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团之间经常争夺地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虽然并没有正当的理由,但绝不容许别的势力插手。他们用收保护费的手段,向酒吧、风俗营业、赌博业等要钱,有时候揪住企业的小辫子要挟,不给钱就公开丑闻。
地盘对暴力团来说是“家产”,是成员生活的来源,地盘扩大不仅在经济上有好处,也可以扩大影响,巩固在暴力团内部的地位。因此,暴力团之间争夺地盘是十分残酷的。
2007年2月5日,暴力团住吉会的干部杉浦良一在东京都港区被枪杀,随后两日内又接连发生多起枪击事件,就是因为山口组与住吉会争夺地盘。一时间东京气氛紧张,在首都高速路上警察巡逻车一辆接一辆,以防山口组从外地调兵遣将。直到2月8日,警视厅接到了山口组和住吉会达成和解的电话,气氛恢复平常。
日本社会,尤其是黑社会组织之间讲究所谓“义理”。大和民族讲究和谐和团结,在日本人内部,一旦约定俗称一种世俗规矩,即便不落实到白纸黑字,大家也都基本能够严格遵守,执行效率很高。暴力团之间不攻击对方最大头目,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杀了对方最大的头目就很难达成和解,大打出手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一旦警察介入,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暴力团头目之间平时也有交往,遇到下面争斗时,只要给台阶下,卖个面子就能达成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暴力团还从事右翼政治活动,几乎每个暴力团内都有右翼团体,如山口组有爱樱会、一和会、弘道会、国粹会、旭导会、极粹会、极心联合会等,住吉会有著名的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青年社的顾问西口茂男是住吉会的会长。日本青年社可以动员1500人从事右翼活动。
每到日本的建国日和靖国神社春秋大祭时,这些团体都会开着宣传车出来活动,宣传车有时播放军歌,有时是攻击中国的演讲,有时高喊要求天皇参拜靖国神社、归还北方领土等的口号,声音刺耳,日本暴力团正是以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2010年9月,钓鱼岛事件之后,日本一些城市发生的在中国使馆门前游行示威、攻击中国游客旅游大巴等事件,其实背后都有暴力团的影子。本质上,他们其实对政治没有一点兴趣,无非是想借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向警方、向当地政府、向一般百姓和商家企业展露一下自己的肌肉而已。
日本的右翼政客经常利用暴力团为自己开展的政治活动扩大影响,因此暴力团在政治上有存在的社会土壤。现在日本暴力团正在跨国化、重武装化,并和外国的黑社会结合起来犯罪,有时还对日本的和平势力采取恐吓和暴力行动,据说很多在日华人不敢买独家院的日式民宅,大多买公寓,就是因为怕暴力团的骚扰。
暴力团还间接或暗地里参与当地议员的选举。日本是选举政治。暴力团利用自己手里的大把来源不明的金钱,豪爽地支持一些“自己人”坐上议员的宝座,以便为自己将来“行事方便”,这在日本很多电视剧里都有描述。
暴力团的一线成员大多穿着统一服装,面带杀气,夏天的时候露出纹身,但奇怪的是,虽然他们滋事扰民,到处乱停车,但警察不管不顾,一些企业还趁机给他们活动经费,这是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目前,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暴力团的活动。1992年,日本实施了暴力团对策法,各都道府县都成立了消除暴力运动推动中心,提出对付暴力团的三个原则并广而告之,就是“不害怕、不利用、不出钱”,此外中心还支持民间反对暴力的活动,免费商谈如何对付暴力团的事宜,排除暴力团对少年的影响,支持暴力团成员脱离暴力团,通报暴力团活动信息,救助被害者等。
暴力团的真正的大头目十分狡猾,往往实施犯罪者都是下层成员,大头目不亲自动手,下层成员有时自动顶罪,这样家人会得到好的待遇。抓不住大头目犯罪的证据,所以很难把暴力团连根拔掉。
P89-90
坦率地说,在当今这个地球上,日本并非地下经济强势的国家。相对封闭的历史沉淀、相对保守的民族个性,使这个GDP和国民收入平均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并没有地下经济泛滥的担忧。但是,随着互联网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中国和韩国等周边邻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与日本互动的增加,还有日本经济本身多年的发展迟滞,造成日本所谓“一亿中产”阶层几乎吃光了老本,面J临着诸多难以预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地下经济。
二战投降后,日本所面临的地下经济的困扰,比之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艰苦局面,可以说有过之而不及;但是,因其国土狭小、美国援助和朝鲜战争爆发等诸多原因,终于造就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日本的经济奇迹的光环渐渐褪色时,中国取而代之,成了当之无愧的大明星。中国在持续全球眼球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GDP和其他各项经济数据都呈现飙升的情形下,地下经济的残渣并未就此消亡,某种程度上,在某些角落,甚至愈加猖獗。
2011年2月14日,日本内阁政府公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2010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474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2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中国首次在全年的基础上超越日本,两国GDP相差约4050亿美元。
