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存在的理论缺失、管理松懈、规范性差等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理论方面,本书系统化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环节,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原创性理论,实践方面,探索了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需求的策略,为文化、档案行政。本书由周耀林、戴旸、程齐凯等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固化保护的方式得到了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由于起步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理论缺失、管理松懈、规范性差等突出问题。如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为“体”、以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系统化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环节,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系统性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来源、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整理与价值鉴定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与长期保存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管理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政策的推进。实践上,本书探索了针对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需求,为文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同时,本书介绍了自主设计的E-Archive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软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信息化管理便捷有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用书,可以为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博物馆以及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相关的部门提供参考。本书由周耀林、戴旸、程齐凯等著。
1.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来源与特点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
3.3 案例:《二泉映月》的收集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4.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概述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的方法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4.4 案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的整理
5.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鉴定
5.1 档案鉴定理论及其发展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的含义与特点
5.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的理论基础
5.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5.5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的组织实施
6.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概述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的主要方式
6.3 案例: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
7.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管理
7.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定义、内容与特点
7.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建立
7.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管理
7.4 案例:江浦手狮舞传承人档案管理
8.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化管理
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8.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8.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8.5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网站
8.6 案例:E-Archive的开发与应用
9.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
9.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9.2 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
9.3 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模型
9.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模型应用
10.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政策的推进
10.1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演进
10.2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综述
10.3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评价
1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政策的评价
10.5 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