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编著者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滥觞逶迤,周流兰殿。”纵为江津,亦应追源。只要回顾,就不难发现,许多富于前瞻性的认识和观点,正在实践中被丰富、发展、完善;许多今天的进步,正源于昔日的探索。
思索是一连串链条,自有因果关系,梳理其脉络,分析其理路,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为此,我们将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暨科学研讨会上的论文近一百万字整理出版。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七年,世界和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又有了很大发展,但其文献价值,并不会因时间的冲刷而衰减。不仅如此,今天许多已形成共识、予以应用的理念和做法,正是那时提出的。
《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编著者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收录了ICOMOS第15届大会国内外专家提交的论文99篇,内容涉及古迹遗址保护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国内外专家对古遗迹保护的新思索和新探求。全书依据作者国籍的不同,分为中国部分和外国部分。
《ICOMOS第15届大会论文选编》适合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参考、阅读。
中国部分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文物古迹遗址环境保护的思考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环境因素及评判尺度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
中国现存的非顶级特色城镇风貌的价值评估及保护问题
土地权属演变对中国西安鼓楼回民区发展的影响
变迁中的二十世纪香港新界“乡郊”环境
中国史前古代遗址背景环境的界定(提纲)
论文化遗产科学的“环景”(setting)概念——基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
试论古迹遗址背景环境内涵的实质与修复宗旨
堪舆:被遗忘的中国无形文化背景
中国古迹遗址环境法律保护
大同云冈石窟的特殊环境背景及地下保护范围
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石窟寺与土遗址的保护
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中国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对策
控制城市规模保护背景环境——从制定晋阳古城保护方案谈起
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国丽江古城的遗产管理
台湾雾峰林宅传统建筑群环境管理及周边都市城乡风貌改善之研究
如何保护丽江古城的周围环境
丝绸之路一对话之路——新疆丝绸之路遗产保护与环境背景
一条横亘千年的文化路线——中国茶叶之路
罽宾道与西行求法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考古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文化线路与构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汉唐时期中国与东北亚地区文化线路的构成及文化交流
文化线路及其背景环境的保护管理——文化延续性和多样性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外国部分
安塔克亚:重要的历史城市以及面对变化时对其价值的保护
考古与城市规划:用过去设计未来
协调遗产、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历史城市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几点思考
著名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业:何种经济影响?法国知名遗产地总结
历史背景中的新建筑
应对“损失”:将科赛斯科国家公园的山野棚屋作为“活”景观的组成部分进行管理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文化遗产及其背景环境管理和认识中的应用
周边视野:遗产地周围社区的空间背景含义
博斯普鲁斯海峡文化景观的变化以及在21世纪的重建模式
雷恩市的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总体措施如何对待遗产和现代性
大都市的未来:从僵化到无序堆积,谁还能想象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灵魂?
锡昌岛上的Chudanhuj宫:为社会发展而保护遗产
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下保护和管理原住民文化遗迹的策略
土耳其小城镇历史遗产的修复保护和乡村贵族化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及其背景环境的干预——处理遗产地濒危文化背景的新角度:“空间共性”——一个约旦的案例研究
背景环境:欧洲景观公约的贡献
防御工事遗产,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历史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