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十年海军司令萧劲光/开国将领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殿卿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殿卿编写的这本《三十年海军司令萧劲光》是开国将领丛书之一。以二百万字的原始档案、电文、书信、回忆录等为材料,再现了新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的传奇人生。

本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推荐

《三十年海军司令萧劲光》是新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的传记。

萧劲光两度赴苏求学,是我军早期为数不多的有文化的高级将领,被毛泽东赞为“大知识分子”;红军时期,莫须有的罪名曾让他险些命丧黄泉;东北战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兵不血刃克长春,建立“犹如汉高祖之汉中”;衡宝战役,他以己损四千的代价歼敌五万,让“小诸葛”败走麦城;三十年海军司令,壮心不已,怀揣航母梦,带领中国海军迈出走向深蓝的坚定步伐……

全书秉持春秋笔法,以二百万字的原始档案、电文、书信、回忆录等为材料,行文扎实,进退有度,再现了萧劲光的传奇人生。

《三十年海军司令萧劲光》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开篇絮语/001

第一章 贫苦人家出身的“大知识分子”/003

 小学、中学和母亲陪嫁的金戒指

 沐浴在列宁主义的光辉里

 夙愿得偿,再次赴苏专门学军事

第二章 军旅生涯从中将起步/020

 二十二岁的国民革命军中将

 这个娃娃党代表,果然厉害

 紧要关头坚决听从党指挥

 大潮余波

第三章 化“剿共”主力为红色劲旅/038

 毛泽东再点将

 按古田会议精神办事

 平息“反水”风波

 坚强的红色劲旅

第四章 铁窗内外命悬一线/054

 莫须有的罪名

 两种观点两条路线

 尴尬的审判

 历史的结论

第五章 革命大本营的“大管家”/068

 军民一家除匪患

 以弱胜强守河防

 有理有利有节

 陕北变江南

 不可估价的精神财富

 “双拥”成为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第六章 建立“犹如汉高祖之汉中”/106

 风雪千里走“汉中”

 冰天雪地中的七道江决策

 一着妙棋,四保临江

第七章 兵不血刃克长春/127

 陆上孤岛,城外城

 不放一粒粮食、一根草进城

 滇池乡音、楚歌、粤调都是枪弹

 瓜熟蒂落,兵不血刃

第八章 战华中大败“小诸葛”/144

 逐鹿中原,挑战白崇禧

 “小诸葛”失算

 “钢七军”成了“一摊烂泥”

第九章 毛泽东“钦定”的海军司令员/161

 主席中南海当面授命

 一个全新的课题

 第二顾问团,这个办法好

 青岛海滨请客,毛泽东宴前再谈兵

第十章 旱鸭子要成为大海蛟龙/179

 海军机关成立大典如是举行

 建军先建校

 让旱鸭子变为大海蛟龙

 向苏联海军学习

第十一章 打造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197

 人民海军最初的“家底”

 请毛泽东主席出面

 新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代巡逻艇诞生

 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潜艇梦

 “四大金刚”的传奇航迹

 海空雄鹰艰难起飞

 “两杆炮”功成身退

 让人民海军从浅蓝走向深蓝

 核潜艇在逆风中破浪下水

第十二章 年轻的海军不辱使命/240

 初战告捷,夺得制海权

 受命出击,封锁金门

 新中国海空不容侵犯

 西沙岛上雄风永驻

第十三章 粉碎林彪导演的夺权丑剧/261

 林彪的一桩心病

 李作鹏成了海军党委的核心

 上压下逼,要其交权

 夺权丑剧终于出台

 夺权是第一位的错误

第十四章 所谓“上贼船”事件始末/283

 投反对票让江青怀恨在心

 率先解放干部令张春桥大为光火

 一次党委扩大会开了两年四季八个月

 忍辱负重,战斗不息

 一生真伪天下知

第十五章 与文艺的不解之缘/304

 阖家共赏“春江花月夜”

 国宝自然要归国家

 盛世书怀唱大风

 一件旷世佳作,凝聚两代海疆情

第十六章 最后的期望和嘱托/316

 抱病写成“万言书”

 留给党,也留给后辈子孙

 离职七年后第二次交班

 最后的军礼

后记/332

试读章节

二十二岁的国民革命军中将

1925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日渐沉滞的国民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全国工人运动中心之一,有“小莫斯科”之称的江西安源,工人运动空前高涨。萧劲光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安源,担任了路矿工会俱乐部游艺股股长。尽管这一工作不太符合酷爱军事的萧劲光的意愿,但他仍然干得有声有色。

这年秋天,萧劲光代表安源党组织和工会到上海慰问罢工的工人刚刚返回,就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通知,调他到广东工作。于是,他立即交代完工会的工作,再返上海,在上海港登上了南下广州的客轮。

此时的广州,是广东国民政府所在地、全国革命的中心。客运码头上,“打倒卖国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庆祝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伟大胜利”之类的大标语,举目可见。萧劲光一下船就感到热浪扑面。他兴冲冲地跨下跳板没走几步,就被一个身材魁梧、举止洒脱的青年军人迎面截住:“你是萧劲光?”

