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概念时,我们先来看一个奥斯集团的案例。在奥斯集团,企业文化构建渗透在了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其中他们最主要的是坚决贯彻一个“按价值规律办事”的理念原则,这个原则体现在公司每个运营管理环节和每个具体事项上了。比如商务中心的设立与运营。
在企业内设商务中心,各部门打字、复印、油印、传真等,均实行经济结算,这也许是奥斯集团首创。商务中心以市场化交易方式,提供开放式的有偿服务,按照经济价值规律自主经营,自我管理。
在承包前,打字室一张纸、一盒油墨都要填采购计划单,公司派专人采购、入库,打字室再开领料单,经批准后领用,程序非常繁琐。如果是设备坏了,那更麻烦,要写维修申请单,报办公室审批,时值办公室主任出差,只好等他回来。假如5天后主任回来了,一看维修预算要5000元,还得向办公室主任请示。经同意后,再联系维修人员,等设备恢复运行时,已经一个星期过去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承包后,打字员自己当家作主,设备坏了,一个电话,维修工召之即来,不管花费多少钱,自行可以作主,24小时内修复。商务中心每一个字、每一次复印、传真都包含着经济价值,即使快下班时有人来打印,她们也会爽快地接受,并自觉加班将工作完成,因为这种高效率所带来的是丰厚的经济回报。这就是“人人当家作主、效率就是回报”的体现。现在,到商务中心打印,不论职务高低,一视同仁。有时遇到市场部打印标书等大宗紧急业务,连总裁的讲话稿也得暂时搁在一边等候。近期,有一批总裁的讲话录音交给商务中心整理,由于要边听边录入,特别费劲,所以尽管是“老总要的东西,做得好了是大功一件”,商务中心的两组承包人也还是接单不热衷。最后提出按标准的3倍付费,两组就抢着要得到这笔业务。可见“老总的话”,在“钱的话”面前也要败下阵来。
此外,大家感受更深的是,进行市场化运作后,人们到商务中心去,面对的再也不是冰冷漠然的脸孔,而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与微笑。
我们谈到企业文化,很多时候人们把它理解成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这个说法提到了企业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思维方式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但是这个内核还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文化。文化一般是分成三种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这三种方式是相互关联的,最根本的还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调整也是最困难的。有句话叫做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让别人接受你的思想和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上文奥斯集团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等,就必须要把“按经济价值规律办事”这条原则贯彻下去,所以实行了承包制的运作机制,利弊得失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在效益面前,抵触这种做法和这种观念的人也是哑口无言,而且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此去做,我们还愁员工们的思维方式调不过来吗?还愁员工产生不了企业所希望的的行为方式吗?我们看到:企业文化是让人产生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的无形之手。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总结:企业文化是让人产生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的无形之手;企业文化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企业文化就如同环境、空气和土壤等,人的习惯就是在这个里面养成的。既然我们知道了企业文化是从思想、从思维这块人手,显而易见,企业文化很重要。把管理提升到企业文化管理这个高度成为很多企业当前最殷切的期盼了。企业文化管理又是什么呢?企业文化管理,当然不是企业管理了,是指统一人们的思维方式,让其产生正确的行为。这其实就是企业文化产生、打造和传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管理。这里,我们还是要注意到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管理这两个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文化是偏重于“文”,偏重于企业理念价值观的文字陈述;企业文化管理当然就是对这些理念价值观的宣传导入,也就是“化”的过程。关于“文”与“化”,在后面章节我会有详细剖析。上面的分析让大家了解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管理永恒的主题。从我们企业刚开始创建,管理的整个过程,它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管理。企业管理最长远、最有效、最核心、最基础、最困难、最重视的应该就是企业文化管理。
P10-12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规章制度不能包括的那一部分,可以被比作无声的命令,融化在员工发展的目标中,融合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中。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任正非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
领导力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它能使领导者带领团队走出造就了这个领导者的旧文化,同时开始适应性更强的发展性变革进程。这种洞察旧有文化的局限性及发展以使其更具适应性的能力,就是领导力的本质和最大挑战。
——埃德加?沙因美国“企业文化理论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
为什么当领导者试图让组织变得更高效时,却常常发现组织仍以明显低效的方式在运行?
为什么当管理者试图改变下属的行为时,却常常束手无策,甚至遭遇极为强烈的抵制?
