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爸爸我们去哪儿
分类
作者 (韩)崔孝灿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韩国名门教育第一人崔孝灿通过对许多名门家族和子女教育法进行研究及发表相关文章而受到世人关注。他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名门家族数百年以来能够培育出精英与其家族的子女教育法有着密切联系的事实。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欧洲名门家族的精英教育的“教育旅行”。崔孝灿从中受到启发,带着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在5年的时间里有过10次徒步旅行。所以如果有十几岁的孩子,就带孩子来一次徒步旅行吧,即使只是一天或者两天一夜的短暂的徒步旅行也没关系。因为一次徒步旅行爸爸和孩子都会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希望《爸爸我们去哪儿》能够给父亲们提供一个亲近孩子、教导孩子成长的方法。

内容推荐

为了改善生疏的父子关系,展现爸爸的教育角色,培养儿子独立的性格,韩国名门教育第一人崔孝灿通过研究发现,徒步旅行是给予儿子最好的方式。因为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爸爸可以发掘儿子的未知潜力,帮助儿子将优秀的家族基因传承下去,教导儿子形成独立的性格,和儿子共同留下印象深刻的回忆等。

《爸爸我们去哪儿》中还列举了精英名人的教育案例,并收录了作者儿子的徒步旅行日记,它完整地记录了10次旅行中的点点滴滴和成长感悟。希望本书能够给父亲们提供一个亲近孩子、教导孩子成长的方法。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用脚丈量世界,感悟成长之旅

序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第一部分 爸爸育儿的最佳方法——徒步旅行

旅行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陪孩子一起探索外面的世界

孩子要长大,先要离开母亲的怀抱

用徒步旅行为孩子寻找可连接的“点”/

对待孩子,要用51分的严格和49分的慈爱

父亲的作用是要孩子学会独立存活下去

第二部分 爸爸在旅行中给儿子带来的九大力量

 1.“全新认识”:父亲要发掘儿子的未知潜力

儿子需要父亲的肯定

徒步旅行可以重新认识儿子

教育启示坊:卡赞察斯基爸爸的子女教育法

 2.“文化基因”:将家族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家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可以铸就人才

寻找传给儿子的“文化基因”/

让儿子传承我和父亲的过去

教育启示坊:肯尼迪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

子女教育法

 3.“生存技术”:父亲要给予儿子的教育

爸爸要教儿子学会独立

爸爸不能满足于儿子的现状

爸爸不要对孩子指手划脚

教育启示坊:泰戈尔爸爸的子女教育法

 4.“时间的点”:多给儿子留下一些印象深刻的画面

让美好的记忆成为孕育希望的力量

时间的点是再生之力

爸爸给儿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起创造的美好回忆

教育启示坊:托尔斯泰的子女教育法

 5.“充盈之心”:将孩子培养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孩子最需要的正是心灵的力量

心灵在行走中变得强大

通过徒步旅行给儿子更多的历练

教育启示坊:孤山的子女教育法

 6.“挑战精神”:选择挑战,而非安稳

弥补填鸭式教育中所欠缺的能力

偶尔也要尝试迷路

越快将儿子放飞,他就越快成长

教育启示坊:约翰·缪尔的子女教育法

 7.“哲学的思考”:通过旅行中的日常哲学培养孩子的

思考能力

行走就是思考的过程

大自然让孩子也变成了哲学家

用心记录旅行,并分享

教育启示坊:克尔凯郭尔的子女教育法

 8.“旅行的故事”:旅行中的学习和读书一样重要

徒步旅行中的故事会变成知识

要去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

教育启示坊:卡尔·威特的子女教育法

 9.“纽带感”:建立和父亲的纽带感

和父亲建立纽带会让儿子成长

让儿子重新抓住父亲的手

父亲是追梦路上最好的领路人

教育启示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子女教育法

第三部分 儿子的徒步旅行日记

徒步旅行的成功指南

后记 如果孩子现在十几岁,那么一定要进行

一次徒步旅行

试读章节

旅行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抚养孩子是母亲的事。现在这种观念逐渐被打破,而对于父亲的育儿方式,人们则逐渐有了更多的兴趣。另外,也有很多父亲为了孩子的出生,开始申请休产假。。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父亲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这也成为现代社会中很棘手的问题。孩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已经固定,再想改变原来的关系就很困难了。

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总会异常亲密。有很多学者认为,因为人类是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才得以来到这个世界的,之后又是因为得到母亲的照顾和关怀才成长起来的,所以才会本能地和母亲更亲近些。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纽带会自然地形成,而父亲和孩子的纽带则需要后天去构建。”社会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Le Debleu)也说:“母亲和孩子之间是神秘的关系(participation mystique)”。再次强调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亲密到神秘的程度。