萧劲光一愣:“你是——”那人一把抓过萧劲光的行李,干脆地说:“没错吧?我是来接你的,走吧!”

几句交谈后,萧劲光才知道此人名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是专门到码头来接他的。从交谈中,他还知道,陈赓也在长沙长郡中学上过学,是不同班的校友。

望着满街的大标语,萧劲光很振奋,遂问道:“这次调我来,是不是来与你一起搞军事的?”他知道国民革命军正在东征,急于弄明白自己将要做的工作。

“差不多。过两天周主任会找你谈,先住下再说。”

在陈赓的带领下,萧劲光到东山中共广东区委机关驻地,向区委书记陈延年报了到。

陈延年是陈独秀的长子。他除了脸形上与父亲有些许相像外,在性格气质上则完全不同。他不仅善于独立思考,有见解,而且办事果断。萧劲光与他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同学,向来无话不谈。三句问候过后,萧劲光便开门见山地说:“接到通知,我就估计是要我来搞军事的。看外面的架式,错不了。告诉我,到哪里去?”

“到哪里去?吃饭去!”陈延年笑道,“这么急呀!你现在的任务是吃饭、休息。工作有你干的,只怕到时候你想休息都休息不成!”接着,他告诉萧劲光:“你的工作由周恩来主任定。周恩来同志在党内负责军事工作,现在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同时兼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陈赓就是代表他去接你的。”最后,陈延年又强调:“知道你是军事迷,愿意干军事。恩来同志回来会找你谈的。你有什么想法,我可以提前转告他。”

此后一段时间,萧劲光一边等随军出征的周恩来,一边配合陈延年做些党务工作。在这期间,通过陈延年、陈赓等人的介绍,萧劲光了解到,国共合作以后,为了进行北伐,国民政府整编了军队,现有六个军。遵照孙中山先生“以俄为师”的精神,国民政府接受了苏联顾问的意见,在军队中建立了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因而迫切需要一批共产党员去国民革命军中工作。为此,党中央同意部分同志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工作。这些情况使萧劲光基本上估计到了党组织调自己南下的意图。他急切盼望见到心仪已久的周恩来。

时过不久,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大获全胜。周恩来抽暇回到广州。第二次东征胜利后,东江地区建立新政权的问题已提上日程。周恩来又兼任了东江行政委员,工作头绪多,十分繁忙。回广州的当天晚上,他就在寓所接见了萧劲光。陪同接见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

周恩来首先礼节性地询问了萧劲光个人的情况:“听说你在苏联学过军事,喜欢搞军事工作。”

此前萧劲光虽没与周恩来见过面,但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只是由于心存已久的钦佩和崇敬,使他仍有点拘谨:“我喜欢军事工作。在苏联学过一年军事,后来总书记不同意,又回东方大学了。”

周恩来笑了。接着,他简约地向萧劲光介绍了广东当前的革命形势,交代了任务。他说:“孙中山先生强调军队要党化,党要掌握军队。现在学习苏联的做法,新改编的国民革命军实行党代表制度,需要一批懂军事的共产党员到军队做政治工作,我们有部分同志已经到部队任职了。现在准备派你去,你看怎么样?”

这是萧劲光所期望的。周恩来的话刚讲完,他便痛快地回答:“我服从组织安排。”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李富春转过脸对着萧劲光,插话说:“到我们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来吧。我们还缺一个师党代表。二军是湘军的底子,劲光同志是湖南人,做这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师党代表?”萧劲光心里一震。他知道此前周恩来也只是第一军第一师的党代表,遂坦诚地说:“我只学了一年军事,未做过实际工作,怕难以胜任……”

“这没关系,可以学着做。党代表制度从来没有过,大家都是学着做。”周恩来说着,扭头看了看李富春,“是否到二军,要等任命。原先我不了解,你们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学。具体情况,富春你多和劲光同志谈谈,我不多讲了。”

