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枫、姜忠喆主编的这本《中国教育名家印记》是“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教育名家近百位,如孔子、许谦、严复、康有为、陈独秀、闻一多等,并对他们的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了介绍评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教育名家印记/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萧枫//姜忠喆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萧枫、姜忠喆主编的这本《中国教育名家印记》是“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教育名家近百位,如孔子、许谦、严复、康有为、陈独秀、闻一多等,并对他们的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了介绍评说。 内容推荐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中国教育名家印记》放眼中国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中国教育名家印记》由萧枫、姜忠喆主编。 目录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韩愈 朱熹 竺道生 王通 唐玄奘 慧能 柳宗元 辕固 李侗 张械 蔡元定 吕祖谦 蔡幼学 王应麟 赵复 许谦 许衡 金履祥 肖惟斗 刘因 吴澄 陈栎 同恕 黄泽 胡长孺 熊朋来 严复 康有为 蔡元培 鲁迅 陶行知 胡适 叶圣陶 王韬 容闳 吴汝纶 陆润庠 郑观应 盛宣怀 陆宝忠 张謇 张伯苓 范源濂 李登辉 李更生 陈独秀 杨昌济 胡元侦 陈润霖 马君武 朱剑凡 夏丐尊 陈时 黄齐生 俞庆棠 闻一多 魏书生 李镇西 试读章节 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秋风瑟瑟,汾水滔滔。龙门附近汾河北岸的一座小亭中,石几上陈放着一张古朴的焦尾琴,琴旁一尊小香炉,几柱细香正升起一缕缕袅袅的青烟;琴前端坐着一位先生,看年纪也不过20上下,但峨冠、博带,宽阔的脑门,炯炯的两眼,微闭的双唇敦厚凝重,飘飘的长须直垂腰际,那神情是既潇洒又儒雅。他的身旁拱立着七八位青年,或凭栏远眺,或倚柱谛听,一个个恭恭如、怡怡然,正静候先生抚琴呢。 这时,只见那先生长袖一拂,略一凝神,便徐徐拨动琴弦,轻拢、慢燃,悠扬深沉的琴声顿时从他指端流泻出来,铮铮然似歌似泣,如诉如怨,低回婉转于汾水上空,逐渐逸向寥廓的苍穹。这时恰有一叶扁舟从远处顺流而下。舟上一位钓者,青箸笠,绿蓑衣,垂竿鼓棹而来。他聆听琴声有顷,不禁高声赞道:“寄托遥深,多美的琴意啊!有所感伤,却能心平气和;有所怨愤,而不流于狂躁;身处山泽之中,而有匡时救世之志,恰似姜太公垂钓于潘溪之上,又如孔夫子卜宅于泗水之滨哟!”先生一听,不觉一愣,忽然换了个曲子,弹起相传为虞舜所制的古乐来。钓者听后叹道:“噫!曲调与心情怎么不符呢?行‘道’能够利益百姓,立功足以扶济天下,这不是虞舜的心思吗?倒不如虞舜自己来弹为好。现在弹的虽是《南风》之曲,所操的感情却与古不同。”先生听罢,急忙推开琴,抬头问身边的青年们:“情感对于琴声的影响竟有如此大吗?”起身想请钓者来谈谈,不料钓者却摇着鱼竿打着船桨去远了。 远去的钓者显然是位修养深厚的隐者。对于弹琴的先生,他可真算得上知音,一番话恰当准确地道出了先生的胸臆。这位先生是谁呢?他就是隋朝末年有名的儒家大学者,姓王,名通,字仲淹。他身边的那几位青年,都是跟随他求学问道的弟子。王通是河东绛州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上好几代人都读书通儒术。王通出生于隋开皇四年(584年),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陶冶,立志勤修苦学,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于是不辞辛苦,到处寻师访道,向东海人李育学习《尚书》,向会稽人厦碘学习《诗经》,又向河东人关子明请教有关“礼”的知识,跟从北平人霍汲精研“乐”典,还与叔父王仲华考究《易经》。经过六年的刻苦学习,他的学问大进,名声远播,本州推举他参加“秀才”科考试,又以优异的成绩名登金榜。 科举的成功给予王通很大的鼓励。他二十岁那年,毅然来到京城长安,向隋文帝上书献策。隋文帝知道王通颇有些名气,便在宫中召见了他。于是他在文帝面前指陈古今,旁征博引,大谈儒家那一套尊王道、摒霸道的治国方略,一共提出了十二条致太平之策。讲到得意处,仿佛世界就在自己指掌之中,心想皇帝一定也很欣赏吧?偷眼一瞧,没想到隋文帝正半闭着眼,似睡非睡的不知在想什么呢!这一下犹如一瓢冷水当头泼下,王通心都凉了。他料定自己的谋略是没有被采纳的希望了,急忙草草地打住了自己的话头。 果然,朝廷对王通的那一套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他的太平策被束之高阁,其本人被委派做蜀郡司户书佐,后来又曾任蜀王侍读,都是地位低微的小官。 上书献策的失意给王通很大的打击,佐杂卑职的生涯更违背他的志向,乃慨然感叹道:“我身怀的大‘道’不能推行,还有什么路可走呢?只有退归田园,把我的‘道’记述下来,让它传播而已。”于是辞官回到家乡,一心一意地做起研究、著述工作来。他仿照孔子的六经,续《诗》、 《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经过九年的努力,把自己对社会政治的看法和行政治国的主张写成六部书,被称为续六经。在此期间,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钦敬他的道德文章,从四面八方赶来拜他为师,向他求学。他也乐于收徒授业,借以传播自己的政治和学术主张。于是他门下人才济济,兴旺发达。河南的董常,泰山的姚义,南阳的程元、河东的薛收、中山的贾琼等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唐初著名将相的李靖、窦威、房玄龄、魏徵、温大雅、陈叔达以及杜淹等传说也北面拜王通为师。至于来来往往以各种形式受教于王通的人多达千余。因此,王通成了隋末著名大儒,一代名师,他讲学传道的河(黄河)汾(汾河)地区(约当今山西西南部河津、新绛、临猗、夏县一带)也成为隋末一个学术中心。 王通传道授业的方法灵活多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他很重视实行,一再教导学生要把学到的道理贯彻到行动中去。他的学生贾琼将到楚公那儿去当僚属,临行王通为他饯别,席间贾琼向老师请教如何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王通说:“远离上司的时候行为要检点,不要显得与人格格不入;接近上司时不要阿谀奉承,规劝上司要从一般利害关系婉转分析,不要与他进行激烈的争辩。”贾琼听了恳切地说:“老师说得太好了,我要终生牢牢记住您的话。”王通说:“不,应该是终生照那样去做。”后来,王通还在各个不同的场合谆谆教导学生要知而即行。他说:“了解一个道理不一定难,要按这个道理去做才是真正困难的。”又说:“懂得一个道理,不如按这个道理去做。” 王通经常通过亲切的谈话给予学生有力的鼓励和引导。有一次,贾琼、王孝逸、凌敬三位学生和他在一起,王通便与他们聊起了兴趣和志愿的问题。他问学生们说:“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贾琼说:“我喜欢闲居。”