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内心极不愿意成为的那种父母,那么就请读埃米·麦克里迪的《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23个关于尊重合作和爱的方法)》这本书吧!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把书中所讲的23个教育工具运用起来。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你就经常跟孩子大喊大叫、讨价还价、不断提醒、反复唠叨甚至强迫孩子去做他应该做的事,但相信在运用了书中的教育工具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不用再以那些方式强迫孩子,他也会主动去做,你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而你也会获得孩子的尊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23个关于尊重合作和爱的方法) |
分类 | |
作者 | (美)埃米·麦克里迪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你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内心极不愿意成为的那种父母,那么就请读埃米·麦克里迪的《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23个关于尊重合作和爱的方法)》这本书吧!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把书中所讲的23个教育工具运用起来。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你就经常跟孩子大喊大叫、讨价还价、不断提醒、反复唠叨甚至强迫孩子去做他应该做的事,但相信在运用了书中的教育工具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不用再以那些方式强迫孩子,他也会主动去做,你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而你也会获得孩子的尊重。 内容推荐 埃米·麦克里迪写《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23个关于尊重合作和爱的方法)》这本书,就是想帮助父母管理、处理孩子令你抓狂的行为,让孩子理解和掌握积极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这对他未来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他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你能够重新获取对家庭生活的掌控感,从而赋予孩子正面积极的权力,让他从生活中学习正确的经验和行为方式。 每一章都将帮助父母实际处理孩子的某种具体问题,包含大量丰富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实例和技巧。《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23个关于尊重合作和爱的方法)》最核心的就是23个教育工具,每一个都很具体实用,一步一步地指导你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不用怀疑,你很快就会明确地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 你将会学到如何消除孩子令人讨厌的行为,如抱怨、讨价还价、手足争吵和打扰他人等;你也会学到如何避免权力斗争和发脾气,或者如何让这些讨厌的事情停下来;你将会有办法让孩子乖乖刷牙,自己记住带午餐盒,不需要提醒而自觉地写作业等;你将会知道如何促进家庭成员间良好和谐的关系,让家庭变得更加团结而有趣味。 目录 第一章 你所说的对孩子无效 惩罚和规则 时代改变孩子 抱歉,但这就是民主 有些教育方法为何只管用一会儿? 坐反思角:孩子真的知错了吗? 为什么你不能数1、2、3? 第二章 孩子也是人 孩子到底试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学点简单的心理学:这对你很重要!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的排行也能影响其情感需求 解析亲子互动方式中的3种自我状态 孩子眼里的自我状态 现在,请你打开工具箱 工具 1 思想、身体和灵魂共处的时间 第三章 是你让孩子表现更糟糕吗? 育儿个性小测验 阐释4个育儿个陛——优越、控制、愉悦、舒服 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养育方式 工具 2 平静的声音 第四章 鼓励能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 令孩子感到沮丧的方式 奖励和表扬带来微妙的沮丧感 用鼓励代替奖励和表扬 工具 3 鼓励 教孩子额外付出努力挣得零花钱 鼓励是孩子情感营养的来源 有些话让鼓励大打折扣 鼓励和表扬的小测验 如果你对表扬和鼓励感到混乱 第五章 权力斗争 权力很重要吗? 值得为权力而斗争吗? 授权给孩子:授权原则 工具 4 花时间训练 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训练 工具选择 5 选择 让每个人都舒服的一天 第六章 你能控制的是自己和环境,不是孩子 用积极的姿态影响孩子 工具 6 决定你要做什么 工具 7 控制环境 工具 8 当,然后 工具 9 “当,然后”程序 第七章 让孩子从错误行为中学习生活经验 工具 10 自然后果 工具 11 逻辑后果 工具 12 “非此即彼”后果 用积极的方法帮孩子改掉健忘 第七章 错误行为的4个错误目标 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 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 解析4个错误目标 错误目标1:寻求关注 工具 13 忽略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需求 工具 14 集中关注 第八章 给孩子正面的关注 错误目标2:寻求权力 工具 15 邀请合作 工具 16 退出冲突 工具 17 使用“我觉得”句型 给孩子正面的权力 错误目标3:寻求报复 错误目标4:表现无能 用时间和爱终结错误目标 第九章 手足之争 为什么手足之间会产生竞争?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父母的引导可以避免手足之争 工具 18置身于战争之外 工具 19 事后加以教育 工具 20 必要时介入 工具 21 同舟共济 消除手足之争的好处 第十章 让家庭充满凝聚力 工具 22 普通家庭会议 工具 23 高级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陷阱排行前十 第十一章 把工具箱带回家 谨防退步 工具箱的运用 解密错误行为 掀开家庭生活的新一页 试读章节 贝拉是个三年级的女孩儿,她对同伴十分友好,上课和做任何事比谁都认真,可就是很健忘。