此后几天里,李富春按照周恩来的要求,陆续向萧劲光介绍了国民革命军,特别是第二军的情况。

第二军原是谭延闿的湘军,是1923年谭(延闿)赵(恒锡)战争时从湘军中分化出来的,后南下广东依附了孙中山。不久前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任副军长,下辖四个师,即第四、第五、第六师和教导师。军、师部配有苏联顾问。军、师直到营连各级,都设党代表(尚未配齐)。考虑到旧军阀部队有浓厚的地方观念,党组织派往第二军的党代表基本上都是湖南人: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第四师党代表李六如、第五师党代表方维夏。由于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第六师党代表暂空缺。

萧劲光清楚,方维夏、李六如这时都已四十岁左右,是湖南久负盛名的学人、教育家,革命前辈,而自己只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想到要与他们并肩为伍,心里难免有点打鼓。通过几天的交往,李富春已经很喜欢、很欣赏萧劲光了。他非常希望由萧劲光担任第六师的党代表。他似乎看出了萧劲光的想法,遂鼓励说:“现在国民革命军中实行孙中山、廖仲恺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苏联特别崇拜和尊敬。你有留苏这一身份,工作起来有不少方便条件。一起来吧,我们会作出成绩的!”

年底,按照中共中央的有关规定,萧劲光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广州国民政府正式颁发任命书:任命萧劲光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中将军衔。

P20-23

序言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国度:遭受侵略掠夺之巨、社会震荡变化之深、文明生产发展之疾,都是旷古少有的。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里,中华民族走过了若干国家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华夏大地上千年难及的文明成果。这是一个传奇的时代!

赢得这一传奇时代、创造了时代传奇的,自有一大批卓尔不群、功高业殊的传奇人物。这里记述的即是其中之一:

他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为共产党党员,足迹与当代中国革命同步;

他先后两次赴苏(俄)学习,是中共党内听过列宁的报告,参加过为列宁守陵的为数不多的领导人之一;

他六十年军旅生涯,身经百战,却只授过两次军衔,从中将到大将;

他任海军司令员达三十年之久,率领数十万官兵走过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

他就是新中国开国大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萧劲光。

一位外国哲人说:“人生是一本书。”萧劲光这本“书”,堪称内容浩繁厚重,博大精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奇书”。这里记述的只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章节”,但从中已可领略世纪风雨、大海竞秀、沙场宏旨、人生真谛。展卷凭栏,不由不使人心魄震颤,叹为观止。

是为本书开篇。

后记

我是1978年调到海军机关工作的。当时,萧劲光尚在海军司令员任上。只是由于此时他的身体已不是很好,很长一段时间住在301医院,且我只是海军政治部宣传部的干事,私下接触机会很少。但在与其他首长及一起工作的老同志的言谈中,对其在海军建设上的建树,工作上的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生活中的高风亮节、无私襟怀,大事小节知道了不少。这使我对心仪已久的萧劲光司令员越发平添了几分神秘和敬仰。但真正使我了解萧劲光,并下决心为这位开国元戎立传,是在1996年调海军政治部编研室主持军史研究工作之后。

到编研室后,我用大量的时间查阅了国家、军委、海军以至有关省市的历史档案,走访调查了萧劲光、叶飞等海军老首长们的家乡及我军战争年代的历史重地闽西、湘南、延安、东北等地。长达数年的查档、调查,加深了我对近代革命史上若干战争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传统教育。特别是萧劲光司令员,其数十年如一日、不屈不挠的信念追求,强敌压境、烽火弥天战场上指挥若定的战将风采,在事关全局的大是大非面前无私无畏的政治操守,常常使我心灵震颤,浮想联翩。怀着满腔的激情,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于2007年撰写了《在毛泽东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萧劲光大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接着,在首长、同志们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萧劲光传》的撰写工作(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出版后,受到萧劲光亲属、海军机关、部队,特别是离退休老首长们的充分肯定和欢迎。2011年冬,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吕绘元找到我,提议将萧劲光大将的传记纳入其正在策划的开国将领丛书。这是很难得的,我自然非常高兴。

此次出版,我对书稿进行了补充及修订。由于涉及各方面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多,编辑工作量很大,吕绘元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她知识宽厚,文笔精湛,不仅对文字进行润色,提炼大小标题,还纠正了多处重大的疏漏错讹。对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深表谢意。

看完书稿,已值旭日临窗。回眸案前,却继又心怀惴惴:虽几经反复,偌大一部书稿错讹、不妥之处也难说没有。然既已付梓,诚望诸方家、读者坦诚指陈,费心赐教,以待再版时纠正为盼。

吴殿卿

2013年1月于北京莲宝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