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尽的风景》由郭树清著,书中的这些散记是作者近年的一些所见所闻、走马观花所得,虽没有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作更深入的探究,但充满了对生活、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不同角度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一些景物意象的瞬间描述,可谓是以景而思,以物而作,并旨在可读、直观、趣味,让读者从那名山大川、锦绣江河、芬芳花草、百啭啼鸣中,体察世事百态,沐浴阳光温暖,分享厚土恩泽,融入大自然怀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看不尽的风景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树清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看不尽的风景》由郭树清著,书中的这些散记是作者近年的一些所见所闻、走马观花所得,虽没有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作更深入的探究,但充满了对生活、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不同角度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一些景物意象的瞬间描述,可谓是以景而思,以物而作,并旨在可读、直观、趣味,让读者从那名山大川、锦绣江河、芬芳花草、百啭啼鸣中,体察世事百态,沐浴阳光温暖,分享厚土恩泽,融入大自然怀抱。 内容推荐 《看不尽的风景》是一本个人散文集。作者郭树清在本书精选了自己近年来写的游记文章八十余篇,这些文章大多在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内容有:主要谈祖国山河的景与景物,谈景与景物的历史演变和个人感受,有说理的,有抒情的。全书字数约20万。 目录 序——大爱天下,妙笔生花徐向东 山水情 奇峰秀岭云台山 苍茫宜兴竹海 神奇的五泄山水 秋日千岛湖 尚湖之春 巢湖之美 夏日青岛 威海纪行 如画临安 夏夜西塘 醉美栖霞山 梦幻肇庆 雨中西湖 南山竹海 滨江森林公园 植物园踏秋 领略顾村公园 踏青长兴岛 大连纪行 春到溱湖 碧波荡漾淀山湖 摘杨梅乐趣 安详静谧兰州河 韩国见闻 畅游世博 古风情 临海古城 龙门石窟 诗意周庄 梵宫印象 天津印象 前童古镇 同里古镇 鸡鸣古村 巨商胡雪岩 总理的家规 名利淡如水 国歌的震撼 深秀琅琊山 醉在风筝城 秋访金石滩 入文白马湖 魅力启海 感受红色摇篮 艺术熔炉土山湾 夜幕下的老场坊 乡土情 湿地鸟欢 芦塘春色 又闻荷香 竹林遐想 烂漫杜鹃花 西滩芦海 夏日芦塘 小区鸟鸣声 樱桃红了 夏日蝉鸣 乡村春韵 感受宁静 合欢树赞 秋日赏柚 白果挂枝 枣红满树 乡村秋醉 栾树花艳 鱼羊鲜汤 古朴瀛杏湾 美丽的大花园 春风催笑玉兰花 往事情 故乡情感 旅顺情怀 百年柿子树 竹篾怀想 悲壮草棚屋 深挖洞那年 品味粽香情 野菜忆情 崇明白山羊 老屋抒怀 宅沟记趣 彩礼风波 美孚灯捕蚊记 宅边头地生姜 想起手写春联 开在乡间的喇叭花 罐头情怀 追梦故乡 后记 试读章节 奇峰秀岭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太行山南端,河南修武县境内,距焦作市30多公里,古称覆釜山,后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雾缭绕,改名为云台山。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有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叠彩洞、青龙峡、茱萸峰、猕猴谷等景区。云台山,春来山花烂漫,空气清新;夏至飞瀑流泉,水的世界;秋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冬到银装素襄,冰清玉洁,秀美绝伦。云是山的魂,山是云的魄。初夏的一天,我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团团云雾飘浮在山间,高高低低,或聚或散,群峰点点,若隐若现。云缠雾绕的云台山似水波粼粼,似波涛起伏,似巨浪翻滚,似玉带飘散,更似含羞露娇的妙龄少女,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充满仙风神韵,构成了一幅雄浑古朴的自然风光。 