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箴言
分类
作者 王立柱//张伟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确的选择。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是一本深刻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图书,是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主要收录了实践论、唯物论、生产实践、具体例子、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无限性、矛盾论、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内容。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实践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

《实践与发展》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目录

实践与发展/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3

 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9

实践论/15

 唯物论/17

 生产实践/23

 具体例子/31

 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35

 认识的无限性/43

矛盾论/51

 两种宇宙观/53

 矛盾的普遍性/63

 矛盾的特殊性/70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92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l03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115

 结论/120

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123

 革命的丰碑/l 25

 长征的意义/l28

 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l33

 海外学者眼中的邓小平/141

 深圳的故事/l47

 王进喜与大庆的故事/l54

 杨贵与红旗渠的故事/l62

试读章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是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是思想都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管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的了解比较片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是在伴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是对于外界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才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为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需要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考察团到延安来考察,前一两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房屋,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声音,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个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成员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留下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P19-22

序言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新中国正是从这条道路上走出来的,今天正在沿着这条道路走向富强。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轨迹,少走弯路。

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富强,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西方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和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深谙哲学的人,他们都坚信,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的理论,是最使人感到亲切的指南性知识。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立志有所作为的青年来说,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智的选择。

本套丛书正是为这样的读者准备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经典、循序渐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需要系统地学习原著,避免断章取义。这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精读书、读好书,而且循序渐进。这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可以先选择性地学习,再整体性地把握。例如,可以先选择自已喜爱的内容、喜爱的章节,甚至喜爱的语录,再选择比较易读的文章,然后按这种方式不断扩展。本套丛书正是为配合这种学习方法而准备的: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为了更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我们还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英语学习、中英文写作和计算机学习的丛书,并将陆续配套出版。

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愿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年轻人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

编者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