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主题培训、交流分享等方式,陈经纶中学的教师素质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标准之上,同时,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显著。《书海泛舟(读书心得集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陈经纶中学的教师们通过读书交流、分享、对话的方式来交流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感悟、教学经验,教师们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宽阔,思维更加多元化。这些思想上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教师思想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这些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册文集,共辑要144篇文章,以理论素养篇、科学施教篇、教育理解篇、树人德育篇四部分篇幅来展现陈经纶中学教师的风采,这些心得体会体现着陈经纶中学教师的活力和青春激情。本书由张德庆主编。
第一篇 理论素养篇
课堂:学生的天堂
读中悟,悟中学
如何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让语文课堂成为“爱”的海洋
培养发现美的眼睛用心感悟生活
从三个方面提高教育素养
让每个孩子体验学习的成功
把读书进行到底,做智慧型教师
浅谈合格教师的几点标准
发现闪光点以点带面
用心去浇灌
用理性教育照耀学生心灵
以学生为本的和谐教育
浅谈体育学科教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
也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积累惜时读书
改变从现在做起
多读书勤反思
做好家长的智囊,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
做一个有奋斗感的优秀教师
润物贵在细无声
做一个会反思的教师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上学生喜欢的课
教育中的一片自然天空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第二篇 科学施教篇
关注点、支撑点、平衡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也谈有效教学
激情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几个问题
有效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有效开发“案例”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用“尝试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让“电灌”远离语文课堂
教师是先行者
高中数学课堂高效的必由之路
精讲巧练提质减负
浅谈有效教学方法之我见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立足教研,不断创新,做教研组的领头雁
从问课品课存在的问题得来的感悟
高效创优质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优秀教师是如何炼成的
小议热情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也谈备课
课堂的功夫在课外
用心备学生
关于一节美术课
“菜鸟”浅谈课堂
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有的放矢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追求
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转化学生学习能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从学生立场出发营建情趣课堂
预习推动课堂走向深刻
聚焦课堂优化策略
课堂管理如何去“理”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参与
做有备而来的自信教师创办施教文化的高效课堂
用思想建构我们的课堂
课后复习使学生从“听得懂”到“学得会”
高效课堂的前奏
丰富学习经历 提高课堂实效
“需要教学策略”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课堂管理从爱学生做起
我的改变,要从现在开始
从“听得懂”到“学得会”有多远
预习推动课堂走向深刻
课堂因预习而有效
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课堂方法的选择依赖思维的力量
建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机制
第三篇 教育理解篇
数学教学怎样落实“为思维而教”
教师应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深度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发展
努力做一个为思维而教的教师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思维能力
一节思维实践展示课给我的启示
创建高效、和谐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语言能力
创新思维指导下的语文应试策略
打开思维教育的通道
从培养问题意识人手,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迁移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谈如何建立融恰的师生关系
略谈师生沟通技巧
用读书铸内涵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幸福人生
学好教育方法,享受幸福人生
一名任课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
感悟人生源于教育
直抵内心的言说,点亮我心灯
好教师影响学生一生
妙语可生花
服务教学从认识起步
好教育决定好人生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让课堂洋溢出生命的温暖
浅谈我对教育的再认识
做好教育的践行者
追求好教育感悟好人生
好教师好教育好人生
有思想的教师,有思想的教育
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厚重铺路石
好书千遍读不倦
以人为本民主施教
寻找教育的春天
让学习扬起快乐的风帆
带着问题思考“班规班法”
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提高学习效率,谈学习型班集体建设
教学过程的教与学关系
且读且行,且行且思
读书随想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找回敞开心灵的教学勇气
教师的“幸福”生活
合作学习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爱意伴成长
真诚关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高尚的道德源于高尚的思想
阅读绝不是可有可无
对中小学校图书馆工作点滴思考
人格魅力是提升领导力的基石
书的联想
第四篇 树人德育篇
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做用心的老师,培养有心的学生
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探究
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民主”
跟魏书生老师学做班主任
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级运作模式
建立自育自学的班集体
理解,包容,帮助学生成长
在班主任工作中巧用“空椅子”
要用心关爱学生,激励促其前进
分享与承担
站在人生的高度,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
用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