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百家讲坛》丛书系统地把握国学文化的根与脉,以国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为宗旨,尤其重视国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尤其重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国学养成教育。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学是国学中的精华之一,不论是从它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是从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价值来讲,儒学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现代教育出版社特邀国内相关领域精尖学者打造《国学百家讲坛》,率先推出《儒学》分卷十二册。本册为宋一夫主编的《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国学百家讲坛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宋一夫 |
出版社 | 现代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学百家讲坛》丛书系统地把握国学文化的根与脉,以国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为宗旨,尤其重视国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尤其重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国学养成教育。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学是国学中的精华之一,不论是从它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是从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价值来讲,儒学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现代教育出版社特邀国内相关领域精尖学者打造《国学百家讲坛》,率先推出《儒学》分卷十二册。本册为宋一夫主编的《信》。 内容推荐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学是国学中的精华之一,不论是从它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是从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价值来讲,儒学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现代教育出版社特邀国内相关领域精尖学者打造《国学百家讲坛》,率先推出《儒学》分卷十二册。本册为宋一夫主编的《信》。 《信》的核心命题是信,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命题之一。信,从人从言,信守诺言,诚实无欺,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信最早是人们对上天和祖先的诚实与信赖,“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左传?桓公六年》)。到了春秋时期,信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信作为儒学中的重要学说,在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中,信成为人们所遵循的美德。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信仍将是我们奉行的人生准则。其中: 目录 国学漫谈 孔子·说信 富贵不悔贫时之誓 言出守信曾子杀猪 孔子·说信 生者守约死者守信 宁舍头颅定记弑君 孟子·说信 一言既出何顾父子 军无戏言斩杀王姬 孟子·说信 宁做人质不背诺言 商鞅变法扛木示信 荀子·说信 一饭之恩说报必报 谁都不晓开墓现珠 董仲舒·说信 诺不轻许助人到底 以实为本叙事记人 魏征·说信 言出不悔说放就放 不念私怨如实记写 柳宗元·说信 不负前言千古一朋 赎麻得金原包退还 二程·说信 夫妻守约破镜重圆 卖牛专说牛曾得病 二程·说信 允许触讳说到做到 不贪他功不掠人誉 朱熹·说信 不昧死者一分一厘 不作伪证说到做到 朱熹·说信 拾珠招领全部奉还 礼品不动吃枣挂钱 陆九渊·说信 认真守信不需证据 便宜不捡圣誉不认 王守仁·说信 黄梨无主任渴不动 对人守信得人忠心 陈确·说信 按约还书准时报到 立志变法勇于献身 试读章节 商鞅变法扛木示信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一天早上,国都雍城的南门围挤了很多的人,他们议论着挂在那里的一张令人不敢相信的告示。 靠城门戳着一根木杆,看去近三丈长短,告示就挂在旁边,上写:无论何人,将木杆扛到北门,赏赐十金。 “这不就是普通木头吗,没什么特殊啊!”“哼,扛着它走十个来回都不会喘粗气!”“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守着木杆的小吏见无人上前,就指着告示朝人群喊道:“十金.十金!这是新任的左庶长的命令!谁愿意扛啊?”“官长,搬它去北门做啥呀?”有人问。“嘿,我也不知道……”守吏笑了笑。 “扛根木杆就赏十金?”“这根本不可能,怕是拿我们寻开心吧……”“这是左庶长亲口所说。”“说了不算,你又能怎样?这年头,说话不算数的事,哼,我们见的还少吗?”“你就试一试何妨,顶多白受累……”“我?我不试。他说了不算,只作是哈哈一笑。我背上一个大傻瓜的名声,那是何苦?”围观的人不停地议论着。 说着话,只见城里大道上从北面有一骑马的士兵飞奔而来。马到南门,骑者下马挤过人群来到守木杆的小吏身边,附耳说了一阵。守木杆的小吏扬手,朝人群喊道:“众人听着:左庶长大人有令,扛木杆到北门,不给十金了……”没等他的话说完,人群中轰喊声大起:“怎么样,说了不算吧?”“多亏没跟着瞎闹哄!”人们吵嚷着就要散去。“我还没说完……”守杆吏大声喊,“不是给十金了,增加到五十金!谁把木杆扛到北门,赏五十金!”人群忽然鸦雀无声,满脸狐疑。 “五十金啊!”守木的小吏又喊。 “好,我来试试!”有人大喊一声。人们的目光一下子汇聚到这个人身上,远处的人踮起脚往他那儿看。 一个年轻人用手分开众人,来到守木的小吏身边说:“我来扛!我就试一试这左庶长说话到底算数不算数。得不到五十金也没关系。”年轻人说着,不用别人伸手,自己就把木杆扛到肩上往北走去。众人则全跟在后边。 南门告示的事早已传得半城皆知,许多人正要赶去南门,见已经有人扛着木杆往北走,就跟在后边。还有些人不知是怎么回事,见人多便也跟着走,还边走边打听。人越跟越多,把街道挤得满满的。 时间不太长就走到北门,年轻人将木杆竖立在官吏指的地点,当他抬起头来,只见高处站着一位官长模样的人正含笑向他招手。官吏就领年轻人走上前去。 “那就是左庶长商鞅!”人们互相传告,人群立刻如潮水般涌上前,这时寂静无声,人们都屏着气等着看年轻人能否得到这五十金。 左庶长大声对那年轻人说:“你是个好百姓啊!能按照我的命令办事。来人,颁赏五十金!”人群中立刻响起一片议论声。 听到左庶长吩咐,随从立刻用托盘将五十金的赏赐端到年轻人面前。年轻人没料到扛着一根百十斤的木杆,从南往北就这么走一趟,真的就能得到五十金,他竟不敢伸手去接。 “陕接过去吧!”左庶长的声音更大了,“我说话算话,说五十金就五十金,一分一厘不能少,决不失信于民!” 很快,“左庶长说话算话”的事情在秦国都城内外传开了。 这位左庶长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为了在秦国实行变法,他担心人们不相信他的新法能真正实行,因此在新法公布前通过这件事树立自己“说话算话”的守信形象。人人都不敢相信的事都能信守,还有什么能说了不算呢? 历史钩沉 本历史事例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历史人物 商鞅(约前395~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孝公六年(前356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旋升大良造。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进一步变法。后十年(前340年)因战功封於(今河南内乡东)、商(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十五邑,号商君,因称商鞅。认为追求名利是人的本性,采取“利出于地”、“名出于战”的“利出一空(途径)”原则,推动人们积极投身于农战。以农为“本”,以奢侈品生产、销售和游食为“末”,主张“事本而禁末”。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死后被车裂。《汉书·艺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篇;又有《公孙鞅》二十七篇,今佚。遗物有商鞅量。 成语典故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做声。语出北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畎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历史百科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铜二十两为一金。 秦爵位二十级:1.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后为避武帝刘彻的名讳改为列侯)(《汉书.百官公卿表》) P62-6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