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浩如烟海,知识无穷无尽,人们在读书的时候,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门径尤其重要。实践证明,像名人那样读书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古往今来,无数名人通过读书得到知识的积累,获取创作的源泉,悟出人生的真谛。他们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性以及对读书的精彩论述,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像名人那样读书》遍览古今名人读书心法,汇集了自孔孟以来近百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文字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读书方法因人而异,相信您定能从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本书由吴金敦,刘新勇编著。
《像名人那样读书》第一部分精选近代以来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国学大师,鲁迅、茅盾、老舍等文学巨匠,陶行知、叶圣陶、夏丐尊等教育家,茅以升、严济慈、华罗庚等科学家关于读书治学的精彩论述,总计三十八篇,名日“名人谈读书”。这些闪烁着智慧的读书论述,是他们切身的体验和经验,一经发表便为当时的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影响甚深。其中梁启超关于读书的论述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便风靡读书界,深受青年学生欢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名人那样读书》遍览古今名人读书心法,汇集了自孔孟以来近百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文字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读书方法因人而异,相信您定能从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本书由吴金敦,刘新勇编著。
如果说山是宗教的,那么湖可以说是艺术的、神秘的,海可以说是革命的了。梅戴林克的作品近于湖,易卜生的作品近于海。
湖大概在山间,有一定数目的鳞介做它的住民,深度性状也不比海的容易不一定。幽邃寂寥,易使人起神秘的妖魔的联想。古来神妖的传说多与湖有关系:《楚辞》中洞庭的湘君,是比较古的神话材料;西湖的白蛇,是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此外如巢湖的神姥(刘后村《诗话》:姜白石有《平调满江红》词,自序云:“《满江红》旧词用仄韵,多水协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得一夕风,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芙蓉湖的赤鲤(《南徐州记》:“子英于芙蓉湖捕得一赤鲤,养之一年生两翅。鱼云:‘我来迎汝。’子英骑之,即乘风雨腾而上天,每经数载,来归见妻子,鱼复来迎。”)、小湖的鱼(《水经注》:“谷水出吴小湖,径由卷县故城下。”《神异传》曰:“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县有童谣曰:“城门当有血,城陷没为湖。”有老妪闻之忧惧,旦往窥城门,门侍欲缚之,妪言其故。后,门侍杀犬以血涂门。妪又往,见血走去,不敢顾。忽又大水长欲没县,主簿令干人白令。令见干曰:“何忽作鱼?”干又曰:“明府亦作鱼。”遂乃沦为谷矣。)、白马湖的白马(《水经注》:“白马潭深无底。传云:创湖之始,边塘屡崩,百姓以白马祭之,因以名水。”又,《上虞县志》:晋县令周鹏举治上虞有声,相传乘白马人湖仙去。)等都是适当的例证。湖以外的地象,如山、江、海等,虽也各有关联的传说,但恐没有像湖的传说来得神秘的和妖魔的了,可以说湖是地象中有魔性的东西。
将自己的东西给予别人,还是容易的事,要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享乐,却是一件大大的难事。“虽他乡之洵美兮,非吾土之可怀”,就是这心情的流露。每游公园名胜等公共地方的时候,每逢借用公共图书的时候,我就起同样的心情,觉得公物虽好,不及私有的能使我完全享乐,心地的窄隘,真真愧杀。这种窄隘的心情,完全是私有财产制度养成的。私有财产制度一面使人能占有所有,一面却使人把所有的范围减小,使拥有万象的人生变为可怜的穷措大了。
熟于办这事的日老手,日熟手,杀人犯日凶手,运动员日选手,精于棋或医的人日国手,相助理事日老手,供差遣者日人手,对于这事负责任的日经手,处理船务的日水手……手在人类社会的功用真不小啊。
人类的进化可以说全然是手的恩赐。一切机械就是手的延长。动物虽有四足,历为无手的缘故,进步遂不及人类。
近来时常做梦,有儿时的梦,有遇难的梦,有遇亡人的梦。
一般皆认梦为虚幻,其实由某种意义看,梦确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且有时比现实生活还要真实。白日的秘密,往往在梦呓中如实暴露。在悠然度日的人们,突然遇着死亡疾病灾祸等人世的实相的时候,也都惊异地说:“这不是梦吗?”“好比做了一场梦!”
