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夫主编的《廉》以国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为宗旨,尤其重视国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尤其重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国学养成教育。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学是国学中的精华之一,不论是从它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是从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价值来讲,儒学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本书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
宋一夫主编的《廉》内容简介: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
《廉》的核心命题是廉,廉,正直,不贪暴,廉洁。廉是历代思想家政治思想的主张,如墨子主张:“贫则见廉,富则见义。”庄子主张:“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管仲主张:“智以招请,廉以摽人。”儒学的廉耻思想,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发挥了很大的进步作用。古代名人志士以廉耻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幕,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同时,廉耻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廉官,名叫戴敦元。戴敦元为官半生,却一向俭朴,从不享受半点特权。
道光二年(1822年),戴敦元被朝廷任命为山西布政使,这是主管行政的省级官员,地位显赫。按照当时的规定,新任省级官员上任前都要先去京城朝见皇帝,然后再赴任。这时,戴敦元正在江西任职。他升迁的事沿途地方官都已知晓,他们做好了各种准备.只等戴敦元路过自己的州县时,设宴迎接,馈赠礼品。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没见戴敦元的影子。
原来,戴敦元深知那些州县地方官的心理,在接到任职通知后,只告诉了身边的几位好朋友,便毫不声张地做好了启程准备。一天清晨,天还没大亮,他只带了两个随从,乘着一辆旧车出城北上。
从江西到京城要行走几千里路,一路上,戴敦元穿着平常的布衣,随身只带了些面饼,碰到客店也就要些小菜和热汤,就这样每天只吃六个面饼,晚上住宿也随便找个客店。随从和车夫都了解戴敦元的性格,谁也不敢张扬,跟着他白天吃干面饼,晚上住小客店。沿途的店主人只当他是个穷住店的,哪里想得到他是位新任省级行政大员。于是,就在沿途州县的地方官们备好礼品和酒菜焦急等待时,戴敦元已经悄悄来到了京城。
到达京城后,一些故交纷纷来向戴敦元道贺。见他只身一人,还自己煮茶,都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带几个侍从。戴敦元笑着说:“一个人出来很随便,又能节省一笔开销,这不是很好吗?再说,做官时,应该养成不用侍奉的好习惯,那样便能做一个廉官。”说完,戴敦元亲自为客人端上茶点。
看到这一切,朋友们不禁相视而笑。就这样,戴敦元在京城朝见完,又毫不声张地赶往山西。
到了山西,按当时官场的陋规,要分配给他一笔“鳌头银”。当底下的官员手捧这笔俸晌递到他面前时,他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左右侍从忙向他解释说:“这是给您的银两。”戴敦元脸上立刻流露出不满,对左右人说:“当官的已经享受俸禄了,仆人们由主人发给薪金,为什么还要额外享受呢?”于是他马上颁布新的法令,取消这笔赏银。其他官员见戴敦元自己带头不收这笔钱,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从此,这笔赏银就取消了。后来,老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都称赞戴敦元说:“这才是真正廉洁的官呀!”
由于戴敦元的廉洁,政绩卓著,不久,又被调回京城,升任刑部侍郎。地位高了,来找他的人也增多了。特别是一些旧友和亲戚,不断来找他,求他办些私事。起初,戴敦元很有礼貌的接待他们,但对他们所提的不合规定的一些私事,一概拒绝了。他诚恳地对他们说:“我身居要职,办事更应秉公执法,不能以权谋私,你们都是我的好友,更应理解我。”虽然大家表面不说什么,但有些故交还是对戴敦元不满,认为他太不近人情了。
后来,戴敦元干脆就告诉侍从:“只要不是公事,一律不许进来见我。”每天处理完公事,他就急忙回家,有时府中设公宴,他也很少参加。戴敦元自然知道官府宴会尽是珍馐美味,家中饭菜怎比得上,但他想的是:如果每一个官员都白吃白喝,那国家岂不是要被吃垮喝垮吗?天下还有很多老百姓缺衣少食,自己能为国家省一口就省一口吧。每当这种时候,戴敦元总是默默地回到家中,吃完饭,就独坐在书房,反思一天所做的事,看看有没有不符合廉洁俭朴的地方,有时直到夜深人静……
廉洁俭朴看上去似乎是生活小事,其实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风的好坏,如果每一个做官的都能像戴敦元那样廉俭自律,那还愁国家不安定,社会不繁荣吗?P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