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飞编著的《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以《郁离子》原著为底本,为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其内容,将书名改为《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全书体例为原文、译文加简评,每一篇寓言故事配有一幅插图。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九十一篇,下卷九十篇,其中《九难》九篇归作一篇,将《假仁义》二篇合为一篇,共一百八十一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丁飞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丁飞编著的《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以《郁离子》原著为底本,为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其内容,将书名改为《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全书体例为原文、译文加简评,每一篇寓言故事配有一幅插图。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九十一篇,下卷九十篇,其中《九难》九篇归作一篇,将《假仁义》二篇合为一篇,共一百八十一篇。 内容推荐 丁飞编著的《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除保留原文文题外,又将直接反映寓言故事主旨的副标题附之于后。《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译文在充分尊重原文主旨的基础上,以意译为主,力求简洁明了,浅显易懂,突出文旨,体现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根据刘基创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对原文进行简短的评鉴。其中一些篇目,如《淳于狷入赵》、《鬓辫失笑》、《芈叔课最》、《智力》、《田璎论救楚》、《茧丝》、《论鬼》、《神仙》、《天裂地动》、《七出》等,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和认识,以飨读者。 目录 前言 上卷 千里马 ——选拔人才不唯血统出身 忧时 ——国之危亡何去何从 戚之次且 ——艰难时政心忧天下 规执政 ——国之兴衰看吏治 良桐 ——厚古薄今真伪不辨 巫鬼 ——迷信鬼神必受其害 乱几 ——治国如治病 养枭 ——认奸为友招致祸端 献马 ——溜须拍马自讨没趣 燕王好乌 ——奸臣当道群丑现世 八骏 ——制度优则人才出 蜀贾 ——官场有如药材市场 贿赂失人心 ——失人心者失天下 请舶得苇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喻治 ——治国如治病须对症下药 噪虎 ——人云亦云不可取 抟沙 ——凝聚民心如抟沙 虞卿谏赏盗 ——赏罚有度方能规范人心 论智 ——人才亡则国运丧 鲁般 ——大厦将倾良匠亦无可奈何 九尾狐 ——警惕奸邪之徒冒充好人 东都旱 ——饮鸩止渴必受其害 萤与烛 ——得人才者得天下 德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假仁义 ——假仁义胜过不仁义 象虎 ——假老虎称霸自取灭亡 蟾蜍 ——形似实异 豺智 ——集体的力量大 玄豹 ——不随波逐流者须远离乱世 蚁垤 ——蚁蛀树空共同灭亡 贿亡 ——断脐脱险 惜鹤智 ——可惜是小聪明 子侨包藏祸心 ——交友不慎必受其害 救虎 ——仁慈也须看对象 采药 ——不被形似实非者所误 梓棘 ——韬光养晦的智慧 蛰父不仕 一一观念不同则行为不同 化铁之术 ——腐败与良政无法共存 石羊先生 ——逆境中的不屈者 灵邱丈人 ——看似人养蜂实则蜂养人 刑赦 ——法与情要兼顾 贾人 ——钱与命孰重 好禽谏 ——君王废事失职必致天下大乱 五丁怒 ——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晋灵公好狗 ——君昏臣奸狗恶 官舟 ——官舟与“官民” 云梦田 ——为官应为民着想 弥子瑕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折腰 自瞽自聩 ——不知自省者必败 自讳自矜 ——治根方能固本 祛蔽 ——剜肉补疮无益全局 宋王偃 ——妄自尊大以卵击石 越王 ——只见别人黑不见自己灰 即且 ——骄傲自大轻敌毙命 术使 ——自古英雄少年出 无畏阶祸 ——骄狂是灾祸的根源 规姬献 ——行为不检则败亡将至 豢龙 ——真假莫辨自取灭亡 蛇雾 ——欺世盗名不可长久 