车在行人在望,一幅幅美景迎面而来。当我们进入了红石峡景区,按照景区的规定,一律换乘景区的旅游环保车进入景点,以减少景区二氧化碳废气排放的污染。红石峡也叫温盘峪,被称为华夏第一奇峡。据称,它是发育在红色石英砂石岩中的线状峡谷,此峡也正是因这红色的岩石而得名“红石峡”。红色砂岩形成于距今12亿年之前,而峡谷是在距今260万年以来才形成的,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切割,使此处的红色石英砂岩形成了高达150多米的丹崖断墙和高悬于丹崖断墙之上,长1500米,深达百余米,宽仅数米至数十米的碧水丹峡,峡内瀑泻泉涌、溪潭珠串,并分布着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卧龙潭、黄龙潭、眠龙潭、子龙潭、白龙潭、苍龙潭,称为九龙潭,集溪泉潭瀑于一谷,有“盆景峡谷”的美誉。真可谓丹山绿水,峰插天际,泉涌云间,古木葱郁,精美清幽,是美丽玲珑、缩小了的山水世界。 云台山的水是蜿蜒的,云台山的石是嶙峋的,云台山的树是茂盛的。走进云台山,就是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走进云台山,就是走进了九曲迷宫。漫步崖壁栈道,攀登穿越于这峭壁凿出的山路上,眼前满目苍翠,头顶湛蓝天空,身旁崖壁升耸,脚下峡壑险邃,耳边惊浪雷奔,那奔泻而下的瀑布,跌于深潭,激起高大水柱,远望似白龙飞舞,近观如银练悬空,气势非凡,烟雨蒙蒙,纷纷扬扬、如雨似雾的水花四下飞溅,在阳光中映射出一道道绚丽多姿的彩虹。领略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山最高境界和丹崖、碧水、蓝天构成的一幅幅经典画卷;欣赏着砂岩层内的交错层理、层面波痕、龟裂构造等丰富的沉积遗迹、地质奇观;享受着水雾凉风,通体舒畅,无不让人感叹这大自然如此奇异的鬼斧神工。 这里最秀的要数潭瀑峡小寨沟的山水,长约2公里,两岸高山耸立,中为峡谷。沟道弯弯曲曲,宽宽窄窄,溪流涓涓,温文尔雅,从从容容。那悠悠的水韵,宛若琴弦之声,一路浅吟低唱,给山野平添韵致。溪岸长满葱茏的植被,天空、溪水与绿树相映,不断变换出缤纷的色彩。这里泉、潭、瀑比比皆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又称“潭瀑川”,此乃潭瀑峡小寨沟的真实写照。相传这里曾是隋末农民英雄刘武周和唐太宗李世民安营扎寨之地。那天参观时,下起了毛毛细雨,凉爽宜人。清亮透明的小寨沟更让人陶醉,身临其境,似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P3-4 序言 序 ——大爱天下,妙笔生花 徐向东 “书名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高!文章更好,带着读者观看大千世界,赏心悦目,妙!” 2014年春节,老战友郭树清快递给我一份厚礼——即将出版的一部新作校样,请我作序。我打开邮包一看,《看不尽的风景》!眼睛一亮,如获至宝地读了起来,《艺术熔炉土山湾》《想起手写春联)×(诗意周庄》等等映入眼帘,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政治工作札记》,岗位思考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好!,,早在1992年,也是早春,时任团政委的郭树清上校来到海军政治学院,将一摞足足有半尺高的书稿放到我的办公桌上。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如何把好事办好的思考》等佳作映入眼帘,发出由衷的感叹。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文集。 从此,一发不可收,《军旅生活散记》《百味闲记》《退想琐记》《观想杂记》《畅想漫记》……郭树清的新作一本又一本地放到我的书桌上,《看不尽的风景》,已是第14部了。这些作品,我大都是一口气读完的,常常伴我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郭树清,共和国的同龄人,上世纪70年代,海军小有名气的优秀报道员。他的名字,我是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政工学刊》等报刊上认识的。当时,他发表的东西虽然只是“豆腐块”,却透着灵气,深深地吸引入的眼球,我曾“三顾茅庐”与之共商“文”是。后来,他的职务一再提升,舰艇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等。尽管要务在身,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奉献作品,许多政工研究成果被海军、总政转发推广。