王通说:“好啊,闲居无事,可以安安静静地思考人生大道理。”王孝逸说:“我喜欢听到别人批评、指正自己错误缺点的意见。”王通说:“说得对,有错误缺点能听到别人指出,的确获益不少。”凌敬说:“我乐于遇到善人。”王通说:“贤人们聚集一堂,真是赏心乐事。”又有一次,有人向王通的弟子姚义请教孔庭礼法的事。姚义根据自己的理解,很详尽地作了回答。王通听说后,连声称赞道:“姚子真是把握了孔庭之法的真谛了!” 不过王通对学生的错误意见也能及时加以纠正。学生们都很佩服先生学识渊博,而且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程元说:“老师是天纵聪明,他的成果不是积学能达到的。”王通听到这番议论后,把程元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程元,你知道吗?天下没有不学而能有所成就的。”这里表面上是纠正了学生们对自己不恰当的称赞,实际上讲明了天资和勤奋的正确关系。此后,学生们都更加勤奋好学了。 P29-31 序言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以“特定对象、特别对待、特殊方法、特例分析”为宗旨,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集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校长、老师们的教育成果与经验于一体,围绕困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教育难题,集思广益,多方借鉴,力求全面彻底解决。 本辑为“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之《在故事中升华经典》。 这是一部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部写给学生的书,因为故事中洒满老师们对学生的温暖、感动、爱意、执着、顽强与刚毅……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塑造人心智的高超艺术。对于教育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本书中的观点能给人以许多启示。本书还汇集了众多著名教育学家、知名教师的经典教育文论,共同领略著名专家学术研究风范,引领我们进入教改理论与实践前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创新教学理念脉搏,感悟前瞻性的教学思想。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在教育实践中,那一个个平凡却并不平淡的片段,或呈现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或记录着教师走出困惑的教学经历;或展现出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回顾那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实践,既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本辑共2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1.《师生情难忘》 如果我们的人生有一段华美的乐章,那一定来自老师教给我们的7个音符!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懵懂孩童到青春飞扬,然后进入社会大舞台搏击人生。老师谆谆教诲的深情,是我们前行的灯火,给我们温暖、力量和信念……本书选录了100篇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情故事。这些平凡而真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沉思,让我们回忆,让我们心怀敬意和感激…… 2.《记忆深处》 翩翩红叶,徐徐飘落,总不忘留给土地柔软与肥沃;涓涓泉水,潺潺流淌,总不忘带给岸边甘甜与欢歌。享受“师生”情,奉献真诚心!让我们把握这份情,让心灵浸润在肥沃的土壤,开出绚烂的花朵;让我们紧守这份爱,让生命谱写圣洁的乐曲,唱出青春的赞歌。 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是谁为我们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在荆棘的人生旅途中,是谁甘做引路人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是您,老师,把雨露洒遍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无论记忆多么久远,每当想起老师,依然激情难耐;每当面对熟悉的老师,那一瞬间,那一件小事……总是激起我们对老师久蓄于心的感激…… 3.《成长足迹》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因为爱,所以在教育的天空下,才会发生这么多感人的故事,这些也是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这是一部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部写给学生的书,因为故事中洒满老师们对学生的温暖、感动、爱意、执着、顽强与刚毅…… 4.《悸动的心灵》 追忆往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发现自己最难忘的某一个瞬间,其实也就像重新获得一种生存的意义一样美妙。这些教育故事也许并不是教育的解决之道,但却是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也许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许我们既活在未来更活在无限的过去,在这些纷繁复杂却又素朴平凡的场景中,有最乐意的付出,有泪水和智慧,更有目日夜夜用心抒写因而温润无比的爱。 5.《春暖花开》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执著并献身于教育,不仅需要大步向前,也需要回头反思。回顾那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实践,既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走进本书,这里全是暖暖的爱。 6.《孩子的微笑》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在教育实践中,那一个个平凡却并不平淡的片段,或呈现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或记录着教师走出困惑的教学经历;或展现出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 7.《故事里的教育智慧》 本书主要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中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它的特色是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其宗旨是:讲述真实的教育故事,研究深切的教育问题,创生新锐的教育思想,激活精彩的教育行动。