其实,比GDP更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1月下旬,日本总务省发表了2010g平均完全失业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经达到5.1%,成为2002年的5.4%、2003年的5.3%之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20年来的第三高失业率。总务省解释称,“完全失业率”是指15-岁以上有工作欲望但是找不到工作,还在寻找中的人群比例。
2010年的完全失业率水准几乎与2009年相同。但是,从12月份的情况来看,出现了一些改善的兆头。12月份的失业率为4.9%,比前一个月有了0.2个百分点的改善。报告还指出,2010年的有效招工倍率为0.52倍,比最糟糕的2009年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依然是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第三个最低纪录。总体上来看,日本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总不见得一直待在家里啃老,这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了。
突然爆发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以及之后的核电危机,似乎在一定程度更为日本增添了些许灾后重建的活力。据日本总务省2011年7月下旬发表的6月失业率统计中显示,6月完全失业率为4.6%,比上个月升高了0.1%。这是连续两个月失业率上升。失业率增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受东日本大地震和电力不足的影响。除了灾区3县以外,完全失业人数为289万人。比上个月增加了6万人。特别是住宿饮食业有19万人离职,消费者们的个人消费还显示低迷状态。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的就职人数增加了11万人。此外,有些矛盾的是,实际就业人数比上个月增加了3万人共6002万人,连续3个月增加。这说明,地震过后,经济景气开始恢复,人们的情绪恢复正常,找工作的人开始渐渐增多。
截止到2011年10月,日本全国企业破产数相比上一年同月降低5.6%,已经两个月连续下降。民间信用调查公司“帝国数据银行”的调查报告称,10月负债1000万日元以上的企业为906家。相比2010年同期降低了5.6%,为两个月连续下降。其负债总额也同上一年同月相比大幅减少了73.5%,为1329亿1700万日元。这也是过去10年中最少的一次。为向受灾地提供支援,日本政府允许在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为受到地震影响的企业和金融机关发放贷款。同时因为复兴,受灾地的公共事业增加的背景下,东北地方的破产件数比去年同月减少了31.6%。数据还显示,地震之后,享受到临时停止偿还贷款政策的中小企业,因为这一有利政策获得喘息。但地震已经过去了半年以上,金融机关将会陆续恢复贷款偿还要求。因此,破产的企业是否能继续减少,情况非常不透明。另一则稍稍令人振奋的消息是:2011年7月至9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出现了复苏的征兆,扣除物价变动系数,实质上比前一季度增加了1.5%,换算成年率的话,增加率为60%。日本的GDP从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消费也出现了很大的好转。当然,这一现象到底是昙花一现、亦或是回光返照,都有待客观及长期观察。
在中国,媒体上似乎揭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力度更大一些,日本和其他国家其实都同样面临这一难题。据日本文部省2011年8月初发表的“学校基本调查”中说,该年春季大学毕业生还未找到正式工作的还有10万7千人,整体的就业率降为61.6%。就业率降为与就业冰河期相近数值。2011年3月份共有55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找到工作的有34万人。还未找到固定工作的有8万8千多人,另外正在打临时工的有1万9千人。7万人选择了继续升学考研。其中,受灾三县没有包含在统计之中。从雷曼冲击后,各企业对新毕业生的雇佣率已降到低谷,目前的雇佣状况还未得到改善。另外文部省官员表示,日本的雇佣环境仍然很严峻。似曾相识吧?日本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同样把考研当作一种消极“就业”的手段。其实,在服务业和一些基础行业(比如建筑和工程等),还是有很大就业空间的,而且模块化的施工,也使日本建筑和工程的劳动强度并不是很大;也许再过一阵子,很多大学生会抛下学士的大黑帽,挽起袖子主动加入到劳动大军里面。