1993年转业,先后担任上海市房地局党办副主任、宣传处副处长、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等职,虽然工作繁忙,但他继续挑灯夜战,发表佳作。 2009年退休后,他没有“退避三舍”,颐养晚年,而是开足马力,笔耕不辍,佳作频出。请看这5年,他出版著作的时间表:2009年2月《崇明情缘》,2009年6月《百味人生》,2009年10月《江风海韵》,2010年5月《山水寻梦》,2011年8月《崇明风韵》,2013年1月《崇明K'隋t》,今天,《看不尽的风景》又将与读者见面了。短短的几年出版了7本书,计一百几十万字,连许多专业作家都望尘莫及。须知,郭树清退休后,还担任着上海房产经济学会副会长职务。 郭树清,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领导干部,能跻身于写作族,40多年如一日,写!写!再写!硕果累累!作家,尤其是业余作家,需要才情,更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动力,那就是大爱! 写作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丰富、不断完美的生命历程。千古佳作,万年经典,几乎都是作者大爱天下的结晶,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杜甫的《三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无一例外。郭树清爱读大家之大作,深受影响,因而,他的大爱之心,跃然纸上。 郭树清大爱人生,富于理想。他以一种人文情怀穿越时空,发掘主题。他关注百姓的情感;他放眼万物的生存;他思考祖国的未来;他遐想人类的明天。他自觉地用长远的发展的目光,审视生活琐事,审视一草一木,审视山山水水,审视万事万物。他的立意,从不就事论事,总是追求真理,追求善良,追求美好,追求光明。就在这样的追求中,心灵得以进一步净化,境界得以进一步升华,作品也因之而舒展开阔,豁达博大。 郭树清大爱山水,钟情故乡。看不够的生态画卷,品不尽的崇明风情。《崇明风情》《崇明情缘》《崇明风韵》和《江风海韵》等散文、诗歌集,将崇明的乡土文化较为系统而形象地记述了下来,给广大崇明人、上海郊区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给来崇明旅游的人们打开一扇了解崇明文化的窗口。郭树清钟情于故乡——崇明!他说:“基于传承和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熟悉崇明,了解崇明,热爱崇明,激发建设崇明的无限热情,泼墨写下了《崇明风情》等散文集。”言之凿凿,情之切切,难能可贵! 中国乡土文化,太博大了!太久远了!太丰富了!太宝贵了!!中华文化之根,大量文化遗产的载体都在乡村的沃土之中。可是在以超乎想象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今天,大多数乡村文化就如行将就木的老者,渐去渐远,有相当多的乡土文化正面临着绝境。如何有效地遏制这一事态的发展?如何保护祖国文化之根?人们在呼喊,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怎么办?郭树清挺身而出,身体力行!写沙岛乡村之韵,护中华文化之根,意义深远,价值无限,令人肃然起敬! 郭树清大爱生命,泛灵万物。我特别欣赏他的咏物散文,读他文章就如看到一幅幅永不落幕的生命大画卷。文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充满灵性的,都是富有生命韵律感的。郭树清在写作这些咏物散文时,自觉地把芦苇、荷花、小麦、棉花,还有水塘、小河等等,当作自己的情感驿站。他赋予她们灵性,赋予她们生命,让自己的情感一次次在这草、这花、这树、这庄稼、这远山近水中驻足仰天,平等交流。感动了万物,感动了自己,同时也感动了读者。人们读到的不仅仅是美文佳作,更是作者本人浓浓的亲情和一幅幅淋漓尽致的自画像。 郭树清大爱思考,思想闪光。他的14部散文集,有半数是思考的成果,请看《百味闲记)×(遐思琐记》《观想杂记》《畅想漫记》《百味人生》等等。郭树清凭着一颗对国家对人民的拳拳之心,在省察与思考中充满了忧患、焦虑与责任。他以作家独到的心灵和眼光,由微小事物与局部场景展示他独特而纯粹的心理感知,从自然、人生、历史一体化的整体把握中创造意境,倾吐赤子心声。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真切、鲜活、温馨。一目“真切”。郭树清的散文之根是扎在生活的泥土里的,拔出来,有一种拖泥带水的原生感。二曰“鲜活”。