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国成主编、郭清香编著的《信(时代美德一字经)》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时代美德一字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郭清香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焦国成主编、郭清香编著的《信(时代美德一字经)》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内容推荐 焦国成主编、郭清香编著的《信(时代美德一字经)》诵经典名句,读模范故事,做有道德的人。 《信(时代美德一字经)》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一 信德的由来及内涵乃 二 信德的基本要求 三 信德的实践 第二辑 菁华篇 第三辑 范例篇 1 烽火戏诸侯 2 商鞅立木 3 曾参杀猪 4 一饭千金 5 崔枢还珠 6 晏殊复试 7 蔡琳还金 8 知己与同怀 9 珍贵的书稿 10 彝海结盟 11 爱民县长 12 陈毅进沪 13 季羡林为新生看包 14 信义相交 15 中国医生 16 信义兄弟 17 麻风斗士 18 彩票中奖 19 战友情深 20 贫家信女 21 终生的守护 22 海尔砸冰箱 23 百年同仁堂 24 破镜重圆 25 刘廷式坚娶盲女 26 美丽的还债生涯 27 兴国红莲 28 山路校车 29 外白渡桥的疗养 试读章节 一 信德的由来及内涵 信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与人间互“信”的要求。后来,“信”被定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道德规范“五常”之一,成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信德仍然是我们社会交往的基本道德要求。 就目前可查的材料看,“信”作为成文的规范,最早出现于中山王鼎的铭文。中山王鼎是战国时代中山国王所作铜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中。鼎上的铭文记录了中山国晚商和战国之间的历史。中山王鼎上铸有“余知其忠信也”的文字,同时出土的中山王方壶也铸有“忠信”二字,这说明“信”很早就是中国人看重的美德。 从字形结构上看,“信”字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人”右边为“言”,象征人说话。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讲的所有话都可以为“信”,只有真实的话才可以称为“信”,因此,信最基本的含义指真心诚意的话,强调言自中出,做人要表里如一。所以古人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谷粱传·僖公二十二年》)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准之一就是人能说话,而人说出的话能被称为人话必须符合信德的要求。后来东汉许慎在编字典的时候把“信”解释为(《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意思是说,信是一个会意字,与人的语言有关,强调说话真心诚意。汉语中经常将诚和信连用,组成“诚信”一词。 信要求语言要表达人的真实想法,但并非所有的情况下人们都能够面对面直接交流。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语言需要以另外的方式来表达,并保证其真实性,这就衍生出“信”的其他含义。由于空间的关系人们无法直接对话,就产生了“书信”,以书写的方式通过信使来传递信息;或者当事人不能到场,以“信符”来代表当事人的意思。由于时间的关系。人们在彼时许下的诺言只有在未来才能验证其真假,于是人们使用“信物”或“契约”作为凭证。书信或各种凭证的意义在于保证传递的信息真实可信,并且所言的内容能够得到实现,简言之,保证说出来的话是真的。 作为一种美德,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守信、真实无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德的内涵逐渐形成并丰富起来。在春秋之前,信德多用在祭祀的场合,“信”要求人在神灵面前老老实实说真话,如《左传·桓公六年》云:“忠于民而信于神。”《尚书·孔传》亦云:“鬼神不保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在古人看来,神灵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们对人的洞察不差毫厘。如果人在神灵面前祷告或盟誓不能真心诚意,结果不堪设想。因此,信德要求古人在祭祀祈祷时诚实不欺,不可妄言。后来信德慢慢摆脱了宗教色彩,由人对神灵的交往要求,逐渐成为一项人类社会交往的规范,它的含义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扩展而逐渐丰富,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到了汉代,信德被定为五常之一,成为贯穿人类生活各领域、调节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规范。 首先,信德是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如果想在社会上立得住,必须使别人信任自己。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人是一个失信的人,这个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了。所以说,信德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古人说:“人之所以立,信、知、勇也。”(《左传·成公十七年》)人为什么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呢?因为人有信、知、勇三种德性。如果没有信德,人在社会中就无法立身,所谓“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民无信不立”,感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他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其次,信德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人在社会中,必然和其他人交往,然而谁也不愿意和一个不守信的人打交道。古人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乡党之间观其信诚”(《逸周书》)。乡党指同乡的人。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很难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所以乡党几乎是人日常交往的所有对象。乡党之间要以诚相待,守信行事,这是为人处事的一般要求。在与乡党交往中。有一些人会结交成关系密切的朋友。朋友之间也必须有信。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曾参把“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作为每日三省中的一省,来审视自己一天的行为是否有过错。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要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首先自己要取信于人。所以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诚立身,以诚待人,不因各种利害得失而弄虚作假,食言毁约,自然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信赖和关心,帮助自己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诚信缺失,甚至严重失信,只会招致他人的轻视和戒备,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帮助。 第三,信德是立业的保障。 人在社会中总要从事一番事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事业体现出来。信德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事业的成功。《易经》中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说,忠信是用来增进美德的;言论要以诚信为本,用以积功立业。为什么取得事业的成功需要有信德呢?孔子说过:“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一个人有信誉了,才会得到重视和任用。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基础。此外,事业要成功,必须能够得到大家长时期的认可,就要有信誉。尤其在商业活动中,信誉非常重要。信誉体现在货真价实上,也体现在童叟无欺上。P3-7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热带丛林中的狐狸和狼。这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也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内心独白。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热带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沾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名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60余年,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30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赞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不尽如入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时代美德一字经》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焦国成 2012年6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