这是一本用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变革及文化与团队打造的书籍。它集中了正睿企业管理研究所十几年来300多家企业、几百名咨询师管理升级的宝贵经验,是正睿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
企业变革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而企业文化构建和团队打造又是企业变革的重中之重。
首先,对于企业文化构建而言,我相信每一位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会对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有过困惑和思考,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有的企业最终构建了自己健康的良性的企业文化,更多的企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可能并不得其法。打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企业文化就像人身体中的水分一样,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每个角落,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情感、利益,它就像空气一样,看似“廉价无用”,实际上必不可少。
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构建的法门在哪里?如何让员工对企业更有认同感、凝聚力?所有这些问题在本书的第一篇都有详细的剖析和介绍。
其次,对企业团队打造而言,我相信企业的每一位管理者和经营者也都会有自己很深刻的感受。一家企业的成功一定是团队的成功,绝不是某个人的成功。“人心齐,泰山移。”好的团队的力量可以改天换地,但是团队的打造却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核心团队的打造更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
当今社会,招工困难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企业培养不出人才留不住人才的情况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一个企业培养人才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这家企业能走多远。我评价一名管理者的好坏,就是看他带团队的能力。只有企业里的团队成长起来了,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企业如何进行变革,我带领我们的专家团队们一起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思考、探索、研究和实践,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在文化打造和团队打造方面。在这本书中整理出来贡献给大家,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此书中获益。无论是对咨询行业还是其他任何行业的企业的变革而言,文化打造与团队打造都是重中之重。企业的发展纵有千难万险,只要有文化就有生机,只要有人才就充满希望。企业最宝贵的是文化和人才,文化打造就是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奠定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广大;团队打造就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培养优秀的“人才宝库”,源源不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文化打造之法,谁就拥有了基业“长青术”;谁掌握团队打造之法,谁就拥有了人才“炼金术”。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助理魏成刚先生,我走到哪里,他就把电脑、笔记本、录音笔、摄影机、照相机等带到哪里,忠实地记录我讲过的话,跟我反复交谈探讨,反复揣摩酝酿,然后加班加点写出每一篇文章,事后的整理和编辑工作非常辛苦,他为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正睿的每一位老师,没有他们在咨询一线的辛勤付出,就没有这本书中思想的碰撞和诞生。非常感谢他们!他们的名字是:黄奇、赵波、蒋华盛、吴永春、庞金森、黄亮华、黄贵进、刘义群、叶飞、熊毛、简湘晖、宾钢华、杜宜晋、石卫红、万小军、李春蕾、赵国天、吴才坤、马江涛、赵方勇、刘淼斌、张运银、尤兴坤、田立平、欧阳跃军、冯军、冯学金、肖枫、段成斌、刘亿、王成远、涂亚清、刘红松、曹煜、陈宏建、丁帮琴、吴文亚、胡娜、盛爱军、许宗前、张亚飞、袁洪五等。同时也感谢办公室的陶敏,她认真地校对了该书的稿件。
最后,我谨向曾经或目前正在咨询行业与我一起并肩作战在一线近1200名咨询师们致敬!同时也向曾经支持我们帮助我们信任我们的客户们致敬!有了你们的支持,才坚定了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前进的动力。同时也向像我们一样具有民族使命感为咨询行业的发展而奋斗为中国企业的转型而奋斗为中国经济的提升而奋斗的同行们致敬!向所有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的中国企业家们致敬!
从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十几年来,我服务过大大小小300多家企业,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在这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对中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船已然驶人了“深水区”。在刚落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对中国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讲,是很大的福音。
中国正处于大转型、大迁移、大变革、大整合、大发展的时代。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企业在这个历史“大变局”中该何去何从?中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是固步自封还是勇于进取?是变革突围还是墨守成规?
企业变革势在必行!
企业变革最需要的是什么?
文化与人才!
