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接收机硬件实现方法/高新科技译丛》编著者多贝斯泰恩。
本书编写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考虑了读者的知识背景。由于书中不可能从与接收机所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起。因此,读者需要具有的基本知识背景包括窄带模拟无线电接收机、数字电路原理、代数学、三角函数和微积分概念。书中关于用户位置方程的推算部分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线性代数和微积分也会涉及到。另外,书中尽量避免复杂的数学公式、方程推导及类似的内容,而采用了更为实用的方法,尝试应用尽量少的数学知识对相关概念和现象进行描述。
GPS接收机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是接收机自身,获取相对于每颗可见卫星的原始距离和多普勒值;第二个是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解算出用户的位置。这两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能将二者完全分开考虑。因此,本书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GPS接收机硬件实现方法/高新科技译丛》编著者多贝斯泰恩。
《GPS接收机硬件实现方法/高新科技译丛》内容提要:虽然目前关于GPS接收机的许多著作都旨在讲解一些与作者各自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而本书则是采用尽可能少的数学公式总结了一些基本的原理,详细描述了构建一个精度在300m内的GPS接收机所必需遵循的设计规范和电路结构。书中专门安排章节讲述了GPS信号结构与数据流、接收机细节(使用混合设计作为范例),以及一些更为先进的接收机和相关主题。包括时间与频率测量等。随后讨论了Zarlink GPS接收机的芯片组,全面介绍了一种已研制成功的最为精确的接收机——Tu rboRogLJe接收机。
本书采用一种混合设计的接收机作为讨论的基础,通过引导读者了解从天线到用户位置解算的相关概念和电路,进而将一些核心思想推广到更为复杂、精确的设计模式中。书中使用了数字的实现方法,但也一起评估了与之相对应的模拟方法,同时作者说明了与空间物理位置相比,GPS接收机和卫星更关注时间与运动的原因。
第l部分
第l章 利用同步时钟进行距离测量的基本概念
1.1 距离测量的基本过程
1.2 关于使用的模型和ICD-200资料的讨论
1.3 通过测量到达时间实现定位
1.4 时钟同步的实际过程
1.5 神奇的双筒望远镜
1.6 利用简单的光脉冲发射机和接收机来测量距离
1.7 简单的光脉冲发射机/接收机系统的问题
1.8 一种新的时钟模型
1.9 一种线型的“时间传送”模型
1.10 时钟同步
1.11 接收机的时钟与A点、B点处的时钟不同步的线型时间传递模型
1.12 主时钟
1.13 时钟的秒计数表盘(改进的TOW)
1.14 给照片加时间标签
1.15 接收机的时间延迟问题
1.16 拓展到3D空间内进行定位
1.17 总结
第2章 全球定位系统介绍
第3章 GPS信号结构及应用
第4章 卫星位置的求解
第5章 用户位置解算
第6章 GPS接收机硬件基础
第7章 GPS接收机的功能实现
第8章 接收GPS时间和频率
第9章 卓联12通道GPS接收机
第10章 载波相位测量和Turbo Rogue接收机
第ll章 JPL Turbo Rogue接收机
第12章 L2C信号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