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是一群特殊的地球生灵,既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也有树上栖的、水里游的,而且几乎无处不在。也许是因为鸟儿带给了人类最初的飞翔梦想,在成千上万的动物中,人们对鸟类总有一种最强烈的好奇心和亲近愿望。
《鸟百科(彩色图解)》(作者朱立春)基本上每节阐述一个鸟科,详细介绍本科鸟类的相关生理特征、分布情况、进化历史、分类、繁殖、食性、群居动态学、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鸟百科(彩色图解)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朱立春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鸟是一群特殊的地球生灵,既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也有树上栖的、水里游的,而且几乎无处不在。也许是因为鸟儿带给了人类最初的飞翔梦想,在成千上万的动物中,人们对鸟类总有一种最强烈的好奇心和亲近愿望。 《鸟百科(彩色图解)》(作者朱立春)基本上每节阐述一个鸟科,详细介绍本科鸟类的相关生理特征、分布情况、进化历史、分类、繁殖、食性、群居动态学、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内容推荐 也许是因为鸟儿带给了人类最初的飞翔梦想,在成千上万的动物中,人们对鸟类世界总有一种最强烈的好奇心和亲近愿望。 作为一部专为普通读者打造的鸟类科普读本,《鸟百科(彩色图解)》综合鸟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各科鸟类的相关生理特征、分布情况、分类、繁殖、食性、群居动态、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鸟百科(彩色图解)》(作者朱立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鸟类。书中辟有“知识档案”、“框内专题,,等栏目,对主题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拓展延伸。本书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并有大量精美图片穿插其中,或解构鸟类的体貌特点,或展现其生存百态,使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得到美的辜受。 目录 鸟的概述1 鸵鸟16 几维20 企鹅22 信天翁30 海燕34 天鹅、雁和鸭36 鹰、雕和兀鹫48 雉和鹑60 鹤66 燕鸥70 鸽子76 鹦鹉、吸蜜鹦鹉和凤头鹦鹉82 杜鹃94 仓鹗和草鹗100 雨燕102 蜂鸟108 翠鸟118 犀鸟124 巨嘴鸟130 啄木鸟136 园丁鸟142 鸦146 黄鹂154 山雀156 燕160 莺164 百灵170 织雀174 金翅雀179 试读章节 大部分动物都特别依赖于众多感觉中的仅仅一种或两种,如大部分哺乳动物尤其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夜行性动物),更依赖于嗅觉和听觉。不过,即使是视觉起着重要作用的哺乳动物,绝大多数也都缺乏色视觉。然而,对鸟类而言,视觉,包括色视觉,几乎始终都是最重要的感觉,其次才是听觉,嗅觉则排在第3位。事实上,许多鸟类都基本不用嗅觉。在这方面,人类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例外。我们的感觉按重要性排序的话,结果与上述鸟类的顺序一样,并且我们也像鸟那样具有出色的色视觉。 这种相似性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鸟类会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我们基本上依赖于同样的感觉,同样习惯于昼行性的生活模式,能够欣赏和享受它们的色彩和鸣声。而相比之下,我们对于那些甚至很熟悉的哺乳动物(如家中的猫、狗)通过嗅觉所获得的信息却几乎一窍不通,故在这方面无法去分享它们的世界。当我们走进一片树林时,看到的也许是很多鸟类,而没什么哺乳动物,哪怕事实上那里的哺乳动物比鸟还多。哺乳动物不太容易为我们所感知,因为它们中的许多仅在夜间出没,或者生活在地表下面,或者两种原因都有。 鸟类的生活是一种高速运动的空中生活,所以很显然,视觉和听觉远比嗅觉有用。从眼睛的大小就可知道眼睛对于鸟的重要性。眼睛占据了鸟类头部的很大一部分。鹰本身虽然远比人小,但它的眼睛却与人眼一般大小。 鸟类的眼睛相对固定一一因为眼大,在头骨里留给肌肉活动的空间就小了。不过,诸如猫头鹰等鸟类则具有异常灵活的颈,令它们能够轻松自如地转头,于是它们的实际视野范围也就变得非常开阔,有些鸟甚至可以360°全方位通视。而像丘鹬这样的鸟,眼睛长在头两侧的高位,因此不但可以看到四周,还能看到头顶上方。当然,有利就有弊,绝大多数鸟类双眼的视野很难重合,以致它们只有少量的双目视觉。然而,作为一种补偿,它们可以观察到所有视野范围内的动向,这对于探明是否有天敌存在是非常有用的。而双眼前视的鸟类,如猫头鹰,则具有出色的双目视觉。此外,鸟类在某一刻瞬间聚焦的范围也比较大,或许可达20°左右,而人的瞬间聚焦范围仅为2°~3°。 绝大多数鸟类都具有良好的色视觉,包括像猫头鹰这样的种类,它们的色视力也得到了证实,尽管它们对光谱中蓝色部分的识别稍逊于我们人类。