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国民,劣质内阁
日本国民在历经震灾大难之后,
能忍住悲痛,沉着面对,
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崇高素质,
而敬业、热诚的援救作业也赢得钦佩。
但在另一方面,
日本政府也有许多失策及慌乱,
正好可以作为各国的反面借鉴。
日本在三一一发生里氏规模九级的大地震之后,由于是这样大规模的灾难首次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先进国家。从镜头前大家看到日本的表现,虽然为日本悲痛,却也为日本井然有序的应对而赞叹不已。许多世人首次了解,原来日本在平时就有如此周密的地震、海啸对策,而且有对应灾难的各种联络系统:国民在历经如此巨大的灾变之后,居然能忍住悲痛,没有呼天抢地的嚎哭,沉着面对,展现临危不乱的素质,而敬业、热诚的援救、复旧作业也赢得钦佩。但在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有许多失策及慌乱,正好可以作为各国的反面借鉴。
防灾训练周密。
东京市民镇定避难
地震发生当天,我在距离新宿不远的中野车站旁的一处书店暨购物中心,虽然东京的情形没有那么严重,但也是从一九二三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办公大楼里工作的人员马上不慌不乱地走楼梯下楼,而不利用电梯:随后购物中心便以广播请各部门负责安全的员工回报管辖区域内人与物的损伤状况——所谓负责安全的都是普通店员,但此时皆动员起来清点确认。各处列车都随即靠站,并请客人下车,检点车、轨状态。原本人潮拥挤的车站也在乘客合作下,迅速无声地完成撤离,瞬间化为空城。此时东京各处街道上涌满了人,但表情从容,拿出手机确认家人安否。
回到家里。平常下午五点会播放音乐提醒已到傍晚的“町内会”社区放送系统,也展开各种有关安全确认的广播,并且播放区公所的相关余震警报。请居民协助附近的独居老人在必要时避难等。町内会平时就有互相传递、联系的传言板,即使在大都会里也建立最低限度的守望相助,发生灾难时就非常管用。普通家庭也备有防灾包,家族间约定万一发生天灾时,应尽量在指定的地点避难,并以该处为最后相会地点等。小学生的座位之下必备有防止头部遭坠落物击伤的防灾头巾,防灾训练从平时就不断进行。三一一当天因为东京地铁、JR线电车都停摆,交通完全瘫痪,在东京工作的人有家归不得。各处公交车或出租车呼叫站都有人排队排十个小时以上。即使内心非常不安,但还是规矩地排队。许多电车站内各有上千人安静地排队等电车恢复行驶,而知道无望之后,日本政府、东京都和各大学都决定开放校舍以及相关设施,给有家归不得的人进去避寒过夜,而且迅速发给毛毯等。原来日本的许多大学,尤其是有学运经验的大学如东京大学,特别不喜欢让公权力使唤,但遇到这样的天灾,不仅是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大学、立教大学、青山大学等也开放让“归宅难民”休息。其他各处公路上的车辆,也都随着道路封锁的解除而依序开始行驶,没有插队、抢跑的。
海啸灾民互助,
物资救援迅速到位
这次地震后海啸随即而来,即使东北太平洋岸地区是著名的锯齿状ria coast(岬湾海岸)地形,很容易汇集海啸而且使其集中并升高高度,因此原本就有全球最严密的防范海啸系统,然而在海啸来袭之际,地方的消防队或区公所职员也还是边逃生、边喊话、边疏导,但大部分都逃生不及,几个市町村都是全灭,市公所也遭吞没。像下落不明人数超过一万人的南三条町,町长就眼见许多协助居民逃生的年轻职员相继被卷人浪里。东北这些乡镇都有充分的海啸警报设施,但即使警报大鸣,没几分钟海啸就狂袭而来,作用有限。
日本在世界各国中对防震、防啸是最有研究的,“海啸”的英语“TSUNAHI”就是源自日文;除了防波堤和警报系统,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也提高建筑物的耐震标准,要求严格,但有的建筑虽然躲过地震,却躲不过海啸把房子连根拔起。在各灾区停水停电的状态下,地方政府以及急救单位如消防队、警方等,迅速开设了两千多处中小学、体育馆、社区中心等作为避难所。收容了四十五万人以上。
NTT等电讯公司瞬间便决定通话优先级,开放公共电话免费使用,并且开设确认安全以及寻人或报平安的专线一一七,各种求助专线、专设网页,包括让受灾外国人也能利用的专线,都在几小时内迅速建立。各避难中心也张贴了避难者基本资料,让许多人很快就能找到家属亲人。
各处避难所即使条件再差,难民们都会共同分享物资,在领取食物、饮水时好好排队,有力气的人也会协助其他老弱避难者。或是像宫城县有些避难所从十四日起提供手机充电站,要排好几个小时才能充电十分钟,但所有人都毫无怨言地排队充电。分享资源时也不会有人想多领一份等。各处避难所即使水、电都有问题或厕所不足,但都维持高度整洁。看不到垃圾。
在灾区如气仙沼的望洋饭店则把所有房间开放给灾民避难,也有人提供民宿、温泉等让灾民使用或做了大量饭团送到避难所。许多灾区的超市、便利商店都扮演义务的供货中心,协助发放支援物资,也有许多输送公司在此时调度相当人力、车力参加救援行列。许多地方自治体如茨城县,也帮忙收容福岛核电事故避难灾民一万五千人,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则马上拨出一百亿日元以及救援队、简易住宅等,魄力不输给中央政府。
日本政府派出的救援人员如警察、自卫队,不需要投入任何一个人力来维持治安,这也是其他国家在遭遇如此天灾时鲜见的状况。每一分人力都很落实地投入救援、复旧,警察、消防人员也非常敬业。至今已经有五十人以上殉职。专业工作人员如东电员工等,也有十几人为复旧或抢救核电而牺牲。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