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中华散文百家”最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察历史洪流、社会巨变的大风景……
这本《王国维散文》是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国维散文/中华散文百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国维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套“中华散文百家”最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察历史洪流、社会巨变的大风景…… 这本《王国维散文》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王国维散文》是“中华散文百家”其中一册。 王国维最为人所熟知的著作,当然是《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以及《红楼梦评论》。本书全部收录了《词话》和《评论》,而《考》由于专业性问题,则只节选了较少的部分。在这个部分里,还安排了一篇有关文学的文章。 目录 哲学辨惑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原—命 去毒篇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人间嗜好之研究 论教育之宗旨 孔子之美育主义 论平凡之教育主义 论近年之学术界 论新学语之输入 宋代之金石学 (一)□集 (二)传拓及著录 (三)考订及应用 (四)后论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一)殷虚甲骨文字 (二)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之简牍 (三)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 (四)内阁大库之书籍档案 (五)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 教育小言十则 教育小言十三则 教育小言十则 文学小言 谈艺小言 读书小言 古今最大著述 《史记》记六国事多取诸国国史 佛法入中国 《木兰辞》之时代 杜工部诗史 唐代诗文书籍平浅易解 《望江南》《菩萨蛮》风行之速 小说与说书 通俗小说源出宋代 周邦彦《诉衷情》一阕为李师师所作 赵子昂 元剧之三期 杂剧之作者 杂剧发达之原因 关马白郑 钱牧斋 《日知录》中泛论多有为而为 国朝学术 清诸帝相貌 《红楼梦》评论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第二章 《红楼梦》之精神 第三章 《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 第四章 《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 第五章 余论 屈子文学之精神 人间词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宋元戏曲考(节选) 序 宋之小说杂戏 元剧之结构 元剧之文章 徐论 格代之家庭 教育家之希尔列尔 德国哲学大家汗德传 德国哲学大家叔本华传 叔本华与尼采 德国文化大改革家尼采传 自序 自序二 罗君楚传 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郭春榆宫保七十寿序 《静安文集》自序 《曲录》自序 一 二 《国学丛刊》序 《殷虚书契考释》序 《金文编》序 《流沙坠简》序 译本《琵琶记》序 《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 《中国名画集》序 《待时轩仿古□印谱》序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序 宋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 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 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此君轩记 墨妙亭记 二田画□记 传书堂记 库书楼记 编者后记 试读章节 甚矣,名之不可不正也!观去岁南皮尚书之《陈学务折》及管理大臣张尚书之复奏折,一虞哲学之有流弊,一以名学易哲学,于是海内之士,颇有以哲学为诟病者。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艾儒略《西学发凡》,有“费禄琐非亚”之语而未译其义。“哲学”之语,实自日本始。日本称自然科学日“理学”,故不译“费禄琐非亚”日“理学”,而译日“哲学”。我国人士骇于其名而不察其实,遂以哲学为诟病,则名之不正之过也。