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泰斗许积德、吴圣楣,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等联袂权威推荐!
一本真正符合现代中国新手妈妈心理需求、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的实用育儿指南。
数百万父母心中母婴育儿领域的“业界良心”、唯一能够和美国育儿专家斯波克(《斯波克育儿经》作者)、日本育儿专家松田道雄(《育儿百科(定本)》作者)并肩的中国育儿专家。
4年,30多万文字,50多家出版社争相邀约,近1000万网友期盼成书的内容,首次集结精华,呈现给读者。
针对0~6岁儿童养育问题,从日常护理、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中国父母会遇到的育儿难题,绝大多数都能在这本《虾米妈咪育儿正典(0-6岁婴幼儿护理喂养和行为习惯详解)》里找到答案。
很多育儿问题其实是家长们“制造”出来的,焦虑往往因为观念错误,恐惧大多源于缺乏常识。
《虾米妈咪育儿正典(0-6岁婴幼儿护理喂养和行为习惯详解)》作者虾米妈咪集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为数百万微博粉丝进行的医学科普,针对0~6岁儿童养育问题,从新生儿护理、常见皮肤问题、母乳喂养、奶粉喂养、辅食添加、睡眠问题、大小便问题、生理发育、敏感期行为习惯等9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对宝宝的饮食营养搭配、日常生活护理、生长发育问题均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和建议。讲述简明扼要,方法实用,对于每个具体问题,都遵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特殊情况”的逻辑来成文,重点方法和提示问题用版块标出,便于查找使用,家长询问频率高的问题附在“妈妈问,虾米妈咪答”版块,与读者亲密分享,是一本真正谈中国人该如何育儿的实用指南。
推荐序一 育儿无小事 许积德
推荐序二 妈妈强则婴童强,婴童强则国家强 吴圣楣
推荐序三 一本温暖、严谨的育儿科普书 朱宗涵
自序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余高妍
第一章 当天使降临
当天使降临
第一次与宝宝见面——新生儿的特殊外貌
皮肤
头部
面部
胸腹部
生殖器
四肢
第一次与宝宝亲密接触——新生儿的特殊生理
体温调节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血液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你该知道,医生对新生宝宝做了什么
Apgar评分:宝宝的第1张体检成绩单
出生后24小时内常规3针
出生后3天新生儿疾病筛查
宝宝驾到,准备好了吗
家有早产儿,你该怎么办
特别写给新生儿的妈妈
特别写给新生儿的爸爸
如果你们是特别紧张的父母
如果新生儿有哥哥姐姐
如果新生儿的家里养宠物
请老人带孩子还是自己带
第二章 娇嫩肌肤巧护理
这些疹子不用怕
最困扰父母们的常见皮肤问题一湿疹
找到引起湿疹的过敏原
湿疹宝宝的饮食指南
湿疹宝宝的用药参考
湿疹宝宝的日常护理
让宝宝远离“红屁股”
尿布疹发生的原因
预防尿布疹7要诀
尿布疹防治用药举例
夏日到,防蚊防晒防痱子
防蚊:安全有效是首要标准
防晒:选对用对防晒霜
防痱:适宜室温+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第三章 世上最好的爱——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必须捍卫的权利
母乳是一种“智能”食物
关于母乳喂养,妈妈们必须放下的6大顾虑
这些疾病不影响母乳喂养
让宝宝吃得舒服是门技术活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宝宝溢奶(吐奶)怎么办
母乳的存储和使用
哺乳期妈妈的用药、特殊检查和预防接种
哺乳期如何安全用药
哺乳期妈妈如何接受特殊检查和预防接种
断母乳,有技巧
满6月龄的宝宝断母乳:白天添辅食,夜晚加奶粉
满1岁的宝宝断母乳:白天辅食吃得好,夜晚逐渐断夜奶
满2岁的宝宝断母乳:白天饮食均衡规律,夜晚自然停夜奶
第四章 小细节,大学问——人工喂养和辅食添加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
你有“奶粉选购焦虑”吗
专业喂奶工的3节必修课:冲、喂、洗
辅食添加全攻略
满6月龄是首次辅食添加的最佳时机
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技巧
强化铁且不过敏是选择“第一口辅食”的标准
不同阶段辅食添加的方法
不同阶段辅食添加的种类和摄入量参考
过敏体质宝宝的辅食添加
第五章 安抚哭闹,夜夜安睡不觉晓
听懂哭闹
生理需要的哭
心理需要的哭
有一种哭闹叫“黄昏哭吵”
全家安睡其实很简单
“让宝宝哭到睡”还是“家长学会容忍”
宝宝到底一天应该睡多少
家有小宝宝(0~1岁半)的安睡计划
家有大宝宝(1岁半~3岁)的安睡计划
防患于未然——宝宝的睡眠安全问题
为宝宝选择安全的睡眠姿势
为宝宝营造安全的睡眠环境
节假日,全家也能享有优质睡眠
谁偷走了宝宝的优质睡眠
让宝宝在节日里享有优质睡眠的策略
第六章 解密宝宝的大小便
