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在生活节奏加快与高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阅读与写作
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小说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生活中的时尚性文体。
小小说注重思想内涵的深刻和艺术品质的锻造,小中见大、纸短情长,在写
作和阅读上从者甚众,无不加速文学(文化)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不断被更大
层面的受众吸纳和消化,春雨润物般地为社会进步提供着最活跃的大众智
力资本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小说的文化意义大于它的文学意义,教育意义
大于它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又大于它的教育意义。编选“小小说·美文馆”丛书,我们选择作品的标准是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体现。马国兴等主编的《最给力的草根美文·消逝的事物》便是其中之一。
“小小说·美文馆”丛书共计十卷,分别为《最具想象力的叙事美文·深夜里游走的路灯》《最具感染力的爱情美文·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最具欣赏性的幽默美文·能说话的那堵墙》《最具实用性的写作美文·活着的手艺》《最具领悟力的哲理美文·有温度的词汇》《最具启发性的智慧美文。领着自己回家》《最难忘的军旅美文·沉默的子弹》《最生动的动物美文·一只在夜色中穿行的猫》《最清新的自然美文·赴一场心静如菊的盛宴》《最给力的草根美文·消逝的事物》。一定意义上说,人生就是由一篇篇小小说组成的,希望“小小说·美文馆”丛书为你的阅读人生增添美妙的元素。
本书便是此丛书之一的由马国兴等主编的《最给力的草根美文·消逝的事物》。
小鸥的行为规范
孟宪歧
办公室一共有四个人,张姐、白姐、小茗和小鸥。
自打小鸥来了以后,办公室就有了细微的变化。
比如,过去大家来了,都先去办公室墙上那块镜子照,描眼影抹口红补妆。
小鸥却不,拿起墩布墩地,拿起抹布擦桌子。时间长了,谁也不好意思让小鸥老墩地老擦桌子,谁来早了就先搞室内卫生,然后再搞自己的。
再比如,过去谁喝水谁拿电热壶去烧,水烧开了,就往自己壶里倒。
小鸥却不,拿起壶走到张姐面前问:“张姐,喝水吧。”张姐忙说:“来来自己来。”小鸥便微笑着说:“别客气,倒上就是。”然后走到白姐面前说:“白姐喝水。”白姐拿过茶杯说:“不好意思啊。”小鸥说:“举手之劳。举手之劳。”给小茗倒水时,小茗则赶紧站起来说:“来,小鸥,我来。”
以后,不管谁想喝水了,都拿起壶,先给大家倒,然后自己再倒。
四个人里,张姐粗门大嗓,白姐细声细气,小茗唧唧喳喳,只有小鸥笑不漏齿,舒缓温柔。
只要小鸥的手机一响,她立即拿起手机走出办公室,站在楼道小声说话。说完了再回办公室。她给别人打电话,也出去打。
张姐说:“小鸥这姑娘,秘密的事儿还挺多啊,接电话都不敢在屋里接。”
白姐则说:“女孩子漂亮,秘密电话多是正常的事儿,哪能都让我们听见呢?”
小茗却说:“小鸥的电话不一定有啥非得背着大家的事,反正,只要有电话她就出去接。”
有时,只要小鸥的手机一响,大家就都做鬼脸,那意思很明确:秘密电话又来啦。
有一回,小鸥刚接完一个电话,张姐就说:“小鸥,又是哪个男朋友打的电话啊?”
小鸥笑笑说:“哪是什么男朋友啊?是我老爸打的,让我下班时顺便买点菜。”
白姐笑嘻嘻地说:“那你干吗非得出去接啊?神秘兮兮的!”
