭了个碗架似的架子,用来摆吃的东西。
P46-47
法国十七世纪的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一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他在文章中指出,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生命如此脆弱,人生如此短暂,所以妄想占有多少空间和时间都是徒劳的。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魅力和高贵尊严。 因此我们要想不断地增加生命的重量,就要不断吸收有深度、有价值的思想,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阅读经典。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更是书申的精品。它们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阅读这些作品,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离不开阅读活动。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几次修改了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申小学生加强阅读。为此,我们特邀国內中小学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携手打造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在阅读经典作品中提高能力,汲取智慧。
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則:
经典性 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入选本丛书的中外名作,都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经典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和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
权威性 本丛书所选篇目,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朋友的人生之路,能为青少年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可读性 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注释和导读等助读资料,这些引导性的內容,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经典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经典作品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的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希望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能够成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在思想长河中与大师们相遇,在相遇时倾听,在倾听后感悟,在感悟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