采山得菌 ——愚昧迷信害死人 枸橼 ——贪得无厌自讨苦吃 淳于猫入赵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泗滨美石 ——孟尝君知错能改 子余知人 ——伯乐相马不如赛场比马 不韦不智 ——毁掉大树无凉乘 冯妇 ——似是而非用人不当 燕文公求马 ——抛弃偏见顺势而为 士荔谏用虞臣 ——乌合之众不可用 养鸟兽 ——治民在治心 蛩蛩驱虚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致人之道 ——用人不当必致危亡 韩垣干齐王 ——君王要有度量 噬狗 ——政通才能人和 郤恶奔秦 ——投机者不可重用 乌蜂 ——眉毛无用不可缺 议使中行说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论相 ——栋梁不可轻易更换 捕鼠 ——捕鼠赔鸡利大于弊 使贪 ——任大才不拘小节 去蠹 ——斩草除根免留后患 螟蛾 ——本是泥菩萨还要诈唬别人 德量 ——海纳百川大度容人 墅辫失笑 ——门派之争不利全局 淳于髡论燕畔 ——小恩小惠不能欺骗人心 造物无心 ——朝廷无道祸国殃民 秦医 ——良医不能包治百病 大人不为不情 ——顺乎民情遵从民意 苟卿论三祥 ——玩物丧志必致危亡 齐伐燕 ——安民则顺,侵民则叛 任己者术穷 ——法治缺失则才智空费 论史 ——客观有益揭短无益 下卷 天地之盗 ——古代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治圃 ——富民才能强国 芈叔课最 ——减少课税藏富于民 道术 ——权术治国失信于民 畏怀 ——得民心者得天下 种树喻 ——栋梁之才非一朝一夕长成 智力 ——群策群力才能成功 省敌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聚天下者犹的 ——缓称王 田谬论救楚 ——唇亡齿寒 九头乌 ——内部争斗不顾大局 琴弦 ——君臣应各司其职 多疑不如独决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射道 ——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目标 一志 ——艺多不养人 知止 ——不知适可而止招致祸端 专心 ——用心专一 主一不乱 ——切忌多头领导 虞孚 ——太过贪婪弄巧成拙 虎驱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山居夜狸 ——爱财如命 蹶叔三悔 ——悔而不改 诟食 ——缺乏修养自找羞辱 玄石好酒 ——贪污成性屡教不改 句章野人 ——侥幸思想要不得 犁冥 ——良莠不辨真伪不分 姑苏围 ——君无诚信亡国 鄙人学盖 ——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世农易业 ——切莫好高骛远 多疑难与共事 ——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天道 ——为何世上奸诈多仁义少 茧丝 ——统治者爱护人民实则是在爱自己 东陵侯 一一高山之下必有深谷 情为欲使 ——利令智昏 枯荷履雪 ——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圣人不知 ——用“不谈论”掩饰“不知道” 牧猥 ——猪也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 割瘿 ——投鼠要忌器 直言谀言 ——忠言逆耳 世事翻覆 ——暴风雨就要来了 食鲐 ——贪污受贿如吃河豚之毒 说秦 ——未识秦王真面目 梦骑 ——因噎废食 石激水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 楚巫 ——改革弊政 公孙无人 ——道不同不相与谋 焚人养猴 ——利益面前暴露出真面目 良心 ——君王要爱人民 饮漆毒水 ——无节制地征税是亡国之兆 石羊先生自叹 ——祈盼光明自由 小人犹膏 ——小人得志便猖狂 鹰化为鸠 ——虎落平川须忍耐 城莒 ——量力而行爱惜民力 寡悔 ——言而无信虚而不实 晚成 ——摔断肱骨再学医不晚 待士 ——勤政爱民尊重人才 蛇蝎 ——过分仁慈不可取 稿麒好音 ——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靳尚 ——忠奸不辨国运衰败 论乐 ——话不投机半句多 招安 ——恩威并重不可偏废 盗簟 一一找准关键解决问题 种谷 ——尊重规律 汪罔僬侥 ——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神仙 ——上天面前人人平等 贪利贪德辨 ——贪德者圣人也 论鬼 ——世上无鬼 江淮之俗 ——鬼神无欺 岳祠 ——烧香拜佛以赎罪 天下贵大同 ——只有包容才能和谐 麋虎 ——逐鹿坠崖的蠢虎 躁人 ——不得人心迁怒民众 立教 ——君子应循循善诱平易近人 应侯止秦伐周 ——师出无名国人不从 树怨 ——四面树敌必遭灭亡 唐蒙薜荔 ——傍大树者遭大害 畏鬼 ——心被蒙蔽 赏爵 ——乱封官爵失人心 井田可复 ——历史不会倒退 