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的菩提(林清玄典藏作品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林清玄编著的《心的菩提》、《情的菩提》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更是他内在的成长与蜕变的见证。他以爱为灯,以美为光,用智慧点燃读者的心灯。希望人们能在关照、觉察、静心和思考中,得到平安和欢喜。

内容推荐

林清玄编著的《心的菩提》内容介绍:最初,林清玄以纯粹的文学作为追求目标,文章飞扬浪漫……

偶然,林清玄与佛结缘。于是,他,抛下光环,入山修行,四处参学,思维人生。

而后,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创作了震撼文学界的“菩提系列”。《心的菩提》是该系列之一。

目录

自序

佛鼓

清欢

飞鸽的早晨

养着水母的秋天

猫头鹰人

飞翔的木棉子

路上捡到一粒贝壳

清风匝地,有声

记忆的版图

鸟声的再版

送一轮明月给他

秋天的心

河的感觉

伤心渡口

水晶石与白莲花

欢乐中国节

永续今好

欢乐悲歌

人间山水

大音希声

莲花汤匙

轮回之香

走向生命的大美

季节之韵

宫本武藏观斗鸡

孔雀菜

世界的中心

妙高台上

自由人

吾心似秋月

纯善

来自心海的消息

半梦半醒之间

璎珞粥

琉璃王的悲歌

布施,是菩萨净土

心的蒙太奇

温柔半两

十点八分四十五秒

一尘

雪的面目

平凡最难

蜜事

想象的城堡

生命的化妆

戴勋章逛街的人

《楞严经》二帖

围炉一束

蜡烛的心'

觉醒的滋味

莲瓣之不朽

被箭射中

十指成林

时到时担当

回到自己的居处

柔软心

谦卑心

践地唯恐地痛

油面摊子

不是茶

掌中宝玉

老实镜

云水

如意

智慧是我耕的犁

数字菩提

试读章节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了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花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暝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然后钟声响了。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警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慢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听着这佛钟,想起朋友送我们一卷见如法师唱念的《叩钟偈》。那钟的节奏是单纯缓慢的,但我第一次在静夜里听《叩钟偈》,险险落下泪来,人好像被甘露遍洒,初闻天籁,想到人间能有几回听这样美的音声,如何不为之动容呢?P1-2

序言

1999年春天,我到大陆几个城市巡回演讲,并出版系列作品。几乎每到一个城市,都会被许多读者问及“菩提系列什么时候在大陆重印呢”?

菩提系列是我的写作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作品。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的时间。

菩提系列共有十册,每隔半年或一年出一册。书出版后,引起非常热烈的反响,每册的印量都超过一百版,十册共印行一千版以上。后来被传播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1993年,北京作家出版社曾印行过这十册菩提系列散文。据说也曾轰传一时,可惜有的读者没有买全,颇以缺书为憾,所以一再地向我询问什么时候重新出版。

这个问题使我陷入思考,菩提的写作虽是我创作历程中重要的阶段,但毕竟时过境迁,有许多思想、体验与现在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并不适合原版照录地再版印行。可是,对我的文学创作有兴趣的读者,如果没有读过菩提系列,又是非常可惜的。

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出版一套精选集了。

我把十册一百五十万字菩提的文章,拿出来重新检视,删去其中一部分内容,辑选了菩提系列的精华,冠之以《心的菩提》和《情的菩提》,成为我的菩提系列的精选本。

当我整理菩提十书的文章时,仿佛对过往的写作生活又做了一次清楚的回顾。

过去,有许多评论家对我的写作做过分期评论。但是,对一个作家而言,分期是非常艰难的事。如果由我自己来分,我的写作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70年到1985年,是“旭日初照”的时期。那时的我是一个做着文学梦的青年,以纯粹的文学作为追求的目标,作品注重文章的雕琢,文章飞扬浪漫。

1985年到1995年,是“镜花水月”的时期。这个时期受到佛教的影响,变得含蓄和内敛,文章追求出尘出世。因此,作品清净淡泊,写作态度转向静观,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

1995年以后,是“繁华落尽”的时期。在写作上不刻意追求,也不造作,任作品自然形成,思想自由流露,既不文学也不佛学,只是用手写自己的心,真淳自见。

所以,第一个时期是“文学的”,第二个时期是“佛学的”,第三个时期是“文学与佛学的交会”。

菩提系列的作品正好写于第二个时期中,是思想与风格形成的代表作。

现在,把菩提的精选呈现给海峡两岸的读者朋友,我的内心感到非常欢喜。但愿大家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见一个写作者内在的成长与蜕变;也祝愿大家在观照、觉察、静心、思维里,能得到平安和欢喜。

二○○七年三月 林清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