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桥西的月色》是蒙中的一部散文集。
蒙中散文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把握与深刻体认。从儿时到青年的流年往事,过从人物,都能在他笔端鲜活复现。读古人画,进而想古人之面相体貌,知人论世,梦与古会。春花的灿烂,夏虫的清唱,秋月的荒凉,冬雪的惨淡,墙角的野草,石上的懒猫,叶下的蚂蚁,教堂的晚钟……无不引来他的遐思与乱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银锭桥西的月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蒙中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银锭桥西的月色》是蒙中的一部散文集。 蒙中散文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把握与深刻体认。从儿时到青年的流年往事,过从人物,都能在他笔端鲜活复现。读古人画,进而想古人之面相体貌,知人论世,梦与古会。春花的灿烂,夏虫的清唱,秋月的荒凉,冬雪的惨淡,墙角的野草,石上的懒猫,叶下的蚂蚁,教堂的晚钟……无不引来他的遐思与乱想。 内容推荐 蒙中所著的《银锭桥西的月色》三百来页的纸张,浮凸出书画、琴石、花木,有江南坐禅人的简素,更有性情中人的恣意,竖一笔,又横一笔,分明万千气象在尘世里莽莽奔流。 《银锭桥西的月色》分四部分,一、落墨,是关于书画生涯的杂忆;二、停云,书房文玩清赏雅集一类;三、青荇,成长及游历的雪泥鸿爪;四、雨微,浮生琐事,闲来小记。 目录 落墨 画中的十八岁 冬日的灯光 画画 生机与构成 董其昌的画笔 我与画 黄宾虹的写生稿 读《黄宾虹年谱》 书法与相貌 卢浮宫的怪鱼 阿陶的漆画 《米襄阳洗砚图》 许巍·余墨·大雅堂·乱写 停云 阳春 听琴 拓片 扇话 石语 观云 砚山和石头 陈老莲笔下的砚 宋砚 砚套 蝉砚 吕布戏貂蝉 拳拳一握劳寸心 程君房的墨 墨 铜螭虎 瓶花 牡丹 青荇 斯特拉斯堡的钟声 银锭桥西的月色 沈园的黄昏 冰舞 散步 中秋 乐园 江岸记忆 大C 雨微 我的书房 竹庵的竹 竹庵的花 竹庵的梦 观虫记 龟阜 菊开十月 烟火 “獨” 孤山梅影 春 一春花事 夜灯 拥茶小读 乱想 剧照 果盘 关于吃茶 后记 试读章节 我与画 去年老画家彭先诚先生来竹庵做客,读我书画,笑说我是川美毕业画家里的异类(同是川美毕业,算是老校友了)。 想起川美,想起电厂高高的烟囱,想起秋日黄昏时红砖楼前落满的黄叶,想起教室里静静灯光、颜料味道,记忆将我带回那些美好光阴里。作别黄桷坪,匆匆十五年,想来都心惊。 我的学画历程,儿时一本《芥子园画谱》、一本陆俨少的《山水画刍议》,开启了学习中国画的门。儿时熏染,学院教学,学院派,再到现在的路子,回想起来真是奇妙的历程。艺术改变了我个体生命,开启了看这个世界的第三只眼。看世界、看人生,看艺术的新与旧、形式与流派、好坏与高下、表相与内在,解读艺术家个体生命。艺术遵循基本规律和个人的生命轨迹。回首来路,虽走得崎岖,一路下来,自在不羁。说是异类,可能和我的艺术观有关。 中国画里,除去形式、技法,我很在意其中的“机”与“息”。 在给朋友写的一篇文章里,我这样写道: “正月人春始来,红梅开又谢,接着便是海棠。 “今朝出门,园子里已是粉灿灿桃花缀满树,天地间的蓬蓬生机,最是在一年的初春里来得真切。 “中国人心中的‘宇宙’、‘造化’、‘物理’、‘气韵’,是要在这般山川四季里沐浴陶冶始能廓然明了的。他有别于西人眼中的世界,最是强调一个‘机’——人和人的机、人和物的机、物和物的机。