今辨其惑如下。 一、哲学非有害之学。今之诟病哲学者,岂不日“自由、平等、民权”之说由哲学出,今弃绝哲学,则此等邪说可以熄乎?夫此等说之当否,故置不论。夫哲学中亦非无如此之说,然此等思想,于哲学中不占重要之位置。霍布士之“绝对国权”论,与福禄特尔、卢骚之“绝对民权”论,皆为哲学说之一。今以福禄特尔、卢骚之故而废哲学,何不一思霍布士之说乎?且古之时,有昌言“民权”者矣,孟子是也。今若举天下之言“民权”而归罪于孟子,废《孟子》而不立诸学官,斯亦过矣。欲废哲学者,何以异于是?且今之言“自由”、“平等”,言“革命”者,果皆自哲学上之研究出欤,抑但习闻他人之说而称道之欤?夫周秦与宋代,中国哲学最盛之时也,而君主权威不因之而稍替;明祖之兴,而李自成、洪秀全之乱,宁皆有哲学家说以鼓之欤?故不研究哲学则已,苟研究哲学,则必博稽众说而唯真理之是从,其视之今浅薄之革命家,方鄙弃之不暇,而又奚惑焉?则竟以此归狱于哲学者,非也。且“自由”、“平等”说,非哲学之原理,乃法学、政治学之原理也。今不以此等说而废法学、政治学,何独至于哲学而废之?此余所不解者一也。 二、哲学非无益之学。于是说者日:哲学即令无害,决非有益,非叩虚课寂之谈,即骛广志荒之论。此说不独我国为然,虽东西洋亦有之。夫彼所谓无益者,岂不以哲学之于人生日用之生活无关系乎?夫但就人生日用之生活言,则岂徒哲学为无益,物理学、化学、博物学,凡所谓“纯粹科学”,皆与吾人日用之生活无丝毫之关系;其有实用于人者,不过医工农等学而已。然人之所以为人者,岂徒饮食男女,芸芸以生、厌厌以死云尔哉?饮食男女,人与禽兽之所同;其所以异于禽兽者,则岂不以理性乎哉?宇宙之变化,人事之错综,日夜相迫于前,而要求吾人之解释者,不得其解则心不宁。叔本华谓人为“形而上学之动物”,洵不诬也。哲学实对此要求而与吾人以解释,夫有益于身者与有益于心者之孰轩孰轾,固未易论定者。巴尔善日①:“人心一日存,则哲学一日不亡。”使说者而非人则已,说者而为人,则已于冥冥之中,认哲学之必要,而犹必诋之为“无用”,此其不可解者二也。 三、中国现时研究哲学之必要。尤可异者,则我国上下,日日言教育,而不喜言哲学。夫既言教育,则不得不言教育学。教育学者,实不过心理学、伦理学、美学之应用。心理学之为自然科学而与哲学分离,仅曩日之事耳。若伦理学与美学,则尚俨然为哲学中之二大部。今夫人之心意,有知力,有意志,有感情,此三者之理想,日真,日善,日美。哲学实综合此三者而论其原理者也。教育之宗旨,亦不外造就真善美之人物。故谓教育上之理想,即哲学上之理想,无不可也。试读西洋之哲学史、教育史,哲学者而非教育者,有之矣;未有教育者而不通哲学者也。不通哲学而言教育,与不通物理、化学而言工学,不通生理学、解剖学而言医学,何以异?今日日言教育,言伦理,而独欲废哲学,此其不可解者三也。 四、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今之欲废哲学者,实坐不知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故。今姑舍诸子不论,独就“六经”及宋儒之学言之。夫“六经”与宋儒之说,非著于功令而当世所奉为正学者乎?周子“太极”之说,张子“正蒙”之论,邵子《皇极经世》,皆深入哲学之问题。此岂独宋儒之说为然,“六经”亦有之。《易》之“太极”,《书》之“降衷”,《礼》之“中庸”,自说者言之,谓之非“虚”非“寂”,得乎?今欲废哲学,则“六经”及宋学在所当废。此其所以不可解者四也。 五、研究西洋哲学之必要。于是说者日:哲学既为中国所固有,则研究中国之哲学足矣,奚以西洋哲学为?此又不然。余非谓西洋哲学之必胜于中国,然吾国古书,大率繁散而无纪,残缺而不完,虽有真理,不易寻绎,以视西洋哲学之系统灿然、步伐严整者,其形式上之孰优孰劣,固自不可掩也。且今之言教育者,将用《论语》、《学记》作课本乎?抑将博采西洋之教育学以充之也?于教育学然,于哲学何独不然?且欲通中国哲学,又非通西洋之哲学不易明也。近世中国哲学之不振,其原因虽繁,然古书之难解,未始非其一端也。苟通西洋之哲学,以治我国之哲学者,必在深通西洋哲学之人,无疑也。今欲治中国哲学而废西洋哲学,其不可解者五也。P1-3 序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具有突出的地位,这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在文体以有韵无韵区分的时代,散文与韵文相对,固然得占大半壁江山;即使是到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齐备的时代,散文亦是一方重镇。近世以来,其他文学样式尤其是小说等长足发展,但散文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彩,不但有作家钟情此种文体,专事散文随笔的创作而卓成大家,即使以其他体裁创作为主的作家,也或多或少地从事过散文写作;而且由于散文体裁较为广泛的适用性,众多不以作家名世的人也留下了丰富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不仅是我们的文学遗产,也是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其所蕴涵的滋育我们的营养真可谓“无穷无尽”。