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犯罪故意的界定
第一节 关于犯罪故意的理论学说
一、认识主义
二、希望主义
三、容认主义
第二节 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的特征
第二章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一、对犯罪故意概念中“明知”含义的解读
二、对刑法中“危害社会的结果”含义的解读
三、认识内容
四、认识程度
第二节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一、希望的意志态度
二、放任的意志态度
第三章 犯罪故意的分类
第一节 犯罪故意的法定分类
一、直接故意
二、间接故意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
第二节 犯罪故意的学理分类
一、确定的故意与不确定的故意
二、突发故意与预谋故意
三、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四、行为故意与结果故意
第四章 犯罪故意的认定
第一节 危害行为与犯罪故意的认定
一、行为对象在认定犯罪故意中的作用
二、行为方式在认定犯罪故意中的作用
三、行为条件在认定犯罪故意中的作用
四、行为过程在认定犯罪故意中的作用
第二节 危害结果与犯罪故意的认定
一、危害结果与直接故意的认定
二、危害结果与间接故意的认定
第五章 犯罪过失的界定
第一节 关于犯罪过失的理论学说
一、无认识说
二、不注意说
三、避免结果说
第二节 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犯罪过失的特征
第六章 犯罪过失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犯罪过失的认识因素
一、认识内容
二、认识程度
三、认识能力
第二节 犯罪过失的意志因素
一、意志态度
二、注意义务
第七章 犯罪过失的分类
第一节 犯罪过失的法定分类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界限
第二节 犯罪过失的学理分类
一、普通过失与业务过失
二、重过失与轻过失
三、危险过失与实害过失
四、监督过失
第八章 犯罪过失的认定
第一节 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
一、认识因素上的区别
二、意志因素上的区别
第二节 犯罪过失与意外事件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第三节 犯罪过失与不可抗力事件
一、不可抗力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不可抗力事件的界限
三、过于自信的过失与不可抗力事件的界限
第九章 罪过形式的特殊形态
第一节 共同犯罪故意
一、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二、共同犯罪故意的表现形式
三、共同犯罪故意的特殊形态
第二节 共同过失
一、共同过失的性质
二、共同过失的特征
三、共同过失的责任
第三节 复合罪过
一、复合罪过理论的提出
二、复合罪过理论概述
三、复合罪过理论之否定
第十章 认识错误与罪过形式
第一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概述
一、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概念
二、刑法上认识错误的特征
第二节 法律错误与罪过形式
一、假想犯罪
二、假想不犯罪
三、对具体罪名的认识错误
第三节 事实错误与罪过形式
一、客体的认识错误
二、对象的认识错误
三、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
四、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