但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却并非如此。五常中有“父子有亲”的说法,可能也是因为父子之间很难亲近的关系才有这样的语句吧。有时候说十几岁的男孩和父亲相克也不为过,但是也正是十几岁的男孩才是最需要父亲的时候。这就说明了孩子为什么要离开妈妈,单独和爸爸进行徒步旅行的原因。

从家庭来看,儿子可以和母亲亲密无间地交流。两人之间会进行各种丰富的谈话,但是父亲一旦进门,谈话立刻终止,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此时,父亲也会感觉到很惆怅,整个气氛也变得冷冰冰的。虽然有时儿子也试图和父亲谈话,但是交谈总是会变成父亲的唠叨,最后以两个人的大声争吵而告终。

如果想要改善生疏的父子关系,给儿子的成长以正面的影响,那就试着和儿子一起徒步旅行吧。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说过:“旅行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次经历,而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却是最好的教育。”特别是和爸爸一起去旅行可以很自然地进行对话,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可以改善以前尴尬的父子关系,使两个人变得更加亲密。如果能够在旅行之前制订一个完善的计划,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这次旅行会比从书本上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旅行是否成功,取决于旅行前的准备、旅行的计划以及目标的制定情况。看看泰戈尔的父亲是怎么教育他的吧。泰戈尔小时候很孤僻,不善于与人接触。通过和父亲的旅行,他接触到了神秘的大自然,也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教授他英语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方式。

迈克尔J.戴蒙德(Michael J Diamond)在《我爱你,儿子》(MyFatherBeforeMe)中提到过“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个用语。这个用语是英国的儿科医生,精神分析专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l)创造的,这个词汇是形容母亲可以给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安慰。同时也是指虽然母亲可以促进孩子心理上的成长,努力亲近孩子,改善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但依然不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压抑。

父亲也可以成为孩子眼中“足够好的父亲(good enoughfather)”。那么“足够好的父亲”是什么样的父亲昵?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孩子调节自身的情感,让孩子学习到必要的生活本领,使其勇于直面世界上各种严峻挑战的父亲。特别是当孩子处于失落、绝望、挫败情绪之中,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个能够帮助他们成长起来的父亲,就可以算作足够好的父亲。

迈克尔·戴蒙德说,爸爸在孩子一生之中的不同年龄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从孩子出生后到他几个月的时候,爸爸是照顾孩子、保护孩子的“守护者”;当孩子开始慢慢走向这个世界,到了几周岁的时候,爸爸是引导孩子认识外面世界的“联络官”:在孩子上学前的时光里,爸爸是孩子的标杆和榜样;入学后,爸爸是帮助儿子调节情感,抑制冲动的“牵制者”;与此同时,爸爸也要指导孩子如何用健康的方式与他人竞争。在童年时代,爸爸是孩子成长的“导师”,青少年时期,爸爸是孩子眼中的“英雄”:到了青少年的后半期,十几岁的孩子开始对爸爸产生抗拒,认为爸爸已经沦落到“没落英雄”。但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爸爸又重新成为了一名教孩子如何做一名真正男人的“导师”。也就是说,一个好爸爸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作为一个父亲,应该给十几岁的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努力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如果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不知道应该给予孩子些什么,那么不妨试试和孩子一起进行徒步旅行。在徒步旅行中,你会充分发挥爸爸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教育,这是比任何教育方式都管用的最佳方法。P4-7

序言

打从我的女儿出生开始,我就在考虑是否要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这个问题。很多过来人都跟我说,孩子太小的话,带出去玩儿也没啥意义,什么都看不懂,纯粹是劳心伤神、劳民伤财的事情。

不过在我看来,这也许只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旅行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眼里看到的风景,也不仅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而是一路上探索未知旅程的乐趣以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亲身体验。

其实,每一次旅行,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绝好的成长机会。借着旅行,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大自然中给孩子美的教育,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磨炼孩子的意志力等,这些都可以融入其中,进而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跟简单说教和强制灌输相比,孩子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的教育,其效果将会更持久。

我女儿刚满一岁的时候,我们就尝试着带她外出旅游。出发前,全家都心里没底,谁也无法预料孩子将会在旅途中出现什么状况,甚至还制订了一旦孩子无法适应,我们就立即返回的预案。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带她旅行非常顺利。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我们对她的适应能力充满信心。从那以后,我们每年都会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安排四五次周边城市的自驾游。从女儿三岁开始,我们还把其中一次旅行升级为四天以上的长途旅游。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基本上走遍了江苏和浙江两地的主要旅游景点,还带她去过北京游故宫、长城,去过张家界爬山、钻洞,到厦门看海、拾贝,到香港迪士尼乐园感受惊险和刺激。

崔孝灿在本书中提出徒步旅行是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作为父亲,他给儿子创造了很多短期徒步旅行的机会,让儿子亲近大自然,和人打交道,体验各种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事情,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以前尴尬的父子关系。当儿子陷入失落、绝望、挫败的情绪之中时,他给了儿子无法替代的指引和帮助。爸爸陪儿子的亲身经历,会胜过无数次空洞的说教。儿子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和不断成长,也给了父亲很多惊喜。

这是一本父子亲身实践的徒步旅行的教养书。…次徒步旅行,既是一次用脚丈量世界、用心感悟人生的成长之旅,又是一次父与子、心与心之间的对话之旅。崔孝灿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5年时间里陪儿子完成的10次徒步旅行,并把旅途中的真情实感与行走中的教育之道融会贯通。如果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勇敢、更坚强,那就赶紧带上孩子,打包出发吧!

