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常建华编著的《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上下)/明清史学术文库》主要内容包括: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宗族的组织化与族规的兴起、宗族组织化与移风易俗、华北宗族组织的形成、明人的族论与谱论、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与习俗、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等。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于,就宋以后宗族组织发展的关键时期明代的宗族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宗族乡约化的概念并揭示了祠庙祭祖与宗族组织普及化的关系,深化了对宋以后宗族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认识。本研究建立在对明代的宗族文献进行比较全面地清理基础之上,将明代文集、族谱、地方志等资料结合起来分析。笔者已经阅读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系列丛书中明人文集的大量宗族文献,阅读了约百种明代族谱,翻检了三四百种明代地方志中的风俗志等记载,从而使本研究的资料较为坚实。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历史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探讨明代宗族对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有重要理论意义。
绪论 1
第一编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 11
第一章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与习俗 13
一 明代祠庙祭祖礼制的演变 13
(一)洪武时期祠庙祭祖礼制的建立 13
(二)洪武以后祠庙祭祖礼制的变化 21
二 明代风俗志记载祠庙祭祖的一般情形 32
(一)从祭礼看宗族祠庙的设置状况 32
(二)从岁时节日看宗族祠祭活动 38
三 小结 42
第二章 明代的家庙与墓祠祭祖 44
一 明代家庙述论 44
(一)明代家庙概述 44
(二)立庙者和庙记作者对建庙理论的探讨 52
(三)结语 55
二 明代墓祠祭祖述论 58
(一)明代墓祠祭祖概述 58
(二)墓祠祭祖与宗族制度 65
(三)小结 68
第三章 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72
一 明代以前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72
(一)徽州汪氏的祠庙祭祖 72
(二)徽州其他姓氏的祠庙祭祖 81
二 明代徽州宗祠的发展 90
(一)弘治《徽州府志》所见祀先之所 91
(二)嘉靖《徽州府志》所见宗祠 93
(三)万历《祁门县志》所见宗祠 103
三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 107
(一)明代宗祠的发展以嘉靖十五年祭祖令为契机 107
(二)明代徽州宗祠发展的地域性传统因素 113
(三)明代徽州宗祠祭祀始迁祖和统宗合族 119
四 小结 123
第四章 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126
一 明代以前的宗族祠庙祭祖 127
(一)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祖先崇拜与佛教的结合 127
(二)宋元时期合族祠堂的出现 131
二 明代兴化的大姓与祠堂设置状况 138
三 明代兴化宗族的建祠实践与族祠特点 147
(一)关于祠堂祭祖与礼制的关系 148
(二)关于族祠的祖先龛位 153
四小结 159
第五章 江西吉安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162
一 明代吉安宗族祠庙祭祖的概况 163
二 元明时期吉安宗族祠堂的发展 171
(一)元代吉安宗族设祠祭祖的兴起 171
(二)明代吉安宗族设祠祭祖的发展 175
(三)吉安宗族设祠祭祖过程的个案分析 180
三 明代士大夫关于建祠祭祖的主张 188
四 小结 199
第二编宗族的组织化与族规的兴起——以乡约的推行为视角 207
第六章乡约的推行与明朝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209
一 乡约的历史与明初的教化政策:
《教民榜文》的颁布 209
二 明中叶乡约教化的实践:以王阳明的
《南赣乡约》为中心 225
三 嘉靖以后乡约的发展 232
(一)嘉靖初年地方上的乡约活动 232
(二)明廷乡约令新考 237
(三)嘉靖八年以后各地区对乡约的推行 246
四小结 276
第七章 明代的宗族乡约化 280
一宗族组织化的尝试,280
二宗族乡约化的全面展开 286
(一)浙江 286
(二)江苏 295
(三)江西 298
(四)安徽 300
三小结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