大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婴幼儿的各种正常大便
大便气味、颜色和性状中暗藏的疾病信号
看懂大便常规报告单
宝宝小便中的健康密码
婴幼儿各时期的正常小便
看懂尿常规报告单
如厕自理——请尊重宝宝自己的时间表
宝宝的如厕自理时间表
如厕训练课
第七章 生长发育的秘密
体格生长—别让标准曲线误导了你
评价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每个宝宝有各自的生长轨迹——解读生长曲线
乳牙萌出进行时
第一颗乳牙的萌出时间
乳牙的萌出顺序
萌牙的征兆和对策
智能发育——天才宝宝是这样炼成的
大动作发展——随着神经肌肉的成熟水到渠成
精细动作发展——鼓励尝试、赞赏每一次进步
语言发展——重视语言准备期、在模仿中练习发声
第八章 其实你不懂宝宝的心
请让宝宝尽情黏你
怕生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
这样做,宝宝吃饭香
判断宝宝“不想吃”还是“不能吃”
把宝宝的食欲找回来
坏脾气宝宝安抚法
宝宝为什么发脾气
宝宝发脾气怎么办
打人咬人巧引导
打人、咬人是宝宝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
6个方法帮宝宝改掉打人、咬人行为
吃手有时是个“好习惯”
恭喜你,你的宝宝会吮吸手指了
帮宝宝顺利度过吮吸手指的时光
听懂1岁宝宝对你说“不”
理解2岁宝宝的执着与对抗
执着于“一致”——我真的很需要安全感
对着干又很多变——让我“做选择”确实好难
攻击性行为——我只是不想被冒犯
宽容3岁宝宝的叛逆和随性
叛逆——我希望“世界”能在我的掌控之中
能力倒退与焦虑——这种情形令我不知所措
热衷又没有定性——其实我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附录一 北上广预防接种计划
附录二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附录三 哺乳期和妊娠期常见用药安全一览表
附录四 儿童生长参考曲线(CDC 2000)
附录五 发热的家庭护理细节
夏日到,防蚊防晒防痱子
防蚊、防晒、防痱是让宝宝安然度过夏天的3大要事,件件都马虎不得,但要防得安全到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防蚊:安全有效是首要标准
蚊虫寻找和定位目标主要是根据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机体释放的热量,皮肤和汗液释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物质,目前还没有可靠证据证明某种血型对蚊虫更有吸引力。通常,新陈代谢较快的人体(孕、婴、童),大量出汗的人体,更受蚊虫的青睐。因此,洗澡和适当使用安全有效的驱蚊或灭蚊产品是远离蚊虫的不错办法。
我是个特招蚊虫的人,每到夏天都要和蚊虫斗智斗勇。有了孩子后,与所有妈妈一样,研究市面上的驱蚊、灭蚊产品是夏季生活中的重点课题。
驱蚊产品的常用成分详解
市面上常见的防蚊产品有两种:驱蚊产品和灭蚊产品。驱蚊,顾名思义,只是驱赶蚊虫并不是杀灭蚊虫;灭蚊,是指杀灭蚊虫。特别说明,本文讨论的都是驱蚊产品。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推荐的常用驱蚊成分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BAAPE/IR3535)、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柠檬桉叶油(Oiloflemoneucalyptus)。
避蚊胺(DEET):1946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广谱驱避剂,1957年在美国环保局(US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至今已60余年。避蚊胺是被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久的驱蚊成分,它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一直是其他产品的“参考标准”。避蚊胺外用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过敏。
驱蚊酯(BAAPE/IR3535):被认为是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的广谱驱避剂。美国环保局(USEPA)认为,驱蚊酯在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使用时都没有明显毒性,仅在接触眼睛时可能产生刺激,而且它对环境也没有明显的危害。不少研究表明,10%~20%的浓度之间,同浓度的驱蚊酯和避蚊胺的驱蚊效果不相上下。
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1998年由德国拜耳药厂研发的广谱驱避剂,也被认为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避蚊胺外用于皮肤常有过敏等不良反应,而埃卡瑞丁与皮肤的相容性则非常好。