梦是个人行为和社会状况的反光镜。正直者不会有窃物的梦,理想社会的人们不会有遇盗劫受兵灾的梦。
高山不如平地大。平的东西都有大的涵义。或者可以竟说平的就是大的。
人生不单因了少数的英雄圣贤而表现,实因了蚩蚩平凡的民众而表现的。啊,平凡的伟大啊。
莎翁戏曲中的男性几乎没有一个完全的人。《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叙利·西柴》中的西柴等,都是有缺点的英雄;《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空想的神经质的人物;《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是性急的少年。
但是,他的作品中女性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聪明贤淑,完全无疵的人。《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奥赛罗》中的苔丝狄梦娜,《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等,都是女性的最高的典型(据拉斯京的《女王的花园》)。
莎翁将人世悲哀的原因归诸人性的缺陷,这性格的缺陷又偏单使男性负担。在莎翁剧中,悲剧是由男性发生,女性则常居于救济者或牺牲者的地位。
教师对于学生所应取的手段,只有教育与教训两种:教育是积极的辅助,教训是消极的防制。这两种作用,普通皆依了教师的口舌而行。要想用口舌去改造学生,感化学生,原是一件太不自量的事,特别地在教训一方面,效率尤小。可是教师除了这笨拙的口舌,已没有别的具体的工具了。不用说,理想的教师应当把真心装到口舌中去,但无论口舌中是否笼着真心,口舌总不过是口舌,这里面有着教师的悲哀。
能知道事物的真价的,是画家,文人,诗人。凡是艺术,不以表示了事物的形象就算清楚满足,还要捕捉潜藏在事物背面或里面的生命。近代艺术所以渐渐带着象征的倾向,就是为此。
生物学者把物分为生物与无生物,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活着的。泥土也是活的,水也是活的,灯火也是活的,花瓶也是活的,都有着力,都有着生命。不过这力和生命,昏于心眼的人却是无从看见,无从理会。
学画兰花只要像个兰花,学画山水只要像个山水,是容易的,可是要他再好,是不容易的了;写字但求写得方正像个字,是容易的,可是要他再好是不容易的了。
真要字画文章好,非读书及好好地做人不可,不是仅从字画文章上学得好的。那么,有好学问或好人格的人都可以成书画家文章家了吗?那却不然,因为书画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的缘故。P25-28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读一本好书,犹如穿越时空,与名人接心神交;犹如步入科学殿堂,去探索解密未知世界;犹如揭开一幅幅人生大幕,体验人生百态,阅读丰富人生。总之,读书是让您从无知到有知的唯一途径。
书籍浩如烟海,知识无穷无尽,人们在读书的时候,免不了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不得门径找不到所要读的书;或遇到疑难而无法读下去。这时,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门径显得尤其重要。实践证明,像名人那样读书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古往今来,无数名人通过读书得到知识的积累,获取创作的源泉,悟出人生的真谛。他们站在阅读的前沿,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阅读经历。他们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性以及对读书的精彩论述,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书第一部分精选近代以来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国学大师,鲁迅、茅盾、老舍等文学巨匠,陶行知、叶圣陶、夏丐尊等教育家,茅以升、严济慈、华罗庚等科学家关于读书治学的精彩论述,总计三十八篇,名日“名人谈读书”。这些闪烁着智慧的读书论述,是他们切身的体验和经验,一经发表便为当时的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影响甚深。其中梁启超关于读书的论述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便风靡读书界,深受青年学生欢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书遍览古今名人读书心法,汇集了自孔孟以来近百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文字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读书方法因人而异,相信您定能从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
此外,本书正文还收录名人读书掌故六十余则。书末附录收录梁启超、胡适、朱自清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推荐书目十二种,中外著名图书奖项介绍及名人读书史迹数十则。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反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梁启超
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便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
——陶行知
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已,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吾故日:读书乐。
——梁实秋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