所谓鲜活,就是对人物事物心灵进行的刻画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地步。“真切”仅仅是事物真实状态的还原,而“鲜活”却融注了作者情感体验所传达出的新发现、新观点、新思想。没有“鲜活”,“真切”只是简单的状态扫描;有了“鲜活”,人物生灵、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就一下子活泛起来,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三日“温馨”。读了郭树清的思考散文,让我倍感温馨,在浓浓的乡音、乡俗、乡情、祖孙情、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姐弟情、师生情、同窗情中,传递感知、感悟!以情感人,以理醒人,完美统一。 读了郭树清一部又一部书稿,我看见了一个40多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倔强而熟悉的面孔。他的散文作品如人品一样厚重和谦虚。郭树清的作品不仅仅是用笔写的,更是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他行伍出身,以武成才,又以业余写作为追求,几十年来,奉献出如此多的大作。只有亲身在刀刃剑锋上奔走腾跃的军人,在风口浪尖摸爬滚打的战士,才独爱《奇峰秀岭云台山》《苍茫宜兴竹海》《神奇的五泄山水》的威武之美;才欣赏“琅琊山”“栖霞山”“金石滩”的恢弘之美;才捕捉《同里古镇》《百年柿子树》《老屋抒怀》《想起手写春联》的沧桑之美。大爱天下,妙笔生花。 郭树清散文里有火一样的大爱和大忧。他是一个对天下有大爱之心的人。在岗位上,他用敬业来实现自己的大爱!在业余写作中,他用心血纵情讴歌家乡的风土人情、祖国的壮丽河山、世界的奇观美景,来诠释自己的大爱,显示了一个作家大爱天下的肺腑赤诚。 面对郭树清的大摞散文集,我深深感到,任何夸赞,都已经显得十分苍白。 郭树清,让我佩服!为你喝彩! 2014年2月28日于上海 (本文作者系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军事写作研究会理事,曾任全军院校语文教育专家组成员。中文教授、海军大校) 后记 《看不尽的风景》是继《山水寻梦》之后的又一本行旅散文集。 2010年出版的《山水寻梦》是反映本人在军队期间和1993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后,学习考察到过的国内外一些地方时所见、所闻、所写的散记,时间跨度有30多年;而《看不尽的风景》是2010年以来近4年间的行旅散记和部分回忆往事的文稿,这些文字大多曾在报刊发表过,可以说,《看不尽的风景》是《山水寻梦》的续集。 书中的这些散记是作者近年的一些所见所闻、走马观花所得,虽没有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作更深入的探究,但充满了对生活、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不同角度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一些景物意象的瞬间描述,可谓是以景而思,以物而作,并旨在可读、直观、趣味,让读者从那名山大川、锦绣江河、芬芳花草、百啭啼鸣中,体察世事百态,沐浴阳光温暖,分享厚土恩泽,融入大自然怀抱。如能达到这一目的,我足以欣慰。 本书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为“山水情”,其内容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慨;第二章节为“古风情”,其内容是对名胜古迹的感悟;第三章节为“乡土情”,其内容是对城乡社区环境改善的感叹;第四章节为“往事情”,其内容是对旧时故乡的感怀。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生之路,绚丽多姿。有无数“看不尽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也让我们产生无穷的遐思,升华无尽的诗意,收获无限的美好。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承蒙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军事写作研究会理事徐向东教授作序,承蒙岑毅、陈德平、钱渊、颜志忠等朋友给予的诸多具体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14年元月于上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