食肉鸟和其他一些鸟类的视觉敏锐性大概是人的2~3倍,但是不会高得更多。有些鸟类,如夜间活动的猫头鹰,拥有特别出众的夜视能力,但仍需借助听觉在夜间定位和捕捉猎物。近期的一项发现表明,许多鸟类能够看清光谱中的紫外线部分,这是人类所不及的。故相对于人类的三色视觉(大多数哺乳动物为二色视觉),至少部分鸟类具有四色视觉。并且,一些鸟类(如鹦鹉)的羽毛可以反射紫外线,从而意味着它们能够比人类识别和区分范围更广的颜色。这一点对于这些鸟类的生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实际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鸟类在个体之间交流时会用到听觉,尤其在丛林地带,视觉交流相当困难,听觉更显示出其价值所在,于是众多林鸟,如歌鹪鹩和钟雀,具有动听的鸣啭或悠扬的鸣声。像视觉一样,鸟和人感知的听觉范围也大抵相同,虽然大部分鸟对低频音的听力可能略逊人类一筹。不过,鸟类的听觉似乎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于人类,即它们能够辨别在时间上极为紧凑的一系列声音。比如,在人耳听起来是一个音符的声音,在鸟类听来或许就包含了10个独立的音符。故几句“简单”的鸟鸣并非人听上去的那么简单,对于鸟而言,可能传递着大量的信息。 许多鸟类几乎全然不知嗅觉为何物,当然,某些种类除外。如夜间出设的几维,它们在林地觅食时鼻孔近乎贴着喙尖;而新大陆的美洲鹫(而非旧大陆的兀鹫)也利用嗅觉在林地寻找腐肉。另外,有些种类如部分海燕种,脑中负责嗅觉的叶相当发达,意味着它们也有较发达的嗅觉。 对于味觉,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都不是特别发达。和人类一样,鸟类的味觉实际上也掺杂着嗅觉的成分,而我们已经知道鸟类的嗅觉实在不敢恭维。很多鸟类的舌头非常粗糙,并不适合味觉接收细胞的生长。人们发现味蕾存在于鸟口腔的后部,因此鸟很可能只在食物完全进入口腔后才去品味一下。但不管怎样,乌还是能够辨别4种主要的味道:成、甜、苦和酸。 很多鸟类的舌和喙尖都拥有发达的触觉,特别是鹬、塍鹬、杓鹬等种类,它们需要将喙深入泥土中捕食。还有反嘴鹬、篦鹭、鹗等鸟类,它们张开的喙像镰刀一样在水里和软泥里横扫,一旦触到猎物,马上一口咬住。 鸟类的两大感觉即视觉和听觉在求偶和繁殖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许多鸟类通过鸣啭建立起繁殖领域,拒绝有可能入侵的雄鸟,同时吸引潜在的配偶。虽然并非所有的鸟类都会呜啭,但一些会鸣啭的鸟发出的声音在人的耳朵听来不啻为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夜莺和欧洲云雀便是久负盛名的歌唱家,其实,其他一些鸟类,如南美的歌鹪鹩,也丝毫不逊色;而某些非雀形目的鸟类,如笑翠鸟,同样出类拔萃。少数种类,如琴乌和斑背大苇,则可谓多才多艺,它们能够模仿其他多种鸟类的鸣啭和呜叫。而笼乌中最擅长“学舌”的自然是八哥和鹦鹉。 孔雀的炫耀行为以其华丽著称于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斑雉的表演更加绚丽夺目,当然极乐鸟也不落下风。这些鸟类均为多配制。雄鸟将异性吸引至炫耀地,并在那里发生交配,然后雌鸟离开,接下来产卵、孵卵、育雏,一切都由雌鸟单独完成。P13-14 序言 鸟是一群特殊的地球生灵,既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也有树上栖的、水里游的,而且几乎无处不在。也许是因为鸟儿带给了人类最初的飞翔梦想,在成千上万的动物中,人们对鸟类总有一种最强烈的好奇心和亲近愿望。就连伟大的达尔文进化论也是由他偶然发现的“达尔文雀”催生的。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鸟的世界其实是备感神秘的。 这本《鸟百科》就是应此需求而编写的一部鸟类科普读物,它综合鸟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编排,向读者揭示鸟类究竟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其应对环境的惊人的适应性,力求让每一位普通读者都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鸟类世界。 全书基本上每节阐述一个鸟科,详细介绍本科鸟类的相关生理特征、分布情况、进化历史、分类、繁殖、食性、群居动态学、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全书语言却生动流畅、风趣幽默,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并深受启发。为使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本书内容,编者有针对性地总结归纳了大量相关知识点,以“知识档案”、“框内专题”、“照片故事”等形式对主体内容进行信息提炼或拓展延伸。另外,全书选配了300余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和手绘插图,全景、立体地再现了鸟类的生存百态和精彩瞬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能获得美的享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