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媒介与文艺形态(文艺报研究1949-1966)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谢波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媒介与文艺形态(文艺报研究1949-1966)》编著者谢波。

本书的研究工作正是以此为基调。以三个基本的篇幅来概括1949--1966年的《文艺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文艺报》的确是1949年之后的代表媒介之一,所具备的特征也绝不局限于文学领域。然而因为上述的原因,不得不忍痛割爱,从中选取了与文学现场相关的几个部分作为本书的基本框架。但即使是遵循原有的标准,同样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超出,这些同样也是重要的参照系。尤其是在分析了原有的几个框架之后,逐渐发现有些参照是无法忽略的,例如《文艺报》与《人民文学》甚至是《人民日报》等媒介之间的交叉关联研究,这些都将成为深度研究《文艺报》甚至是“1949--1966年中国媒介”的必经之路,且都期待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开展。

内容推荐

《媒介与文艺形态(文艺报研究1949-1966)》编著者谢波。

《媒介与文艺形态(文艺报研究1949-1966)》内容提要:在当代文学中,1949一1966年的文学现场具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作为“组织形态”中极重要的一员,《文艺报》既是“转折”的产物,又是其催生者和见证者,不但目睹了文学形态中鲜明的政治社会化特征,更深入参与了这一进程。《文艺报》的现场感直接与当代文学中最为核心的进程相联系,与最为实质性的语境相联系,与最为激烈的整合过程相联系。视角由此而生。

目录

绪论《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1949—1966) 

上篇 媒介的当代特征

第一章 《文艺报》与当代文艺思想 

 一、接受的策略:此消彼长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本土化 

 三、“双百方针”的转向 

 四、“两结合”与以后 

第二章 《文艺报》与文学制度的重建 

 一、体制的历史 

 二、专栏特征 

 三、社论的价值 

 四、体制内格局 

中篇 《文艺报》的编辑格局

第三章 《文艺报》主体特征 

 一、高规格布局 

 二、理念与方法 

 三、个体与身份

第四章 被批判的《文艺报》 

 一、批判的分类 

 二、先行的批评 

 三、针对性:1954年 

 四、批判链:1957年 

第五章 《文艺报》的批判 

 一、“有节制”的批判 

 二、被动中的主动 

 三、从“常规”到“非常规” 

下篇 《文艺报》与当代写作传统

第六章 《文艺报》的“作者” 

 一、“第一作者” 

 二、“执行作者” 

 三、“毒草”作者 

 四、群众作者 

第七章 《文艺报》的“失去” 

 一、“失去”的作者 

 二、“失去”的传统 

结语后续研究的可能 

附录《文艺报》(1949—1966)年表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