一周大概有好几次,贝拉的妈妈都要硬着头皮去贝拉的教室送她忘记的东西,像午餐盒、雨靴、图书馆的书、通行证等,或者是带给同学看的有趣的小玩意儿,有时贝拉还忘了换鞋,直接穿着家里的兔子拖鞋就去上学了,妈妈不得不赶到学校给她送鞋。 贝拉就是这么健忘,贝拉的父母在这方面可没少费心思,他们在头天晚上就会提醒贝拉把第二天去学校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帮贝拉把午餐装好,然后放在门边儿,妈妈还会把女儿可能需要带走的其他东西都放在门边儿。但是,每当贝拉冲出房门去坐校车时,她不是忘记拿小提琴课的乐谱就是忘记拿体育课的网球鞋。 然后,等到贝拉自己发现,她会给妈妈打电话,慌乱而无助,请求妈妈把她忘掉的东西送来学校,贝拉的妈妈一边叹气一边开车飞奔至学校送东西。那个时候贝拉总是感到很不好意思,跟妈妈道歉,总是承诺 说:“我再也不会忘了!”但是贝拉的妈妈知道,过不了两天,贝拉又 会这样的。 有的孩子很少忘东西;有的孩子则故意表现出不屑于去做大人要 求他们做的事,尽管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还有的孩子呢,只是不太细 心,对自己的责任关注太少。事实上,错误行为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 们有义务帮助孩子解决。 贝拉的妈妈,可能每次在接到女儿的求助电话时想都不会多想,就去帮女儿送东西,她没觉得女儿这样一天天长大会有什么不好,可能觉得长大点儿女儿自然就会改掉这个毛病的。她也许是对的,育儿圈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一个健忘的孩子一定有一对记性好的父母。 我们该怎么做呢?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以前我们遇到孩子不按照要求做的时候,比如“我不想穿我的鞋去超市”,我们多半会对孩子进行惩罚,但是在第一章里我们已经介绍过,惩罚对于促使孩子很好地去完成某件事,比如赋予孩子权力去做该做的事或者训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时,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式。相反,惩罚会引起孩子的愤怒、抱怨、恐惧和为逃避下一次惩罚而撒谎。幸运的是,还是有其他方法来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的,而不是惩罚性办法,下面的例子可能会令你吃惊,最好的办法竞然是“什么也不做”。 当你遇到有挑战性的事时,比如冬天你11岁的孩子只穿T恤,拒绝穿任何厚外套,或者你3岁的孩子坚决不刷牙,你应该想一想是不是用过了我们之前讲到的所有办法。尤其是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P142-143 序言 在写这本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感觉自己是个很糟糕的家长,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日子过得非常不顺利,那时候的每件事还历历在目,可以说是不堪回首。 有一次,我感冒了,我可不想在孩子们睡觉前给他们讲上18遍故事、倒上45回水,我只想他们不折腾我、乖乖地去睡觉,可我真搞不定他们。说实话,我常常为此感到纳闷儿,在工作中我可以高效成功地培训许多人,可对待我的两个孩子,我经常抓狂,如果不对孩子发发威,就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按照我要求的去做。 平时,如果我要求孩子去做什么,比如收起玩具去洗睑、吃饭或者睡觉等,通常都是大声跟孩子喊,孩子不听我的,我就提高音量再喊。可是那天我感冒了,我喊不出来,我有些伤感地想:或许我嗓子疼不是因为感冒,而是因为我平常喊多了。 的确,我是真的病了,我认真地反省了一下自己,我一定要喊吗?我是很讨厌和人大喊大叫的,可我却对我的孩子大喊大叫,而且每天都会如此,有时几个小时就有一次。为何我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我的两个孩子,他们现在才上幼儿园,每天的事也就那么点儿,现在都处理不好,以后长大点,事情恐怕远远不止“该睡觉了”、“吃饭要有个吃饭样儿”,到时候我该怎么办?我经常幻想一幅美好的画面:他们长大了,和父母相处融洽、彼此尊重、沟通良好。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现在的方法肯定是达不到我期望的这种画面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失败,我必须要改变! 我问我自己: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这两个孩子的人,可为什么每次我都要冲他们大喊大叫呢?尽管我明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对于我的合理要求孩子们置若罔闻,“坐反思角”和“数l、2、3”这类方法只在头几次使用时还有点效果,我常常不得不大声喊,起码让他们知道我是认真的,我也常常陷入反复提醒、不断唠叨的境地,直至爆发。 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曾经发誓绝不要成为的那种父母。 你是不是对这样的父母也很熟悉?为了让3岁的孩子去超市时不哭不闹,妈妈给了孩子糖果作为奖励;5岁的孩子坚持围着餐桌乱跳,影响到周围人用餐,爸爸对此束手无策;每周六上午父母帮他们8岁和10岁的孩子打扫房间,因为孩子就是不肯自己打扫…… 这样的父母随处可见,在我们有孩子之前,我们可能从心里鄙视这类父母,心想他们怎么连自己的孩子都控制不了,于是我们暗暗发誓:“等我做了父母,我可不要那样,我要做得很好!”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养育孩子的艰难。 孩子出生一两年后,我们发现,自己也成了那样的父母。是的,我们也大声喊叫,威胁孩子,反复唠叨、提醒,甚至央求,最后放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控制孩子,时而天使、时而魔鬼的孩子。我们是多么希望孩子听话,全家相安无事,可以说在管教孩子上我们常常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感觉,他们偶尔乖那么一下就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巨大的幸运。 大概是从孩子麻烦的2岁开始,我们就变成了凶猛的怪物,常常大发脾气。而我们也许不能理解一个7岁的孩子,为何会觉得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最新的恐龙动画片玩偶的孩子,为何他感到悲伤。我们渐渐发现,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和技巧,教育孩子是一件多么无趣和痛苦的事。 最迫切、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想成为自己曾经不喜欢的那种父母,而我们现在已然成为了,但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成为自己心目中期望的那种父母。