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方谭(1风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岁闲君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浪漫的暗夜絮语……最绮丽的纸上画卷……

岁闲君 X 妖魔君联手讲述子不语般的唯美幻想绮谈。

前来调查旅行者失踪事件的魇师十八来到了神秘古老的浮图城里,诡异的气息正在逼近……行踪扑朔迷离,古怪的祭典,有生命的植物们……

他真的能够平安离开这座小城吗?

周绯的祖父无故昏迷,求医不治,走投无路之际,同学少女千岁上门,自称是一名降妖祛邪的魇师,与此同时,封锁多年的祠堂,代代相传的古老祭祀,独眼面具,以尸体为生长温床的普陀藤……层层迷雾背后所隐藏的关于长生不老的秘密……翻开《十方谭(1风物)》一起来阅读吧!

内容推荐

《十方谭(1风物)》由岁闲君编著。

《十方谭(1风物)》讲述了:

周小梨,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学生,迟钝又迷糊,前不着三后不见俩,或许会一直这样平凡下去。但是七岁那年,一场雨夜迷路,遇到一个自称岁云,绝美面容,分辨不清性别的人妖魇师,他独自住在偌大的岁云观里,执笔浮生,写下一个又一个世人闻所未闻的故事:关于魇师,关于妖怪,善缘,孽缘,禁忌之爱……

而小梨是他惟一的读者和听众……

目录

楔子

NO.1树婴

NO.2咽脂鱼

NO.3泉叭弥

番外 桑落

后记

试读章节

十八疲惫地阖上眼,仰脸对着天空许久。

那是十月的一天。阳光云朵,层次分明。远山轻烟,从从容容。一切显得如此恬静安详。

为了调查丽江城近几年来发生的旅行者神秘失踪事件,他已经在深山老林里跋涉了大约一个多月。终于看到远处,半空中迎风招展着幡旗,还有高大宏伟的,把原木全刷成红色的牌坊楼。彼时已经是日薄西山,残鸦归林。幡旗上以丹砂以古汉字书写着‘浮图,二字,流云瘦金的字体。

——浮图城。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先前他受女魇师千岁所托,循着古老的地图,来到这个名叫浮图城的地方——那大概是丽江城与大山边界的云滇地区,一处很偏僻的山谷。

有人站在牌坊下,红色的粗柱旁。十岁模样,白缨穗鱼尾帽,浅粉色围腰,绣花凤头鞋,典型的白族少女打扮,光裸的脚踝上还绑着一串银制铃铛。看来似乎等待十八已久。在十八审视她的同时,那孩子也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他——在她看来十分奇装异服的少年。十八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棉衣厚裤的打扮。他一向畏冷。他以为对方在看的是这个。

“您迷路了?”她开口了。

“你怎么会知道我在这里?”十八说时,嘴角还咬着没有点燃的驱魔烟,一副颓废无生气的模样。

“我是负责守护浮图城的圣女。感觉到有陌生的气息闯进我的结界,所以特意出来看看。”银铃铛在风里叮叮叮叮的声音响起,由远及近。她走近多看了他一眼——侧分的刘海厚而密,完全盖住了左边的脸,露出的那只右眼是南蛮人罕见的淡绿色。

“我叫目莲。”

十八对上她微笑的眼。目莲微笑时,眼睛弯得只剩两道眼线,看上去十分和善可亲。十八动动嘴唇,吐出回答:“你可以叫我白。”

“天色已晚。白先生不妨在我家逗留一晚,明早再起程。”她建议道。“远道而来,想必也很累了吧。”

他的沉默被当成了默许。

“请跟我来。”

目莲带着十八穿行在浮图城入口处的牌坊楼间。连绵的红色牌坊聚集成漫长的隧道。日暮的余光穿透牌坊与牌坊之间的细小缝隙,洒

洛在石阶上,甬道里被红色微光笼罩起来。

“是这里的风俗。每隔十年举办一次布农祭,到那时,大家就要

建起红色牌坊来庆祝。”目莲告诉他。“牌坊代表了人世与神界不可

逾越的界线。一切不洁,污秽,业念,罪孽……都将被这道结界阻隔

在外面。”

十八目测了下,这么长的走廊,也许有几百米、或者一千米那么

长……时间,过了多久了?

“布农祭,祭祀的是什么神?”他问。

“佛御前。”

佛御前?从来没听说过。十八的目光投向廊外远方。

有时长廊拐弯,遇到一片空地。石阶再延伸向另一处红色。

“很快就能到了。”目莲脚步轻疾,在银铃铛的声音里轻快地前行。

从她口中,十八已经得知,那是浮图城唯一一家寺庙,现在只有她住在那里。

穿出长廊时惊鸿一瞥,十八看到了跟丽江古城相似的古老城郭——水车浮桥,流泉巷道,红砾岩的街面,身着白族服装的人们。城中居民一副神态安适,悠闲来往。每隔开十七八米,在街道的拐角处,从渠水积聚的水洼深处伸出了三寸来长的花梗,顶端开放着一大朵一大朵的血红色袋兜形花朵。

微风徐徐,整个城都飘散开化生木的花香。兰花般甜腻的香气,隐隐夹杂着一股铁锈味。

十八皱了皱眉,心里带着怀疑,问目莲:“这里一直都是这样安静吗?”