得机方能化育天下万物,方能有无尽生发,方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天地问万缘相生以机,也因机而生出‘息’。物的息,人的息各自不同而各自成就。 “中国山水画里,笔墨是这样的机与息。丘壑也是。它是将这样盎然盈然的天地至理蕴纳于无声。在宋人,心中孕着如此天地宇宙之丘壑,笔下恭谨虔敬,却是这样和自然之机、息相与无间;在元人,宇宙物理,得机忘筌之际,暗藏些气韵情致,亦是这代人对机、息的一个化变生发;至明清人,笔墨做主,却是依然机蕴不尽,息自不同,各自吐纳得活色生香。 “古时画论里讲‘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便是师一切可以师,终臻于这机、息二字里人、艺的刚好洽和。” 中国画里很多东西,比如寂静空明,悠远绵邈,浑然深厚,使我着迷。而我知道这样的东西,要以人的内在质地作为支撑。为人为艺,正如写给朋友的另一段话: “清是不落尘埃,这有他与生俱来的气质与审美指向,如这初春繁花微雨的陇陌,草木抽芽,油润净彻。具体到笔墨,所现是一种静洁娟好,莹润空明;憨是笃实诚挚养成的一种态度,不弃不舍,执着而朴健,是一笔不苟的恭敬周备,是出自心性的阔达绵袤,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虔诚皈止;迂表面是与世相违,与古为徒,与世不合,其实是要宁做潮流的叛逆者,也不肯从俗随流,丢弃大志;直则是傲然刚正,不事小巧,堂堂正正,以道为归的一种精神境界,人生态度。 “人存素心,往来这天地间,生机里,是绝不至于琐碎、零乱以至于破灭,亦不会凶残、无聊、贪婪、秽亵至于厌倦、麻木。不能得天地间这美好的机,生命便是枯萎凋零的种子,失去光泽。” 这些写给朋友的话,不妨可以看做自己的内心独白。 人与画,不论成就与高度。我想,到最后,应该像山野间淙淙的溪流,自在至真,自有源头活水,又似一棵树——苍虬劲挺,倔强虬劲,孑然潇洒,谈笑在日月山川里。 黄宾虹的写生稿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一九八一年出版过一册黑白的《黄宾虹山水写生》,为近时已少见的十分之一开本。灰色封面,质朴内敛,算来距今快到三十年时间了。 我爱看画家的速写,因为其中藏有他们与自然之间的许多秘密。曾在一本风景画册里见到梵高画的柏树林写生。短促扭动的铅笔、苇子笔线条下,结构阴影交织,跌宕飞动,张扬而不驯,仿佛将要燃烧起来。这那里是柏树呢!天宇下翻卷伸展的笔笔枝叶,犹如他的生命、血液、人格。画完这幅写生,再过些时候,画家便自杀了,回到他一生渴望拥抱的太阳光里。还有一幅叫《岩》‘的毡笔写生,草坡树木表现得要细致很多,但画家笔下本来的东西是掩饰不了的。画上描绘岩石的短线,刚直剀切犹如刀刻,像他的人。画册里还有柯罗的风景写生稿,宁静而抒情,不知是不是我看了太久,已生厌倦。我还是喜欢后来的法国画家郁特里罗一些。他那些巴黎街头速写的小景楼影清清、树影织织、人影绰绰,真有十九世纪末叶的神气。那时节,去茶花女的时代不远,新世纪刚来,欧洲的一切皆从容、清新,有种淡然悠远的意象。 黄宾虹比郁特里罗大二十岁。郁特里罗七十岁左右去世,宾虹老人这个年纪,正准备做人川的壮游。这册写生稿大约作于人川前。全册四十四幅画稿,紫毫秃笔、宣纸,纸上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一带山水。他是极其讲究笔法的画家,一勾一勒,一点一皴,看似不经意的自然冲淡中,深蕴妙理。比如画山,峦头岭上的线,总要波折迟涩,连断搭接,无处不用意,每一笔的转折变化,既分明又考究。而坡脚沙滩,用笔就尽量平缓舒坦,有时真是称得上轻快圆畅。