窃糟 ——山外有山 论物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 慎爵 ——奖赏过滥失去激励的作用 天裂地动 ——天下大乱的根源 羹藿 ——不忘患难之交l 大智 ——大智若愚 安期生 ——投机取巧反害自身 行币有道 ——法令畅通货币才能流通 雷枯 ——国家不应与民争利 七出 ——古代妇女七出的是与非 难一 ——沉湎酒色家破人亡 难二 ——游乐过度减少寿命 难三 ——奇珍异宝招惹祸端 难四 ——不为五斗米折腰 难五 ——不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难六 ——不做暴虎冯河的一介武夫 难七 ——异端邪说不可学 难八 ——长生不老不可信 难九 ——以挽救国家拯救人民为己任 附录 刘基与《郁离子》 后记 试读章节 千里马——选拔人才不唯血统出身 郁离子之马,孳得驮骣焉。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郁离子悦,从之。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 南宫子朝谓郁离子日:“熹华之山,实维帝之明都,爰有绀羽之鹊,蓖而弗朋,惟天下之鸟,惟凤为能屣其形,于是道凤之道,志凤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爽鸠见而谓之日:‘子亦知夫木主之与土偶乎?上古圣人以木主事神,后世乃易以土偶。非先王之念虑不周于今之人也,苟求诸心诚,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弗鸣则已,鸣必有戾。’卒鸣之。咬然而成音,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激空穴而殷岩屺,松、杉、柏、枫莫不振柯而和之;横体竖目之听之者,亦莫不蠢蠢焉,熙熙焉。骜闻而大惕,畏其挺己也,使鹨谗之于王母之使,日:‘是鹊而奇其音,不祥。’使鸡日逐之,进幽昌焉。鹊委羽于海滨,鹃鹣遇而射之,中腽几死。今天下之不内,吾子之不为幽昌,而为鹊也,我知之矣。” 郁离子的马产下了一匹良驹。有人说:“这是一匹千里马,应该献给皇上,放在皇宫的马厩里饲养。”郁离子听了之后非常高兴,采纳了这个建议,牵马进京进献。皇上下令掌马官查验。掌马官回复说:“那匹马虽然是一匹骏马,却不是冀北出产的。”于是,皇上下令将这匹马放到京都外的一般牧马场去了。 骏马未被赏识,郁离子非常难过。好友南宫子朝对他说:“熹华之山是南方炎帝住的地方,那里有一种鸟叫绀羽鹊,羽毛青里透红,美丽出众,非常漂亮,可与凤凰媲美。绀羽鹊处处以凤凰为榜样,以凤凰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发出的声音也像凤凰的声音一样响彻云天。爽鸠鸟发现后就对它说:‘你知道木雕神像和泥塑神像的区别吗?上古的圣人用木雕做神像侍奉,后人改用泥塑做神像侍奉,其实前人并非不如今人考虑得周到,而是说只要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神就好,神像是木雕的还是泥塑的并不重要。可现在的人们却正好相反。看重形式、不重内容;看重现象,不看本质。如今你却反其道而行之。你本是一只绀羽鹊,并不是凤凰,却发出了像凤凰一样的鸣声,你不呜叫还罢了,一呜叫,必定招致祸端和罪名!’绀羽鹊不听从爽鸠鸟的劝告,还是像凤凰一样呜叫了起来。那叫声悦耳动听,掠过梧桐枝条,响彻云霄,在洞穴中回响,在山岩上回荡。松、杉、柏、枫等树木的枝条都纷纷震动,与绀羽鹊的叫声共鸣,各种禽兽听到它的叫声无不为之震撼。黄骜听了却非常惧怕,害怕绀羽鹊夺了自己的地位,便暗中派人到西王母的使臣面前进了谗言,说:‘这只绀羽鹊的叫声非常奇怪,虽然是一只鹊鸟可叫声却不是鹊鸟的叫声,是不祥之兆啊!’西王母的使臣听信了谗言,派鸡连日追杀绀羽鹊,同时极力推举了北方的幽昌鸟。最后绀羽鹊被追逐到海边,羽毛也脱落得所剩无几了,鹃鹣鸟遇到了它,一箭射中它的咽喉,使它再也不能鸣叫,差一点死去。如今这天下之所以不能唯才是举,容纳你我,正是因为我们都是绀羽鹊而不是幽昌鸟的缘故啊!” 郁离子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 作者的用意,已在文章的开始部分表现得十分清楚。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千里马不被“内厩”接纳为喻,抒发了作者政治上不被元末封建统治者重用的愤慨;又以“千里马”被“置之于外牧”,是由于“非冀北产”为喻,指责了元代封建统治者在用人上的民族歧视政策;讽刺元朝按种族、按地区划分人的等级的荒谬,本文借痛斥骜、鸡、鸹鹩鸟之类奸邪小人对人才的迫害与摧残,阐述了昏庸奸诈之徒对贤德之人的嫉妒和仇视,揭露了元朝蒙、汉地主政权对汉人特别是“南人”的民族歧视和迫害。但由于激愤太深,作者本意虽已有所吐露,仍意犹未尽,于是再假托南宫子朝的话进一步宣泄自己的愤懑,抒写自己的胸臆。“道凤之道,志风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充分显示了作者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生动表现了作者惊世骇俗的才华。