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祯主编的《戏曲研究(第85辑)》主要内容包括:戏曲专论、剧作家研究、比较戏剧、民间戏曲、戏曲文化、戏曲史研究、文献考证、戏曲理论、闽台戏曲等。介绍了传统剧场的种类繁多,虽受到西方写实主义影响而有所变更,但是传统舞台概念,仍占据传统而不衰,传统的戏剧在发展的历史中有其一贯的普遍性与稳定性。透过单纯的方形空台,可以体现深邃丰富的文化背景。
戏曲专论
强化保护,优化生存
守望少数民族戏剧精神家园,确立中华民族戏剧史观
中国传统舞台之性格
剧作家研究
是非感 幽默感 沧桑感——读王仁杰剧作所想到的
阳春白雪,返本开新
"非主流"女性的抒写——评王仁杰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地方戏曲剧作家的责任——谈谈王仁杰
古典诗韵与当代意识
戏曲传统的执著守护——浅谈王仁杰剧作的特殊价值
《节妇吟》的象征意蕴
比较戏剧
类型化,还是个性化——试论中国戏曲脚色行当与西方戏剧的角色类型(上)
瓦子与勾栏片议——在中日古代演剧空间文化比较之语境下
民间戏曲
来自民间的声音——浙江地区路头戏现状调研
民间的向度——对《拜月亭》不同剧种的比较研究
从虎丘曲会看当代昆曲民间文化生态
戏曲文化
焦循、慈禧太后、钱穆、毛泽东论《清风亭》"雷殛"
乐器、古董、道具、遗物——小忽雷文化传记(下)
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谈票友下海
略论周稚廉戏曲中的民俗描写
戏曲史研究
"实践的过去"——论清初剧作中之末世书写与精神转化(下)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牡丹亭》
"禁""观"较量:从明清史料笔记看女性观戏
孝与非孝:明清养亲戏曲中的精英意识和民间观念
戏曲理论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剧学月刊》:剧学理论建构的尝试
文献考证
晚明戏曲作家陆华甫新考
闽台戏曲
河洛对闽台艺术文化的传承
晚清民国时期闽剧认知观念之演变
文明戏与闽剧时装戏
刍议近年来闽剧文学创作态势
书评序跋
《尤文贵文集》序
当代学人
戏曲艺术领域的学者型导演——黄在敏先生的学术研究
殷殷求索意 谦谦君子风——郭英德先生与他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学术动态
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综述
两岸四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北京论坛综述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学术研讨会侧记
风景这边独好——首届李渔学术研讨会戏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