至于那些房舍建筑,线条圆净利落,分明是小篆的笔法。他写生取远观的神气和山水的骨脉,一概轻重迟疾的笔墨变化,都循此生发。虽仅这寥寥的用笔勾勒,外表不似古画的形迹,却是其半生研习古画所悟出的关窍。越是看似极简的勾勒,越需要高度的概括与把控,这些含蓄内敛的笔致,显示出一种高超的修养与定力。宾虹老人的气定神闲、悠游自在和梵高的翻卷燃烧,都是最高级的笔触,从中能直见画家性命。这点郁特里罗是有距离的。 P27-32 后记 最初在电脑里敲出这些文字时,我住在渝北松石路一高楼的十九层。阳台上种着三盆移自不同地方的竹,无论风雨寒暑,婆娑垂帷,它们荫庇着书案——这便是我名为竹庵的书房。工作编辑之余,便是伏案于此,读书、写字、画画而已。 重温这些文字,很多记忆被唤起。比如《读黄宾虹年谱》,其时我正编辑《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看画读年谱,仿佛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亲历黄宾虹入蜀的一路游历行走。《散步》这篇,让我想起那段时间郁结在心,剪不断,理还乱的关于书法绘画的困惑,脚下缓步,脑子乱想。再比如读《观虫记》,耳边会出现印刷机隆隆的声音,甚至嗅觉里也飘着油墨的味道,五年出版社编辑生涯里,有着这样不断的机器隆隆声和偶然遇见的小虫子陪伴,也算是不枉负这光阴。至于那些关于文房把玩的话题,也有些令人难忘的,比如捡漏得到的卧牛砚和铜螭虎,费心淘来的小山子,翻检旧籍资料,对比图像信息,静对忘言,乐在其中,这些文字多少记录了我当日的心境。 三年前竹庵迁至西苑香林道边,窗前露台,阳光雨水较以前丰足,面积也稍大,可以多种些花草植物。春花繁茂,秋枝疏条,每日晨起,来在园里浇灌修剪。种来花草,都是我自小喜欢的种类,有蜀葵、石榴、芭蕉、蔷薇、菖蒲、秋菊、兰草、天竺葵、牡丹、荷花、紫藤、金银花等,再有园外长上来的桃花、玉兰、腊梅和垂丝海棠。这些传统绘画、诗文里常常见到的花草,是画笔下的好素材,它们带给我不少灵感,足不出户,便与自然相融了一起。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庵前的竹,郁郁芊芊,新笋旧枝,颇似宋元人笔下的墨竹。偶有飞鸟落于竹梢,不免会使人想到赵孟頫《幽篁戴胜图》之类的古画。在竹荫下,摆弄茶席,款待朋友;或读写书画、抚弹素琴,虽不能成曲调,足可自娱。竹庵有竹倒也名副其实,风晴雨露,自可细细体会竹在自然里的变化姿态。园中故意留有几分野趣,除却花木,还有野草,一任芜蔓。杜甫《谒文公上方》诗云:“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这种荒疏散淡里,有种使人欣然意远的意象。 由于这类的性情,我不太喜欢被人称做书画家,虽然在书画上下过不少功夫,偶尔在公开场合被人这样介绍,不免脸红心跳,感觉别扭。在《竹庵的花》一文结尾我写道:“生命,无疑是个大题目。不少人呕尽心力,想把它做成一篇大文章,而我只愿将他做成小题目,随兴而自在,充满生命本真的意趣,如竹庵里的这些花草般。”转眼四年光阴,而今将它们汇集成册,整理这些文字,就个人而言不过是这段生命的点滴记录,所得所思、所历所感、所乐所忧,确然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题目。 只想听寻内心的声音,简淡从容,宁静充盈,平凡地生活。这便符合了我人生的理想。在书房里读书画画,凝神静坐倦了累了,抬头看看窗外,我想,书画之余的这些文字,随性不拘,一任敲落,真就是园子里芜蔓的花草一般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