柠檬桉叶油(Oiloflemoneucalyptus):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驱蚊成分中唯一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在驱蚊这件事情上,“天然”可真不是“有效”的代名词,尽管如天竺葵(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植物油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因为挥发性高,保护时间通常都很短,需要反复涂抹才行。 驱蚊产品的选购使用建议
一般家庭都是用驱蚊液/花露水来驱蚊。驱蚊液/花露水是“农药”,有农药批准文号,在美国归环保局监管,在中国归农业部监管。大家不用为此感到惊慌,前面说到的驱蚊成分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天生就是“农药”,但在合理剂量内使用它们都是安全有效的。
我们市面上常见的驱蚊液/花露水,其中的主要成分不是避蚊胺就是驱蚊酯(所谓“不含避蚊胺”通常可能是含驱蚊酯),当然也有号称以柠檬桉叶油或香茅草等天然植物油为主要成分的驱蚊液。如果确实是以天然植物(油)为主要成分,如前文所解释的,因为易挥发所以驱蚊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如果是在蚊虫不多的环境中短时间(2小时以内)防蚊,可以尝试购买天然植物(油)为主要成分的驱蚊产品。
如果使用后觉得防蚊效果不错,就不必考虑购买其他的驱蚊产品;如果使用后觉得防蚊效果不佳,或是需要在蚊虫较多的环境中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防蚊,则考虑购买避蚊胺或驱蚊酯含量10%以下的驱蚊产品。
需要提醒的是,购买时应选择无酒精成分的产品。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2月龄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避蚊胺(DEET)含量30%以下或埃卡瑞丁含量5%~10%的驱蚊产品;加拿大卫生部(HealthCanada)禁止市面上销售避蚊胺含量30%以上的产品,建议6月龄以内的婴儿不使用此类产品,并建议2~12岁儿童使用避蚊胺含量10%以下的产品,且2岁以下儿童1天使用不宜超过1次,2岁以上儿童1天使用不宜超过3次。
P88-90
育儿说难也真难,说不难也真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育儿知识与方法。本书的作者既是一位养育过孩子的妈妈,又是一位具有多年儿科临床及保健经验的医师;既具有丰富的、最新的育儿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问题的育儿实践经验。
本书内容广泛,包括了育儿方面的吃、睡、拉、生长发育等几乎95%的常见问题,从正面的视角科学地、通俗地、可操作地向年轻的妈妈传播了育儿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虾米妈咪育儿正典》既是准妈妈的准教材,又是年轻妈妈的好帮手。
祝你的宝宝茁壮成长!
著名儿科和儿童保健专家、《小儿内科学》第三版主编
许积德
2014年6月10日
育儿说难也真难,说不难也真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育儿知识与方法。本书涵盖了几乎95%的育儿问题,科学通俗,可操作性强,既是准妈妈的准教材,又是年轻妈妈的好帮手。
——著名儿科和儿童保健专家、《小儿内科学》第三版主编 许积德
这是一本值得妈妈们一读再读的好书,涵盖新生宝宝的特征、出生第一阶段的护理保健、世界上最伟大完美的爱——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全攻略、宝宝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知识,是一本全面的育儿指导书,堪称育儿正典。
——著名儿科和围产医学专家、上海新华医院儿科终身教授 吴圣楣
余医生的文字既有儿科医生的科学理性,又有着母亲的温度,每一篇都颇具实用性和操作性。我关注她的微博已久,知道这些文字在几年间被家长们广为推荐、传播,已经在广大家长育儿的过程中得到了应用,我想,这些文字集结成册,一定能让更多家长受益。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 朱宗涵
用药攸关性命,需要科学合理。迄今国内就哺乳期用药研究和科普尚少,而大众对该类知识的需求却甚大。很惊喜看到学生高妍在本书中用较翔实的数据、有价值的例子,给哺乳期妈妈们实用的用药指导,值得家长们收藏参照,鼎力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 陈红专
科学育儿是门大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探索、思考、严谨、求真的心,即使专业医师也未必能做得好。学生小余从儿科医生的专业角度,结合自身育儿实践和对数以万计育儿困惑的解答,深入浅出说理论,明明白白讲方法,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份科学详尽的育儿实操指南。
——上海新华医院儿科教授、上海市环境与儿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颜崇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