作者笔下的“骜”,乃谗佞小人的形象,“鸡”、“鹋鹈乌”乃封建统治者的爪牙,“西王母之使臣”则暗喻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当政者。作者攻击的矛头是指向这几类人的。 《千里马》是《郁离子》全书的首篇。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新乐府·序》)刘基将此篇列为全书之首,是要充分体现他的创作思想和意图,它清楚地说明:《郁离子》是一部愤世嫉俗、讽时醒世之作。P3-6 序言 《郁离子》是刘基所著笔记体散文集,是其传世著作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刘基(1311一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郁离子”为虚拟人名,“郁离”意为长时间郁积不通,期盼光明,作者借遭受压抑的火、电和阳光寻找通向光明道路喻指元末的社会状态,表达了自己期盼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郁离子》一书大部分篇目作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到至正二十年(1360)间,少数篇目成于明初。这部书是刘基协助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巨大功勋的思想理论宝库,被后世历代政治家誉为“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其言确然,凿凿乎如药石之必治病,断断乎如五谷之必疗饥,而不可无者也”的奇书宝典、治国安邦大智能的锦囊秘籍;也是待人处世、交朋结友、革陈图新的镜鉴箴言,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与刘基其他著述相比,《郁离子》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哲学观、政治观、经济观、道德观、人才观以及文学成就,寄托了他安邦定国的政治理想。 本书以《郁离子》原著为底本,为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其内容,将书名改为《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全书体例为原文、译文加简评,每一篇寓言故事配有一幅插图。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九十一篇,下卷九十篇,其中《九难》九篇归作一篇,将《假仁义》二篇合为一篇,共一百八十一篇。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刘伯温寓言故事中的哲学思想。为此,作者除保留原文文题外,又将直接反映寓言故事主旨的副标题附之于后。本书译文在充分尊重原文主旨的基础上,以意译为主,力求简洁明了,浅显易懂,突出文旨,体现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根据刘基创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对原文进行简短的评鉴。其中一些篇目,如《淳于狷入赵》、《鬓辫失笑》、《芈叔课最》、《智力》、《田璎论救楚》、《茧丝》、《论鬼》、《神仙》、《天裂地动》、《七出》等,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和认识,以飨读者。 通过评议,使读者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思想,更加准确地理解这本“大智慧的锦囊妙笈”,古为今用,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获得启迪。本书以魏建猷、萧善芗点校的《郁离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为底本,参阅了吕立汉、杨俊才、吴军兰注译《郁离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傅正谷评注《郁离子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张英基注译《刘基郁离子智谋大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张学忠选注《郁离子》(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赵国钧注译《(郁离子)寓言故事注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诸葛真人编著《千古人豪——刘伯温