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明、李远蓉、黄梅编著的《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内容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对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梳理,并对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括性的描述。此外,还向读者展示了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所依据的理论。
第二章追溯了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与世界教师教育的现状特点作出了总结,并在现实基础上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展开预测。
第三章是对国外教师教育情况的介绍,从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向读者系统地呈现国外教师教育概况,旨在为构建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第四章立足于我国实际背景,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历程、突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剖析,为后文建构新课程体系找出定位点。
第五章首先介绍了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然后选取我国几所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周光明、李远蓉、黄梅编著的《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从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和为有关机构及组织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出发,共分为五章,分别介绍了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教育的沿革与发展、国外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其启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历史和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本、专科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为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绪论
一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
二 构建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及价值
第一章 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节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 教师教育
二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节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一 国内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 国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 经典课程范式——泰勒原理
二 学科知识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理论
三 实践知识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理论
第二章 教师教育的沿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际教师教育沿革及现状
一 国际教师教育的开端
二 国际教师教育的沿革
三 国际教师教育现状
第二节 我国教师教育的沿革及现状
一 我国教师教育的开端
二 我国教师教育的沿革
三 我国教师教育现状
第三节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趋势
一 专业化
二 全面性
三 开放性
四 多样化
五 高质量
六 终身化
七 法制化
第三章 国外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英国、法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 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二 英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三 法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四 美、英、法等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加、德、俄等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 加拿大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二 德国教师教育体系
三 俄罗斯教师教育体系
四 加、德、俄等国教师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 日本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二 韩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三 新加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四 印度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五 日、韩、新、印等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发展历程
第一节 清朝末年教师教育课程的发端
一 清朝末年教师教育课程发端的背景
二 清朝末年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三 清朝末年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的确立
一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确立的背景
二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三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良
一 国民政府教师教育课程改良的背景
二 国民政府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三 国民政府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
第四节 新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建
一 新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建背景
二 新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三 新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评价
第五章 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第一节 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
一 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 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属性
第二节 新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一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目标
二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案例分析
第三节 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一 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二 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 建构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四节 新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二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 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附录
附录A
第二章参考内容
附录B
第三章参考内容
附录C
第四章参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