回望二战后的日本,其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明星地位,一度与如今的中国一样耀眼夺目。日本经济经过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的高速成长,到80年代到达顶峰。但是在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了。在日本有一个说法就是“失去的十年”,也有“失去的二十年”的说法。1990年前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经济低迷,经济没有什么新的增长点,长时间振作不起来。这导致整个国家的财富不断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股票价格下跌,资产价值受到影响;另一个就是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国民财富有所减少。失去的十年或二十年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二战后日本从废墟上爬起来用了十年,从1955年开始到1990年这35年,日本平均GDP的实际增长率是12.1%。提供1955年这个数字是因为,从1945年到1955年这十年是日本从战后的废墟上爬起来的十年。而从泡沫经济崩溃的1991年一直到2009年,这段时间就是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在这20年里面,日本名义GDP增长的平均值才达到0.4%。考虑到CPI因素,1955年到1990年平均增长率是5.0%;而1991年到2009年,仅有区区平均0.3%的增长率。总的来说就是以19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为分水岭,日本经济开始进入滞胀的状态。
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滞胀,几乎都与“过剩”有关。第一个,是生产设备过剩。在泡沫经济最鼎盛的时候,有很多企业为了将来扩大再生产大量地投资,购买新的设备。到了经济没有这个需求的时候,生产设备出现大量的过剩。第二,就是雇佣的过剩。在泡沫经济的时候,这些企业势头很猛,雇了很多的员工。到了泡沫经济破灭,就显得人满为患。第三个过剩,是泡沫经济在巅峰状态的时候,企业向银行借了太多的钱。借来的钱一是搞设备或房投资产,一是雇人。到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就出现了大量的债务,对银行来讲,就是过多的贷款。在日本贷款的形式主要是以房地产做担保,而房地产经过泡沫经济以后价格大幅下跌。这导致金融机构手里有大量坏债,不良债权。所有这些,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解决这三个过剩,日本经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到了2008年,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出现了新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日本经济再次进入不景气的状况。但它也不能跟“失去的二十年”一概而论。“失去的二十年”前面更多是由于日本自身的泡沫经济造成的,而后面这个(金融危机)并不是日本本身造成的。其实日本已经挣脱了泡沫经济给自己带来的难局,但又出现了以美国为震源的金融地震(危机)的影响。
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或者“失去的二十年”,却对其地下经济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有的地下经济形态,甚至无意之中变身成为其“文化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扒金库、风俗业、AV漫画、甚至情人旅馆的经营等;当然,作为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对这些变味的地下经济从来没有放弃过整治的努力(从风俗业相关法律步步为营、愈加严格的“朝令夕改”就可见一斑)。从日本的地下经济模式分析,类似扒金库、情人旅馆、风俗业经营等,因为涉及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和社会就业等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并非一刀砍下去就能根除的。虽然,对地下经济“短平快”式的手起刀落,往往能达到短期内税收增加、整顿秩序的效果。
地下经济,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否则,它也就失去了寄生的土壤。对地下经济,依靠单纯的“打、灭、堵、剿”,是很难斩草除根的,深究其源、因势利导,或许是更有效的方法。总之。只有让普世大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和生活的乐趣,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前提下的社会和谐。
2011年12月
序一
序二
导言 国际黑洞——地下经济
第一章 难以抑制的地下蔓延
第一节 厌恶的是你,需要的还是你
第二节 追根溯源:“潘潘”和“青空市场”
第三节 二战后的摇曳起伏
第四节 24万亿与14万亿
第二章 风俗产业的沃土
第一节 此“风俗”非彼“风俗”
第二节 因为宽容所以泛滥
第三节 援助交际“后生可畏”
第四节 AV:大胸世界
第五节 最“人性化”的服务——爱情旅馆
第六节 有“职业素质”的二奶和“被男人扔掉的女人”
第七节 风俗文化的受惠者:和尚
第八节 牛郎俱乐部的五彩斑斓
第三章 被允许的存在
第一节 有人的地方就有帮派
第二节 黑式敛财术
第三节 “带枪的高盛”与四面楚歌的山口组
第四节 无孔不入的“柯南”
第五节 这里是高利贷的天堂
第四章 披着光鲜的外衣
第一节 政治献金下的猫腻
第二节 权钱勾结——政治的真相
第三节 “特招生”和“赞助费”
第四节 从“入托难”到“地下入学产业”
第五节 小泉纯一郎的英国文凭与“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
第六节 “研修生”=非法劳工
第七节 医学教授和医生的红包
第五章 特殊产业的表演
第一节 不识泡沫真面目,只缘身在泡沫中
第二节 “钉子户”VS“拆迁办”
第三节 “占有屋”和“练马惨案”
第四节 永远的PACHINKO
第五节 不得不说的在日“高丽元素”
第六节 相扑界的“赌球”和“赌赛”丑闻
第七节 复制拉斯维加斯?
第六章 钻营在非法违禁的世界
第一节 洗钱——地下金融的蜘蛛网
第二节 日本到底有多毒?
