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胜、巩升起编写的这本《与建筑对话:品读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是“在青岛品读博物馆丛书”的第二种,这是青岛市文化遗产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的一个最新成果。
作为国内关于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的首部系统性研究专著,本书力求做到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史料价值与艺术鉴赏价值的结合,从建筑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内部空间布局、建筑艺术风格、环境风貌及重要历史人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希望通过本书,不仅丰富大家对一幢建筑的认知与体验,也能够加深对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进而对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意义有一番深刻的体察。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位于青岛历史城区的中心地带,始建于1905年六月,落成于1907年7月,德国建筑师拉查洛维茨设计。初为德占时期胶澳总督的住宅,一般称之为“总督官邸”,因总督一职大致相当于明清军队的提督,故民间曾呼之为“提督楼”。1932年以前,它一直是青岛最高军政首脑的住所。1924年,定名为“迎宾馆”,遂成青岛最著名的接待宾馆。新中国成立后,它担负着接待中外领导入的任务,1957年夏,毛泽东主席曾在此下榻。1996年,囤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2001年,其文物名称正式确定为“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与建筑对话:品读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凡吉及“总督宫邸”、“总督楼”或“总督楼旧址,之处,皆指“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
这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幢极具代表性的德困凤格建筑,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集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史上诸多风格的流变轨迹,典型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德国乃至欧洲建筑思潮的某特殊征候,尤为可贵者,它深刻透现着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相互对话的景深,缘此而形成的跨文化图景令人瞩目,已将艺术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意义引向远方。诚如梁思成所言,它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
《与建筑对话:品读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从建筑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房间布局、经典藏品、艺术风格、环境风格、历史人物等视角对这幢经典建筑进行了全面解读,是国内关于德国总督楼旧址的首部系统性研究专著,也是对近代建筑遗址类博物馆进行个案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之一。请打开《与建筑对话:品读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开始与建筑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