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来财政学可以这样有趣(关于财政学的名言锦句与趣闻轶事)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沈琳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琳编著的《原来财政学可以这样有趣(关于财政学的名言锦句与趣闻轶事)》为全系列第一辑,共分两篇,第一篇是关于财政(学)的名言(格言),多是经济学家对财政学相关知识的阐述和观点,也有关于理财的格言;第二篇是财税趣闻,主要分为名人与税收、五花八门的税种、各国财税趣闻等几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沈琳编著的《原来财政学可以这样有趣(关于财政学的名言锦句与趣闻轶事)》分为关于财政(学)的名言(格言);财税趣闻两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财政学;关于财政学基本理论;关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等。

《原来财政学可以这样有趣(关于财政学的名言锦句与趣闻轶事)》的诞生能够帮助更多的从事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的学生,拓展他们的学匀视野,提升他们学习财政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为众多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关于财政(学)的名言(格言)

第一章 关于财政学

第二章 关于财政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 关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

第四章 关于国家预算

第五章 关于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

第六章 关于理财

第七章 各地财政税务部门网站宣传语(格言)

第二篇 财税趣闻

第一章 名人与税收

第二章 五花八门的税种

第三章 美国财税趣闻

第四章 英国财税趣闻

第五章 其他国家财税趣闻

第六章 肥胖和税收

第七章 我国历史上的税收之最

第八章 理财趣闻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申渐高讽谏免杂税

申渐高是南唐时候的一个艺人,经常在宫中的宴会上奏乐。他生性诙谐幽默.敢于为民众说话。南唐皇帝李升在位时,国力薄弱,军粮储备不足,官府横征暴敛,人们深受苛捐杂税之害,不胜其苦。一年久旱不雨,祈雨也不应验。一天,李升在宫苑中同群臣饮酒时说:“现在京郊下起雨来,唯独京城不下雨,难道我们监狱中有冤枉的事违背了天意吗?”群臣都不知如何回答。这时,申渐高走上前来笑着说:“雨水害怕抽税,所以不敢进京城呀!”皇帝猛然醒悟,大笑说:“是京城中赋税过重了吧?”于是当日就下诏书免去一切不合理的税赋,其他税赋也都有减除。

宋太祖对地方“制其钱谷”

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政权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杯酒释兵权”等行动加强中央集权外,还实行了新的财税体制,收夺地方的财政大权。

从中唐开始,地方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期,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务(场是征收赋税的场所),财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宋太祖虽然“素知其弊”,有心将其革除,但因事关大官僚们的切身利益,故非常谨慎。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太祖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当年.宋太祖发布诏令,对地方实行“制其钱谷”的财税体制,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财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占留。为了保证“制其钱谷”制的有效推行,宋太祖后来又将全国划分为十几路,统管各州财赋的使用和转运,这样就把原来的“留州”制度逐步废除了。

同时,宋太祖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制度,收回了地方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那种“藩镇自擅,财赋欺失更五代而不能收”的情况,最终得到了改变。此后,“粟帛咸聚王畿”,地方藩镇失去了对抗中央的经济后盾。

此外,宋太祖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又称“计相”,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这样,就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政治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葛贤痛打税监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

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

这种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使明朝统治者认为有利可图。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那些城市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诈勒索,把百姓害得好苦。

公元1601年,明神宗派税监孙隆到苏州征税。孙隆一到苏州,就跟当地地痞土棍勾结,在苏州城各处设立关卡,凡是绸缎布匹进出关卡,一律征收重税。商贩交不起税,就不敢进城做买卖。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连两个月阴雨,苏州闹了一场水灾,桑田淹没,机户停工。孙隆一伙还要向机户收税,规定每台织机收税银三钱;每匹绸缎,收税银五分,这一来更逼得许多机户倒闭,机工失业。

有一天,织工葛贤(又名葛成)路过葑门,见到孙隆手下几个税棍,正围住一个卖瓜的农民痛打。葛贤一打听,才知道那瓜农挑瓜进城的时候,税棍逼他交税,交不出就抢他的瓜;等瓜农卖了瓜,买米出城的时候,税棍又抢他的米顶税银。瓜农不答应,就遭到税棍的痛打。