后记

没有父母的付出,就不会有子女教育的成功。如果说我们那个年代的子女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我也觉得不过分。虽然父母也付出了很多,但那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望。但父亲或者母亲和孩子一起徒步旅行的话,如果不全身心投入付出,那么就不会打动孩子的心。

僧人法轮在《妈妈的课程》中,将爱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父母从小照顾孩子、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无私奉献的爱。第二种是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后,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但又抑制住想要帮助他们的心,而在旁边默默守护孩子的爱。第三种是当孩子成年之后,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去干涉的镇定平淡之爱。他说:“韩国的母亲们只有无私奉献的爱,而没有默默守护的爱和镇定平淡的爱,这样的子女教育法大部分是失败的”。

在徒步旅行中,会需要僧人法轮所说的全部三个阶段的爱。首先,要徒步旅行的话就需要爸爸的奉献。韩国的爸爸们都很忙。不知道会不会主动要求和子女一起徒步旅行,但如果妻子劝说他们去徒步旅行,那么大部分人的脸色都会很难看。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旅行。如果妈妈说要和孩子一起徒步旅行,那么真的是有很大的勇气。这样的妈妈应该是和前面所说的亚马逊族的女性旗鼓相当了。

其次,徒步旅行中需要“默默守护儿子的爱”。进入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儿子会把爸爸的话当做唠叨。爸爸的话会自然而然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过于追究的话,那么父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别扭。这时爸爸只能退让一步,默不作声。这是最智慧的做法。

在徒步旅行的时候如果需要彼此的话,就可以互相交流。如果不想说话,那么一直向前走就好。如果爸爸和儿子不想说话,也没有关系,默默地向前走也不是不可以。此时,爸爸就可以给予儿子默默守护的爱。如果儿子需要爸爸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和爸爸说话了。那个时候再回答他就好了。

特别是在走路的时候,儿子会对自身有很多思考。即使不想反省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地盘点自己的过去。走路就是这样的,因为走路会让人变得谦虚。徒步旅行对于十几岁的儿子来说是最好的良药。

徒步旅行中最需要的还是爸爸“镇定平淡的爱”。徒步旅行的确需要韧性。1小时走4公里对爸爸来说是做苦役,对儿子来说更是。爸爸因为是成年人,所以可以坚持到最后,而对于儿子来说就很困难了。此时不可以让孩子中途放弃或者因为太累而选择休息。要给他走到最后的信心,即使很累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达到既定的任务。

事实上,不光是在徒步旅行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起无私奉献的爱,更需要的难道不是默默守护的爱和镇定平淡的爱吗?爸爸比妈妈更加适合给予孩子这些爱。特别是对于十几岁的儿子来说,更需要爸爸。这个时候的儿子渐渐地远离妈妈,不再是妈妈的影子。这虽然是他独立的开始,但是还是不到可以完全撒手的年龄。何况他依然还需要父母帮助,帮助他成功地独立成人,给予他必要的力量和态度。当然,作为父母也对如何接近像外星人一样的儿子感到困惑苦恼。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如果要想让这些矛盾最小化,那么就需要智慧和准备了。此时带他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徒步旅行,儿子就会自然而然地依靠爸爸。平日里和儿子难以交流的话题,或者之前教给他的一些东西都会对儿子有积极的影响。

在这里要和大家讲一件事,这件事也许大家都知道。因为我对儿子的期望过高,所以每次徒步旅行的时候都会变成“唠叨爸爸”。儿子每次说我唠叨的时候,我都下决心说下次一定不唠叨了,但是真到了下次就又控制不住。我私下里也在想,或许这就是一个爸爸命中注定的吧。因为在徒步旅行中总是需要注意安全,所以我不可能不对儿子唠叨。另外,爸爸也是希望儿子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他能够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所以会不自觉地讲各种各样的事情给他听,最终让儿子的心情不好。如果能不唠叨就达到目的当然是最好了,但是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会因为伤心,在徒步旅行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向前走。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处于十几岁的年龄,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带E孩子一起徒步旅行。时间长短不重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近。。点的地方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去一个可以培养儿子忍耐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他的地方。希望通过爸爸给予的默默守护之爱和镇定平淡之爱,再参照这本书的内容,亲身实践,将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