其风格是:直面真实,创新为本和故事体裁。 8.《难忘的教育经典故事》 根据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困惑,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故事讲述一些很明白的道理,引导人用智慧的手段促进人的成长。这些故事或来自国外的或来自一线教学的实践,对于教育类人群均具有启发性。一个个使教师深思的小故事,一个个让学生向善的小故事,让我们教师真正领会生命教育的内涵。从现在开始关注生命的成长,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 9.《中国教育名家印记》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本书编者放眼中国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10.《外国教育名家小传》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本书编者放眼人类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近百位世界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11.《随手写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是诗性的事业?性教育何去何从?是否应该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假设陈景润晚生40年……本书汇聚了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对于和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问题都有所畅谈,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都有所裨益。 12.《我心思教育》 本书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13.《教育新思维》 本书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以既解放思想又科学审慎的态度,兼用独特的视角,论述了近年的教育理论新说,涉及“教育呼唤‘以人为本”’、“公民教育”、“素质教育新解读”、“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家办学”等热门话题。这些文章,不避偏,不畏难,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误区,无不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对于渴望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14.《名家名师谈教育》 本书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和文趣,既有助于深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帮助广大教师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既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兴趣,又能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广大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15.《世界眼光看教育》 本书荟萃了多位世界级教育思想巨擘的主要思想。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直到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等等,现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晰、准确而完整。 本书既有思想评介,又有论著摘录,无论教育研究人员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均可非常便捷而精准地从中获得思想大师们的生动启迪,加深对当代教育发展特质的深切理解,是教育、教研、教学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必备工具书。 16.《大师眼中的教育》 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本书各篇文章提供了许多新史实、新观点,为我国教育史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某些历史人物评价的思维定势提供了新的清醒剂。 17.《教育箴言》 名人名言是前入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阅读它,不仅能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能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该书着重论述三方面的内容:教育——造福人类的千秋伟业;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育人的典范;师德——塑造教师灵魂的法宝。 18.《百家教育讲坛》 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孔子、卢梭、爱因斯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几十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19.《名师真经》 本书从专家心理学研究出发,以新教师到专家教师这一成长过程为线索,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特征,动态性是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原因与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系列化教学理念、观点与方法,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在观念层面上树立科学的教师人才观,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法与措施。 20.《师道尊严》 本书意在激励教师以站着的方式获得成功。全书讲述了站着成长的精神、站着成长的思想、站着成长的基础、站着成长的学问和站着成长的行动。全书力求字字诉说教师成长之心声,篇篇探寻教师优秀之根本,章章开启教师幸福之道路。 由于时间、经验的关系,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必定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衷心希望各界读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界人士批评指正。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