小鸥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这接电话,打电话,都是个人的私事,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大声接打。我的电话多,就更不应该影响大家了。”
三个人听了小鸥的话,谁也没说什么。
可是,再听不见谁在办公室里大声地接打电话了。
就连张姐一听见手机响,都立即拿到门外去接,说话的声音也明显是压低嗓子了。
小鸥她们的工作有时很清闲,有时又很忙乱。忙乱时就要加班加点,甚至忙个通宵达旦。第二天,大家都脸色灰灰的,无精打采,坐在椅子上哈欠连天。即使不加班,白姐也经常挖挲着两只胳膊大声说:“哎呀,难受死啦!”张姐立即回应伸个懒腰说:“可不,一天到晚就没有舒服的时候。”小茗早已趴在桌子上。不用说,昨晚打麻将至少半夜。
小鸥便给每人沏了一杯咖啡说:“来,提提神。”
但小鸥加不加班,都精神饱满。
那回,母亲犯了老毛病,在医院里折腾一宿,小鸥连眼皮也没合过。第二天上班,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哈欠。大家惊讶地看着她,她的脸就红了,她连忙解释说:“真对不起,我知道,我的一个哈欠会传染给大家的。”说完,就急匆匆去了洗手间。不一会儿,脸上滴着水珠回来了。
小茗马上给小鸥沏了一杯咖啡。自打小鸥给大家沏过咖啡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每人都买了一袋咖啡,谁疲倦了,就沏一杯,还真管事。打哈欠的事就很少出现了。
平时,大家在一个办公室里,开个玩笑,说说话儿,谁也不防谁。有时吃得饱了,互相打个嗝,挺正常的。谁想打嗝谁就打,不用避讳,虽说听着一点也不舒服,可习惯了。那天,小鸥冷不丁地打了一个响嗝。大家倒没觉得怎么着,小鸥却急忙连连给大家道歉说:“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了,我一点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大家哄堂大笑,觉得小鸥小题大做了。
P46-47
书来到我们手上,就好像我们去了远方。
阅读的神妙之处,在于我们能够经由文字,在现实生活之外,构筑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透过每篇文章,读者看到的不仅是故事与人物,也能读出作者的阅历,触摸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就像恋爱,选择一本书也需要缘分,心性相投至关重要,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与自己的不同,而你非常喜欢,也会发现他与自己的相同,以致十分感动。阅读让我们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羁绊,人生也渐渐丰厚起来。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面对浩若烟海的读物,读者难免无所适从,而阅读选本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再到《唐诗别裁》,从《昭明文选》到“三言二拍”再到《古文观止》,历代学者一直注重编辑诗文选本,千淘万漉,吹沙见金。鲁迅先生说过:“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为承续前人的优秀传统,我们编选了“小小说·美文馆”丛书。
当代中国,在生活节奏加快与高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小说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生活中的时尚性文体。小小说注重思想内涵的深刻和艺术品质的锻造,小中见大、纸短情长,在写作和阅读上从者甚众,无不加速文学(文化)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不断被更大层面的受众吸纳和消化,春雨润物般地为社会进步提供着最活跃的大众智力资本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小说的文化意义大于它的文学意义,教育意义大于它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又大于它的教育意义。
小小说贴近生活,具有易写易发的优势。因此,大量作品散见于全国数千种报刊中,作者也多来自民间,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们的创作左右逢源。一种文体的兴盛繁荣,需要有一批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性作品奠基支撑,需要有一茬茬代表性的作家脱颖而出。所以,仪靠文学期刊,是无法垒砌高标准的巍巍文学大厦的。我们编选“小小说·美文馆”丛书,是对人才资源和作品资源进行深加工,是新兴的小小说文体的集大成,意在进一步促进小小说文体自觉走向成熟,集中奉献出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兼优的精品佳构,继而走进书店、走进主流读者的书柜并历久弥新,积淀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小小说的阅读、研究和珍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编选“小小说·美文馆”丛书,我们选择作品的标准是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体现。所谓思想内涵,是指作者赋予作品的“立意”,它反映着作者提出(观察)问题的角度、深度和批判意识,深刻或者平庸,一眼可判高下。艺术品位,是指作品在塑造人物性格,设置故事情节,营造特定环境中,通过语言、文采、技巧的有效使用,所折射出来的创意、情怀和境界。而智慧含量,则属于精密判断后的“临门一脚”,是简洁明晰的“临床一刀”,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质量,见此一斑。
“小小说·美文馆”丛书共计十卷,分别为《最具想象力的叙事美文·深夜里游走的路灯》《最具感染力的爱情美文·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最具欣赏性的幽默美文·能说话的那堵墙》《最具实用性的写作美文·活着的手艺》《最具领悟力的哲理美文·有温度的词汇》《最具启发性的智慧美文。领着自己回家》《最难忘的军旅美文·沉默的子弹》《最生动的动物美文·一只在夜色中穿行的猫》《最清新的自然美文·赴一场心静如菊的盛宴》《最给力的草根美文·消逝的事物》。一定意义上说,人生就是由一篇篇小小说组成的,希望“小小说·美文馆”丛书为你的阅读人生增添美妙的元素。
好书像一座灯塔,可以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不迷失自己的方向,并能在人生旅途中执着地守护心中的明灯。读书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情趣,一个对未来的承诺。读书,可以使我们在人事已非的时候,自己的怀中还有一份让人感动的故事情节,静静地荡涤人世的风尘。当岁月像东去的逝水,不再有可供挥霍的青春,我们还有在书海中渐次沉淀和饱经洗练的智慧,当我们拈花微笑,于喧嚣红尘中自在地坐看云起的时候,不经意地挥一挥手,袖间,会有隐隐浮动的书香。
(杨晓敏,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