前面的目莲回答说:“大家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十八先生很快就会喜欢上我们这里。”

……是吗?

十八低头,“啪”一声点燃了驱魔烟,用艾草浓郁的香气来驱散那股夹杂着花香的诡异味道,说:“化生木原本是不会开花的。看来卷虫会很喜欢你们这里的气候。不过,到了这个季节,化生木的花期应该早就过了。”

“终年花开花落,这是神明对我们浮图城的额外庇佑。”

十八不再说话。

这个世上哪里有神明呢?云南是古滇地区,虽然处在亚热带与热带之间,但也不可能终年宜暖如春。他自然而然地开始怀疑是妖怪在作祟。

这里所说的妖怪,并不是寻常人所认为的,跟鬼怪恶灵一般丑陋低鄙的恶灵。而是跟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世上,实际存在着的生命。它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有些甚至能够和一些体质特殊的人类共存于一体。但是,有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危害到人类的生存。于是,出现了解决这种生存矛盾的特殊职业人士:魇师。

魇师正是拥有那种特殊“魇”体质的人类,原本很普通很普通的人生,但在跟宿命注定要相遇的妖怪订立契约之后,便获得了某种奇特的能力。借助着这种能力,他们拥有了跟异类生命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立身于人与妖怪之间,成为唯一联系的纽结。P8-11

后记

接到鸣君的信息,说是《十方谭l风物》作为这系列出版的第一部书,希望作者能写一个后记。其实我心里挺犹豫的,因为自“魇师”这个系列由起稿、成文,至今,先后在台湾一鲜欢文学、大陆一天闻角川顺利出版成实体书,期间也约摸蹉跎了有两三年的时光。

作为“魇师”第1卷的《风物》是最早完成的,也意味着距离现在最久。我几乎已经忘了最开始编织“魇师”这个梦的心情。不过,我有自己的小诀窍:音乐。

人的回忆,喜、怒、哀、惧,总需要载体。或者是某种旋律,或者是某个画面……总之,是一些温暖的细节。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我偏好那些情节平淡的故事,无悲无喜的文字。读时味淡如水,然而也许过了很久之后,感慨和感伤会在某个偶然的契机时刻,突然而至——像这样的设定,我将之称为“思想的余地”。

写风物卷第1个故事《树婴》时,一直在听《水墨丹青凤凰城》。那段时间刚扫完日漫《虫师》,惊艳之下,趁势便写了虫师同人文。当然,那时使用的又是与“绿以猗兮”、与“岁闲君”不一样的网络笔名了。

这篇虫师同人,是仅仅5千余字的小文章,讲述了银古与一位名叫榊申的树妖巫女的短暂相遇、交错,片刻温暖、片刻动容,其后平静地挥手道别。他们之间,既非友情,又无关爱情。

苍天上的浮云也曾倒影在湖水的波心,但终归是没有留下一丝痕迹。银古与j神,不过如厮。《树婴》最初的构思,便是脱胎于此。而文中的魇师“十八”,原型正来自于“银古”。

《树婴》之后,我又写了《咽脂鱼》《泉叭弥》,曾以短篇的方式往杂志社投过稿,因文风的原因,不中。那时候还没有“岁云”,也没有“周小梨”,没有“岁云观中的说书人”这种设定。后来决定投给出版社,才加入这些元素,写成单行本的形式。

这一次稿子在同一家出版社的多个文学组辗转,最后才被主打悬疑恐怖类的黑子组编辑相中——在我几乎要失落地放弃写作的时候。

我知道,我写的小说,情节既不搞笑,语言也不老道,更没有毒辣的视角、审判世界的态度。我惟一的优势,大概是这些舒缓的娓娓道来的文字,所谓的“华丽的古风”。

其实,并不是有意地大量堆砌词藻。而是那些故事、还有那些出场的角色,都在我脑海里,如靡丽的漫长画卷,一幕一幕,焕发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我只能极尽语言之能事,去描蓦他们,期望能传达给别人知道。

那是一种入魔的写作体验。

虽然是我笔下的人物,但身为作者的我居然无法预知,也无法控制整个故事的走向。就好像,是这些灵魂在借我的身体、我的手、我的口,讲述着属于他们各自的历程。尤其是在撰写砂器卷的《绿云》时,我充分地体会到这种无力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在的我还无法给出任何回答。或许未来能,也或许,永远都找不到答案。“魇师”系列的一个个故事,就如山樱于无人的幽谷自开自落。只是偶然由我的文字描述出来。但无论如何,我不能否认,中国版的“魇师”,是我向《虫师》的致敬。假若读者们读完《十方谭》后,不会认为其中“抄袭”成分大过“致敬…‘借鉴”,那么我也能问心无愧了。

另外,关于网路上存在多个笔名发表的“魇师”,在此需作声明——因为某些原因,我对网络心灰意冷,转而专注于实体创作,通过母亲的名义签约出版,并使用了其它笔名。说起来,大陆方面,是因为编辑认为“绿以猗兮”太过拗口,而建议改用“岁闲君”。  期间多波折,在此不作赘述。请大家谅解。同时,对于“魇师”系列的任何看法或不解,大家可通过责编(鸣君)转给我。

最后,感谢你们读过我的书。

“魇师”已落幕,我要重新启程,前往下一个系列——《神御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