本书中我们着重从文化打造和团队打造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企业如何进行变革。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就像水里的盐一样,看不到,但却又无处不在。好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就会对企业的员工有很好的约束和影响,不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消耗。
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切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但是,它是如何存在的?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是怎样的?它是如何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的?企业如何打造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企业领导者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就像谜一样困惑着他们。
所有这些问题也困惑着企业里的很多管理者。对此,我们也进行了长期的思考、研究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掌握了企业文化的一些规律。企业文化本身就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它的起源、生长、发展和消亡等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企业文化无疑是跟“人”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了企业老板以及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就没有企业文化的完成。
所以,企业文化纵有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关注“人”,关注、影响和造就企业里所有“人”的感情、成长等。离开了对企业里所有“人”的关注、影响和造就,企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古希腊哲学家迪奥金尼斯大白天提着灯笼在雅典的市集上“找人”,他不停地在问:“人啊,你在哪里?”当时的雅典经济繁荣,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们把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了物欲享受上了,人本质的东西在丢失沦丧。企业文化同样也是如此,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关注人、影响人和造就人,让人能够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其实,企业里很多的问题最终都能在企业文化上找到根子。很多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很高,他们在离开前可能会说“这家企业并不适合我”、“这里的氛围不好”、“这里没有家的感觉”、“我在这里没有朋友”、“我在这里很不开心”……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企业文化的问题。很多职业经理人跟企业老板之间矛盾重重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适应不了企业的文化,而这企业文化本身又跟企业老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按照美国“企业文化之父”埃德加·沙因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原点是老板,老板的言行、风格、意志等通过各种渠道首先影响到高层管理者,然后又经过高层管理者传播到中层管理者,最终渗透到基层员工。IBM总裁郭士纳也说过: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影子。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企业老板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企业老板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但也并不代表着企业老板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企业老板如果用不好的方式在做事情,企业文化在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这种错误会被逐渐积累和放大。错误的积累和放大又会反过来倒逼着企业老板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形成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因为,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位企业老板都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他们之所以采用错误的方式,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那是错误的方式或者不知道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变革的“木本水源”,那么人才是企业在这个“大变局”中突出重围的唯一法宝,而拥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团队更是企业“杀出一条血路”的关键。人才从哪里来?无非就两种:一种是“挖”过来;一种是“造”出来。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企业“挖”过来的人固然可以迅速“拿来就用”,但是其对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团队的融合需要时间,并且不一定会成功,这种挖人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关键是挖来的人没留住,原有的团队也不稳定。企业“造”出来的人需要较长时间的选拔、培养等,但是对公司的文化、情感等都有较强的认同度、忠诚度。但归根到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倾向于“造”人才,而不是“挖”人才。“挖”人才是权宜之计,“造”人才是战略之道;“挖”人才只是解决输血问题,“造”人才是解决造血问题。任何一家企业只有能够源源不断地打造出自己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在这“大变局”中突出重围!
团队打造之前首先要对当今的时代以及团队成员的定位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今时代是合作共赢的时代,这是时代的基调;对团队成员的定位是“合作”,而非简单的“雇佣”。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原理。团队打造是牵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事情。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管理重在管人,管人就是管心,管心就是关心,关心才能交心,交心才能真心,真心才能用心。管人就是要把人的心“关住”。如何把人的心“关住”?这就需要管理者注意下属的观念和心态变化,并且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对领导者而言,领导者的布道也是团队打造的重要内容,领导布道,主要是布自然之道、布经营之道、布正义之道、布仁爱之道。通过领导的反复布道,最终达成企业信仰的形成,好的企业是造出道德高尚的人才,才有好的产品。企业信仰的形成,意味着企业真正有了自己的“魂”,这种企业的团队会更有归属感、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团队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永不停息的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希望我们的这本书能够给咨询行业的同行们、企业界的老板、职业经理人以及所有热爱企业咨询和管理的人们带去帮助。同时,我也衷心希望所有企业在这历史的“大变局”中能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企业变革之道--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打造》由金涛所著,是一本用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变革的书籍。它集中了正睿企业管理研究所近十几年来三百多家企业、几百名咨询师管理升级的宝贵经验,是正睿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
该书主要从文化打造和团队打造两部分来阐述企业变革之道。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就像水里的盐一样,看不到,但却又无处不在。好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就会对企业的员工有很好的约束和影响,不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消耗。上篇主要介绍了文化打造,第一部分是管理从了解人性开始;第二部分是企业文化打造的步骤;第三部分是企业文化传承。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变革的“木本水源”,那么人才是企业在这个“大变局”中突出重围的唯一法宝,而拥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团队更是企业“杀出一条血路”的关键。下篇主要介绍了团队打造,第一部分为合作共赢、大势所趋;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实现合作的两个前提;第三部分是夯实合作关系的王道;第四部分是管理的核心在调整员工的观念和心态;第五部分是团队打造的关键在领导布道;第六部分是王道的贯彻是企业信仰的形成。
市场上第一本从企业变革的角度谈企业文化打造和团队打造的书籍;
实战、实用、实效,经过300多家企业管理咨询的验证;
中国本土化的企业管理咨询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
《企业变革之道--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打造》是作者金涛带领自己的专家团队十几年来持续深度调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潜心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外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力求“势”、“道”、“术”结合,为中国企业现阶段的转型升级开出自己的“一剂良方”,希望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