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商与商河
汉鸿嘉年间(前20~前17年),山东夹马河一带连年洪水泛滥,吞没了田舍,使得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朝廷也曾三番五次派官吏治理河道,因所派的尽是些贪官污吏、庸碌之辈,不但没能解民倒悬、救民苦难,还使得百姓如牛负重,难以生息。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秋,暴雨连天,夹马河洪水咆哮,冲破堤岸,溢淹四方。夹马河流域哀鸿遍野,百姓妻离子散,境况十分凄惨。
这年,朝廷委任许商任河堤都尉,责令他根治夹马河。许商带领随从日夜兼程,打道前往,不日来到鲁北境内。他不顾旅途劳累,立即对夹马河进行实地考察。此时正是晚秋,洪水虽已退去,却依然满目荒凉,令人触目惊心。许商决心效仿大禹治水,疏通河道,为民造福。随从们在他的率领下四处奔波,看河道、查流向、探水深、画图纸,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忙得不可开交。那时的夹马河经现在的禹城、临邑、商河、滨州等地流入徒骇河,在这片土地上到处留下了许商的足迹。百姓们见许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征服洪水不辞辛苦,都十分感动,纷纷起来响应。流落他乡的人们也陆续回来重建家园。
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有的随从承受不了,便流露出一些抱怨情绪。有一次,一个随从说:“我们的差事既苦又累,无名无利,这么干图个什么呢?”另一个随从也跟着发牢骚:“是啊!好处没捞到一星半点,却累得七死八活,真是得不偿失。”许商十分严肃地对他们说:“我们享用着国家的俸禄,理当为民解难,为民造福。我们现在吃苦,是为了从根本上解除百姓的疾苦,让老百姓有个安居乐业的栖息之地,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非分之想。不管如何,我是横了一条心,不征服洪水誓不罢休!”随从们听罢深感惭愧。许商身先士卒,带领随从和百姓们挖河道、筑堤坝,将洪水引往渤海。他亲自参加每一项工程,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常年工作在治水工地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受到百姓的赞扬。
三年过后,洪水直通渤海,不再泛滥成灾。老百姓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许商的治河功绩,遂将夹马河更名为商河,麦邱城也改成了商河城。
往事越千年,古河遗迹尚存,民间犹传佳话。
(商河民政局)
古镇仲宫与终军
仲宫,济南市历城区辖镇,为仲宫镇驻地。位于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汇合处,素有济南南大门之称。是济南市区通向柳埠、高而、卧虎山水库和锦绣川水库旅游胜地的必由之路。
仲宫,古称终翁聚,因终军故里而得名。又名中宫集。据《金史》载,“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镇六……中宫”。《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宫镇)在山东历城县南,亦名中宫集”。《山东通志》“终军村在县南九十里,今县南中宫村,或日古名终翁聚,即终军故里”。清末名终宫。后又沿称为仲宫。
终军,字子云。据《汉书》记载,“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当时汉武帝广开仕途,招揽人才。终军18岁时,便被选为博士弟子,由地方官推荐到京城长安受业。他辞别父老乡亲,历尽千辛万苦。路过函谷关时,守关官吏看他是一个年轻书生,便扔给一个帛制的“□”,并告诉他,这是出入关门的凭证,回来时仍要交验此证。终军听后,哈哈大笑:“大丈夫志在四方,我既入关,不干出一番事业,绝不回来。”说罢扔□而去。两年后,终军果然以国家使臣的身份,在出国途中又路过函谷关。他身佩陆离宝剑,手执皇帝特赐的旌节,骑在高头大马上,随员、向导、卫士们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当守关的官吏认出为首的使臣就是两年前扔□而去的年轻书生时,夸赞道:“这年轻人,果然有出息!” 终军到达长安后,颇受汉武帝器重,拜为谒者给事中,专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这为终军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时,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对盐铁实行官营专卖,严禁民间私自煮盐、冶铁。当时有一个名叫徐偃的博士,却借巡视外地之机,公然和朝廷对抗,大肆鼓动胶东、鲁国等郡国煮盐、冶铁。御史大夫张汤认为其违抗国家法令之,应依法处死。徐偃却引经据典,竭力为自己狡辩说:大夫到诸侯国去,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众,可以不请示而擅自作出决定。致使张汤一时无言答对,难以治罪。汉武帝便传来终军,终军用铁的事实,把徐偃驳斥得理屈词穷,揭穿了他的险恶用心。汉武帝最后批准了终军的奏折,治罪徐偃。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抵御外族侵扰,制止诸侯割据,终军曾不计个人安危,主动请求出使匈奴并陈述了自己的策略。为此,汉武帝升他为谏议大夫,出使匈奴劝降。
终军的另一次重要外交活动是出使南越。南越当时相当于今之两广一带,秦时已置南海郡。秦末龙川令赵佗趁战乱自立为南越王,占据南海、桂林等郡。汉初,赵佗曾归附于汉,但后来又脱离汉朝,并发兵进攻长沙五属县。赵佗死后,赵兴即位,汉武帝欲召他与王太后一同入朝归顺于汉,便选择出使南越的使臣。终军再次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前往,并向汉武帝奏道:“请陛下授予我一根长缨,我到了南越,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我就用长缨套着他的脖子,把他捉来!”汉武帝当即答应了他出使的请求。终军这种为国请缨的精神,为人赞赏。后来,“请缨”二字成为投军报国的代名词。
终军到了南越,凭着他的豪情辩才,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南越王赵兴,答应与王太后一同入朝,臣服于汉,向朝廷进贡。南越王归顺汉朝后,汉武帝即令终军等使者暂留南越镇抚。不料,历任三朝南越相的吕嘉,却坚决反对南越臣服于汉,起兵谋反,杀了南越王和王太后及终军诸使者,时值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终军,这位赤心报国的青年英雄,死时只有28岁,时人称之为“终童”。
如今,终军故乡的人民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修了终军路,建起了书写“终军故里”四个大字的纪念牌坊和汉白玉的终军塑像。古镇仲宫,已是旧貌变新颜,今非昔比。过去简陋的民房,狭窄的巷子,已由新建沥青路面的宏福路、龙山路、终军街和拔地而起的楼群、居民新区所取代,并形成了拥有4平方公里的商业区,3平方公里的仲宫北二仙工业区,3平方公里的卧虎山水库周边风景旅游区。每到春天,万亩桃园、万亩梨园、万亩杏园、万亩苹果园里,桃花、梨花、杏花、苹果花相继开放,真是“白雪”茫茫,“彩霞”片片,汇成一片花的海洋。一年一度的仲宫赏花会,吸引着城乡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似云如雪的山间美景令人陶醉,浓郁的花香沁人肺腑。附近名胜古迹有:卧虎山水库、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终军故里、秦琼故里、黄花山石刻造像、南泉寺遗址、明纪城王基、明宁海王基等。
(历城民政局)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