葛贤平日对税监的压迫剥削,本来就怀着满腔气愤,看到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他挥动他手里的芭蕉扇,高声呼喊打坏蛋。路边的群众一呼百应,像潮水一样涌到葑门税卡。税棍黄建节想要逃跑却已经晚了。群众把他包围起来,拾起乱石、瓦片向黄建节扔去。这个作恶多端的恶棍,被乱石打得头破血流,丧了性命。

这时候,群众越聚越多,反抗情绪也沸腾起来。葛贤看到大伙打死了黄建节,知道事情闹大了,就和群众一起,到玄妙观开会商量。大家一不做,二不体,推举葛贤等二十多人当首领,找税监孙隆算账。

葛贤等分路找到十二个税棍的家,点起了一把火,把他们的家全烧了;另一路群众浩浩荡荡来到苏州税监衙门,捉拿孙隆。一时间,呐喊声震天动地。孙隆吓得魂不附体,爬出后墙,狼狈逃到杭州去了。

孙隆逃出苏州以后,苏州知府下令捉拿参加暴动的人。葛贤得到这消息,怕连累大家,自己跑到苏州府衙门,说:“带头的就是我一个人,要杀要剐由我顶着,不要牵连别人。”

知府正为这个案子抓不到为首的人发愁,见到葛贤挺身出来投案,就把他关进监狱。

葛贤进监狱那天,成千上万的苏州市民含着眼泪为他送行。葛贤进了监狱,又有上千个人络绎不绝带着酒饭、衣服来慰问。葛贤再三推辞不收,大家还是不肯带回去,葛贤就把大伙慰问的酒饭等都分给监狱里被押的难友了。

明朝统治者看到这个情况,没敢杀害葛贤。葛贤坐了两年牢,终于被释放。

罗隐诗谏免鱼税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为敛资聚财,征收了名目繁多的杂税,他还规定,杭州西湖边的渔民每天要缴纳鲜鱼数斤,以供其全家食用。因其住所系以前做节度使时的宅邸,便称这种额外税收为“使宅鱼”。当时的钱塘县县令、大诗人罗隐看到百姓深受“使宅鱼”之苦,想劝谏又苦于没有机会。不久,钱王召见罗隐时,拿出一幅《磻溪垂钓图》,说要和罗隐吟诗唱和.罗隐见画的是姜太公吕望于磻溪直钩钓鱼的故事,灵机一动:何不诗谏?于是当场口占一绝:“吕望当年展庙漠,直钩钓国更如何?若叫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钱王听罢,沉吟半晌,忽而开怀大笑道:“你用心良苦,令朕感动。连姜太公都怕纳‘使宅鱼’,看来,朕得把这鱼税免了。”当即下旨免去“使宅鱼”。P85-88

序言

财政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各财经类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课之一。它通过阐明财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技能,系统地分析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国债、预算、公共支出、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手段,实现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从而弥补市场失灵,实现财政职能。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职能也正经历着重大的转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因此,深入学习财政学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笔者从2003年开始教授本科生财政学课程,至今已有十年。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财政学本应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宏观经济学科,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可是由于缺乏一本系统的财政学课程的拓展阅读材料,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这门课程时,总觉得它都是文字描述,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对于考试也仅限于考前背上一两天,考试后迅速“清零”,更别提如何运用财政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身边的许多财经现象了,而这本应是财政学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的。于是,笔者开始有意识地一点一滴地收集与财政学课程相关的财税名言、财税趣闻、财税史话、财税小品文等,并将其汇总整理出来,成为今天的这本小册子。笔者热切地期望,这本小册子的诞生能够帮助更多的从事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的学生,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提升他们学习财政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为众多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本书为全系列第一辑,共分两篇,第一篇是关于财政(学)的名言(格言),多是经济学家对财政学相关知识的阐述和观点,也有关于理财的格言;第二篇是财税趣闻,主要分为名人与税收、五花八门的税种、各国财税趣闻等几部分内容。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和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胡国柳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笔者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在此一井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希望各位读者和专家能够通过邮箱SL2396@163.corn与我交流,并批评指正。

沈琳

2012年8月于海南海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