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山、高丽芳主编的《宇宙自然的奥秘/科学新探索读本》力求图文并茂,在文字叙述和引导的同时,提供大量精美精致的图片,让小读者在深入浅出的故事中走进地理和交通的知识殿堂,早日成为未来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宇宙自然的奥秘/科学新探索读本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赵玉山//高丽芳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玉山、高丽芳主编的《宇宙自然的奥秘/科学新探索读本》力求图文并茂,在文字叙述和引导的同时,提供大量精美精致的图片,让小读者在深入浅出的故事中走进地理和交通的知识殿堂,早日成为未来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内容推荐 《科学新探索读本》系列立足于科学的新发现、新问题、新角度、新探究,力争提供新颖别致的写作和阅读角度,让青少年在平实、简单、有趣的文字中认识科学、亲近科学、走进科学。它是青少年科学课堂知识有益、必要、恰当的补充和扩展,架起普通常识和科学探究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从当下出发,从课堂出发,从生活出发,探究大千世界和万物原理,在课堂内外、自身与世界之间获得探究的乐趣和自信! 《宇宙自然的奥秘/科学新探索读本》是《科学新探索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地球与地理环境、生活与地理环境、人类与运输出行。 《宇宙自然的奥秘/科学新探索读本》由赵玉山、高丽芳主编。 目录 人类的家园 地球的名片 生物起源和进化学说 复杂的生态系统 解析人类 灿烂的人类文明 悠久的中国历史 奇妙的动物世界 神奇的自然现象 地球忠诚的卫士——月球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 可爱的太阳系 太阳系说明书 炽热的太阳 神奇的日食 冥王星的“悲剧” 小行星带 火星上的生命痕迹 东方启明星 “可怕”的扫把星——彗星 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 最远的区域 神秘的银河系 银河系简介 人类对银河系的探索 魅力无穷的星座 一起来看流星雨 牛郎织女的故事 银河系的邻居 仙女座星系的探访 银河系的文化传说 银河系对地球的影响 银河系的未来 浩瀚苍弯 宇宙是什么 宇宙大爆炸学说 太空幽灵 现实中的无底洞——黑洞 探秘宇宙岛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 人类在宇宙中留下的足迹 辐射的炫辉 寻找地外文明——我们可能并不孤单 宇宙将何去何从 试读章节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些物质:人们吃的是地球上植物的果实,穿的是用地球上植物和化纤物品制成的衣服,取暖时用的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他给予我们一切。即使如此我们也未必很熟悉我们居住的地球,比如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为什么所有抛向天空的物体都会掉落回地面?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交替变化?……这些平时认为很自然的问题我们可能并不能清楚地回答上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地球进行全面的认识。奥秘探寻 地球的简介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英语中的地球“Eanh”一词来自古英语及日耳曼语。你知道吗,地球已有44~46亿岁了,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约365天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那时的人们认为地球是方的,而天空就像一个大盖子一样罩住了大地。其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24小时,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近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天空、海洋和陆地 我们现在呼吸的大气是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但是在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地表气温提高了35℃,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也将不可能存在。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的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反过来地球大气中的氧的产生和维持又由生物活动完成。没有生命就没有充足的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动物。 地球上海洋面积约3.62亿平方千米,接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13.5亿多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P1-P3 序言 本套科普图书定位于青少年课外科学普及、课堂科学素养的补充。既立足于科学“新”探索——科学的新发现、新问题、新角度、新观点,力争提供新颖别致的写作和阅读角度,让青少年在平实、简单、有趣的文字中认识科学、亲近科学、走进科学,激发他们在习以为常的科学现象和规律中进行新的发现和思考;同时也将立足于课堂知识,是青少年科学课堂知识有益、必要、恰当的补充和扩展,架起普通常识和科学探究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从当下出发,从课堂出发,从生活出发,探究大千世界、万物原理,在课堂内外、自身与世界之间获得探究的乐趣和自信,拉近科学与普通人的距离。上述两点,是本套丛书的编写定位和立足角度。 本套丛书首批设计16册,包括小学8册,初中8册,核心内容涵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科学素养全部知识点,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知识内容,力求做到既同步于课堂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伙伴、老师,又独立于课堂体系,是其丰富的、有益的、最新科学知识的补充扩展;既是科学第二教材、科学趣味读本,也是课外活动手册、家庭科学活动材料。可以配合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九年学段同步阅读,也可独立成体系,供小学、初中任何年级学生成套独立阅读。丛书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涵盖生理、心理、天文、地理、自然、动物、植物、空间、能源、科技等方方面面。丛书力求图文并茂,在文字叙述和引导的同时,提供大量精美精致的图片,让小读者在深入浅出的故事中走进科学殿堂,早日成为未来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科学新探索丛书》编写组 二○一一年四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