于是,我们也常常采用一些流行的教育方法,它们一定是有效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父母在采用?事实上,那些流行的教育方法很多只是权宜之计,可能一时管用,也可能只对部分人管用。 这些困惑,我和你一样,都曾有过,现在我来告诉你我是如何从观念上改变我的教育风格的,只是花了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我的孩子和家庭就有了巨大的改变,良好的、积极的改变。 还记得我前面讲到的感冒那天吗?那天过后,我决定改变自己,我要停止对孩子大喊大叫,我想一定会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我承认,我是受了《宋飞正传》(Seinfeld)中乔治的启发,“如果我做的每件事都是错的,那么反着去做就是正确的”。我参加了一堂父母课程,讲的是20世纪初一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1fred Adler)的心理学家兼医生的观点,即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的纪律和原则。 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我开始把阿德勒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到我的家庭中,孩子的情况很快就有所改善,朝着良好的方向进展。而且阿德勒的理论运用得越多,家庭生活就越愉快,家庭成员越来越乐意彼此合作。我的孩子们比从前快乐多了,我和丈夫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继续学习和研究,慢慢意识到尽管阿德勒的理论和原则都非常好,可是许多父母都会问:“听上去确实很好很有趣,可我具体该怎么做呢?”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把阿德勒的理论逐一讲解出来,让大家觉得理论和方法是可操作的、易操作的,可以真真切切运用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 我真心想帮助其他家庭也得到平和和快乐,如我正在享受的一样,所以我利用我的资源在财富500强企业里开展了培训项目,创办了我的育儿课程,即正面管教解决方案。本书就是在我的育儿课程中孕育和诞生的,课程已经影响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家庭。 我写这本书,就是想帮助父母管理、处理孩子令你抓狂的行为,让孩子理解和掌握积极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这对他未来的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你能够重新获取对家庭生活的掌控感,从而赋予孩子正面积极的权力,让他从生活中学习正确的经验和行为方式。 每一章都将帮助父母实际处理孩子的某种具体问题,包含大量丰富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实例和技巧。本书最核心的就是23个教育工具,每一个都很具体实用,一步一步地指导你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不用怀疑,你很快就会明确地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 你将会学到如何消除孩子令人讨厌的行为,如抱怨、讨价还价、手足争吵和打扰他人等;你也会学到如何避免权力斗争和发脾气,或者如何让这些讨厌的事情停下来;你将会有办法让孩子乖乖刷牙,自己记住带午餐盒,不需要提醒而自觉地写作业等;你将会知道如何促进家庭成员间良好和谐的关系,让家庭变得更加团结而有趣味。 如果你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内心极不愿意成为的那种父母,那么就请读这本书吧!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把书中所讲的23个教育工具运用起来。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你就经常跟孩子大喊大叫、讨价还价、不断提醒、反复唠叨甚至强迫孩子去做他应该做的事,但相信在运用了书中的教育工具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不用再以那些方式强迫孩子,他也会主动去做,你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而你也会获得孩子的尊重。 是的,你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以前教育孩子的压力和焦虑得以减轻和释放,取而代之的是平和、快乐和趣味,你将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你也会惊叹于孩子们一步步地变得独立和自信:他乐意与人合作、不需要督促和抱怨、可以独立解决兄弟姐妹问的纷争、自觉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当然,他仍然是你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错误行为难免还会发生,但那时你还是可以运用本书的工具去处理和解决,帮助他获得家庭生活的成功。 我建议你连贯地看完本书,在家庭生活中随时运用书中所讲的工具,相信在运用了第一个工具后你就能发现家庭生活变得顺畅了,然后你将会看到运用每一个工具后全家的逐步改变和进步。由于运用每个工具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和实践,你需要反复阅读本书,每次一章,不断重温其中要义。只有这样,你的孩子在有了某种行为的倾向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行为,你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并正确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应对。 最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当你的孩子长大之后,你希望他记忆中的童年是什么样子?是只要做错事,爸爸妈妈就大喊大叫、斥责或者威胁,家庭成员间经常发生不愉快;还是爸爸妈妈总是很尊重他,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正确的行为该是什么样子,全家总是相亲相爱地在一起? 来,和我一起,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和我一起,为了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而帮他作好准备;和我一起,爱上这项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做个好父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