第三节 强迫卖淫
第四节 “移植旅游”和“卖卵游”
第五节 “质屋”与古董回流
第六节 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假币
第七节 盗版光碟和知识产权
第八节 鲸鱼肉、氟利昂、土伟哥和空姐制服
第九节 从假结婚到另类“啃老”、“养老”
第十节 孔乙己和偷车贼
第十一节 垃圾里扔出来的8000亿
编后记
部分参考文献和资料来源
别太把财阀帝国当回事
这几年每月来一次中国,曾经在机场书店里看到我们以前三井物产的北京同事白益民写的书,不管是写三井帝国也好,写财阀系统也好,从日本人乃至三井物产总部老员工、老干部的身份来看,这些书“太把财阀帝国当回事”了。我这样说,丝毫没有谦虚或掩盖什么的意思。
事实上,我和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姚耀曾经一起运作过很多三井物产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项目。2(泄纪末到21世纪初,我一开始与中国结缘的商品和项目,就是2010年让世人看不懂的大蒜。姚耀还直接参与了吉野家快餐一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专业低温物流企业,乃至7-ELEVFn便利店等诸多项目从零开始的运作……所有的过程,从立项、融资、寻找合作伙伴、谈判、合作条文的法律解读和磨合,一直到新企业的注册成立、初期运作、人事安排、原材料确定、网点分布、市场营运乃至管理协调……虽然多少能体现出企业的实力和运作者个人的能力,但其实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神乎其神;很多时候,深涉其中的人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在大企业集团官僚氛围中机械式的麻木和无奈。与此同时,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版图上攻城略地的咄咄态势和高效决策,这绝对不是恭维。
在我主动辞职离开三井物产的前些年(当然是愉快分手,至今我还时常担任三井物产一些业务的顾问),日本的大企业纷纷在大搞“合规”运动。所谓合规性‘Conmpliance’,就是合理保证符合并遵守组织的政策、计划、程序、法律、规章及合同的能力。而现在,中国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一些优秀企业,也在用“合规”管理企业。
我想提醒中国朋友的是:类似合规这种欧美体系发明的东西,其本质往往是大的利益集团(比如一家大企业)为了维护自己既得的利益以及由它创造出来的商业竞争环境,从而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势力加以理论化、规范化和模块化的东西。好比美国的KFC和麦当劳,我知道很多家长带孩子到这些美式快餐店后,总会趁孩子不注意时先偷偷把炸鸡热量最高的外皮吃掉……明明知道不是什么健康的食品,但还是得“陪太子读书”,对吧?很多东西把美国的玩意照搬过来,看似一时风光,但不一定经得起历史和文化的考验。当然,我并不是在说企业不需要“合规”,相反,我们更应该创造出符合本国文化和企业自身的合规来。
日本已经老了,在吃老本。日本用早醒的机遇和美国的帮助多走了几步路,现在在外人看来,或许处处是“权谋的杰作”——日本经济死气沉沉,固然有经济结构和政治决策的原因,但文化观念中一些顽固不化的残留还是不可小觑。
可能,到日本观光的大多数中国朋友一开始都会感叹日本处处的井井有条,311大地震后日本被中国在内的世界舆论冠以“秩序和优雅”的帽子,但日本积重难返的问题一大堆,近来围绕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下称TPP)是否加入的争论,更可能给这些问题和矛盾带来诸多无法预测的复杂影响……在这里,我就要展示给你们看一个隐藏地下的经济世界。
在未来的艰难岁月里,地下经济的能量可能会更加膨胀。真诚希望日本走过来的路,能够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日)秋叶良和
从世界最大的风俗色情产业,到遍布五大洲的赌博机(扒金库);从年产2兆多日元的偷书贼,到苍井空在内的诸多AV明星;从山口组的内部结构和四面楚歌,到非洲裔横跨3大洲的洗钱运作;从走私到阿富汗的醋酸酐,到入住和退房都见不到一个服务员的情人旅馆;从世界高利贷者的天堂,到暴力团组成的特殊“拆迁办”……
经历了战败、废墟、腾飞、奇迹、泡沫、破碎、迟滞、紧缩……地下经济从未动摇其根基,正在悄无声息地野蛮生长。
《日本地下经济》一书将告诉给你一个连日本国民都鲜为知晓的日本地下经济世界。
《日本地下经济》由姚耀、秋叶良和编著。
姚耀、秋叶良和编著的这本《日本地下经济》以大量从未公布的真相和数据、通过披沙拣金的揭秘和剖析,搭建了一条连通日本地上和地下的阶梯,展现给世人的另一面的日本。这是一本日本地下经济的白皮书,也是一本日本社会黑幕的百科全书,告诉读者一个连日本国民都鲜为知晓的日本地下经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