正是为了较为系统地整理这笔宝藏,挖掘其丰富营养,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计划以二十世纪初为起点,以人为单位,从我国历代散文作家中选取名家精品,汇成丛集。入选作者除专门的散文家之外,自然也包括其他作家,甚至不以作家名世的作者;与此相应,不仅选取狭义的纯粹散文作品,也选取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影响甚巨但不那么纯粹的大散文作品,从而不仅体现散文的文学价值,更体现散文创作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也可以说,这是这套散文丛书最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察历史洪流、社会巨变的大风景…… 丛书所选各家散文的编排,或按其原集编排,或重新分辑编排,一视作者原作情况而定。选文除作必要的技术处理外,其余一仍其旧,以见作品原貌。为了阅读的方便,对一些于今天的读者不太熟悉的专门术语等作了适当的注释。关于具体的编选情况,以及作者及其作品的情况,每一集后缀以编后语,给以简略的说明。 丛书计划分批相对集中出版,先期推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名家名作,随后向两个方向延伸,陆续成其规模,期于有所贡献。 愿广大读者襄助之;愿广大作者襄助之。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后记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也许王国维不算散文家,但又不能否认他是文章大家。王国维首先是学者,但他也是文学家,诗词作品享有很高的声誉,散体文也为时人所重;他更多的是学术文章,但也有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而《人间词话》则可以说是学术与小品文艺术的完美结合。至于文章中反映出来的见解的深湛、学问的渊雅、行文的有致,那就更是无需喋喋多言了。 王国维的学术领域极为广泛,广泛到令人不可思议;相应地,其文章所涉领域也就极为广泛。缘此,编选一个普及读本的收录、分辑就颇不易易。本集引入体裁分类,但似乎又未能完全避开学科的分野;不过,这样的尝试或许有其得当之处,尤其是着眼于“文”的角度。 本书的第一个部分,选收了王国维涉及多学科的议论文章,时间跨度也比较大。这些文章大多是纯学理的,但与时势的联系又非常紧密。比如有关哲学的两篇以及有关教育的两篇,就是针对当时的教育和学制改革而发。《论近年之学术界》等四篇,都与当时新学理的引进、历史文物的发掘相关;而《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则可以认为是针对当时西学全面冲击的情势,作者维护民族学术的情急之言。 王国维最为人所熟知的著作,当然是《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以及《红楼梦评论》。本书全部收录了《词话》和《评论》,而《考》由于专业性问题,则只节选了较少的部分。在这个部分里,还安排了一篇有关文学的文章。 正如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部分学者一样,王国维也是学贯中西拘,西学的深湛自不待言。其中的一些西学成果学理性较强,而有一些则是通俗普及性的,诸如发表在《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本书选收了部分这类文章,涉及的西方文化名人包括歌德、席勒、康德、叔本华、尼采等。同时,这个部分还安排了作者的两篇自序,以及为别人撰写的传和寿序。诸篇写作用意显然大为不同,但都是写人,这或许可以成为它们结集一处的纽带。 接着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序跋文,包括自序、序人。涉及的主要是中学或日国学,又非传统的经子之学,而多是中古以后的词曲舆地之学以及近代以来的新学问。鲁迅先生说过,要谈国学,王国维”才可以算是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而他做的《流沙坠简》,“才可以算是一种研究国学的书”。看过这个部分,对此当会有所体会。 在我国散文史上,语录体散文不乏传统,远之有《论语》,近之有《朱子语录》等,而且到明代形成了所谓“清言小品”的亚文体,笔记类作品中的此类言论就更是层出不穷。现代也有学人继承传统,写作此类言论性作品,尽管多是适应当时形势为及时发表言论而作。王国维在《词话》之外,还写了四组“教育小言”(选三)和一组“文学小言”,可谓用心别致。本集把这类文字安排在了一起,同时还从别的文字中摘编了谈艺、读书的言论,也以“小言”冠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专辑,或许也算得上是别致。 最后的一个部分,纯然是传统文体,读此,似可想见唐宋大家的风致。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