锦囊秘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鲍延毅编著《(郁离子)寓言故事选译》(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戴山青选译《刘伯温寓言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熊宪光编译《郁离子寓言选》(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席永君注译《古今第一寓言——郁离子全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全书插图由冯益民绘制,周大力修改。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1年7月20日 后记 开始策划、编写《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一书,至今已经五年多了。《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是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刘基所著《郁离子》的白话评译。“是书为诚意伯刘先生所著,先生尝自任以天下之重。于经纶之道,开物成务之学,素所蓄有,曾以其概,翊当今之运,辅大明之业,昭昭矣存诸方册者。”(吴从善《郁离子》序)该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承载了作者“古之君子,学足以开物成务,道足以经纶大经,必思任天下之重,而不私以善其身。”的思想理念。有为当国者设计的治国方略;识人善任的人才理念;也有阐释正确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切的启迪和教育的警示寓言;或告诫世人对安全不要放松警惕;或警示不应轻信迷信;或劝诫骄傲自大;或揶揄嗜财如命;有的明喻精诚专致的成功道理;有的点拨解决问题务必抓住问题的关键等。其中很多理论和观点,今天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然而,《郁离子》面世以来,大多为藏书家所藏,并未引起世人关注。编者翻遍了《郁离子》各种版本的注解、选译、简评,却没有找到译评中能较好体现刘基创作本意的文本。一部“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徐一夔《郁离子》序)的国学经典,却不能够被后人准确理解,实属憾事。这促使编者产生一种愿望,觉得有责任将这一国学经典更为准确地译述出来,将其全貌和精髓完整、系统、准确地介绍给当代读者,与读者共同汲取精粹,启迪智慧。 编者在对《郁离子》全书一百八十一则寓言故事进行深度推敲和挖掘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典籍资料,校订各种版本著作,参考各种有关《郁离子》的学术专著,遇到艰涩难懂的篇目,还要与专家、学者、书友讨论其中思想深义,直到故事逻辑完整,自圆其说为止。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反复推敲,书稿绝大部分篇目的理解和陈述还是符合作者原意的。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金秋,在这收获的季节,书稿终于竣工了。为了使此书别开生面、生动活泼,便于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书中哲理,每篇寓言故事都配以插图,藉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编者在《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策划、编写、审改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书友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在此,编者衷心地向王国昌、李尚虎、刘文东、罗旭辉、徐波、冯益民、郝锦晔、喜蕾、周大力、哈斯塔娜、云瑞等专家、友人表示感谢!特别向为《刘伯温哲学寓言故事》一书顺利出版付出良多的辛广伟总编、王萍主任、张旭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数年来,编者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潜心研究《郁离子》,咀嚼传统文化之精髓,沉醉其中,不吝绵薄,力图真实地展现、解读先人的思想精华,品读所得,以分享读者。编者文学功底、认识水平有限,舛误之处在所难免,唯愿同道者众,相学相长,国学日昌。 作者 2011年10月于柏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