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具有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诚实求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诚实求信》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诚实求信”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由张海君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诚实求信/读美德故事塑造高尚品德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张海君 |
出版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具有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诚实求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诚实求信》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诚实求信”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由张海君主编。 内容推荐 《诚实求信》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诚实求信”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诚实求信》中所展示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仁人志士,又有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心将使青少年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由张海君主编。 目录 诚实的孔子 季札挂剑还心愿 卞和三献美玉 曾子杀猪教子 商鞅立木教诚信 魏惠王认错求贤 班超光明正大 明山宾赔本卖牛 不会撒谎的晏殊 知错就改的司马光 范仲淹封金不纳 皇甫绩自责三十板 吴章不计前嫌 李贽反虚伪 刘基讲真话 汤显祖不受丞相之邀 唐太宗不隐真相 郭震的“礼物” 李固言诚实为官 张去华烧契约 张孝基还财 詹谷诚信守诺 毕沅离家与回家 吴士东乱世守诚信 皇甫绩自愿挨罚 刘若宰不隐祖籍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 说话算数的林基路 信守誓言的史来贺 最可信任的鲁迅 汉文帝杀舅 卫石碏大义灭亲 霞映警花别样红 董宣执法不畏死 诚实守信的澎湃 石奢请罪 仁杰凛然弹宠臣 持正不挠的西晋“监察官”刘毅 郑大进整治恶族长 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李嘉诚信守诺言 宋江看瓜试诚信 季布一诺千金 状元楼的诚信由来 魏文侯尊贤守信 毛主席借字帖 心灵深处的警钟 讲诚信的宋庆龄 韩信干金报恩 诚实的罗富士 林皋教授一生求索镌辉煌 勤学勤做勤求索的优秀学生任晓畅 当代夸父路遥 试读章节 李贽,字卓吾,人称卓吾先生,是我国明代了不起的思想家。 李贽平生最恨的就是虚伪,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贪婪卑鄙的无耻文人。他一生爱好天真、自然,潜心研究佛家经典。正直、诚实的人们尊重他、仰慕他,都愿意同他交朋友。 有一次,一个人跑来拜访,想结交李贽,以李贽的鼎鼎大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人一见李贽,就凑到跟前,先生长,先生短地奉承了一阵,然后,又装模作样地说:“我做官做得真是毫无趣味,想跟随先生,请先生务必指教我一点修身之道。”李贽答道:“我只不过是个村野匹夫,没有什么‘道’可讲,你若诚心来问,我可以告诉你,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爱清洁,最恨那外面光,内里脏臭的人。” 这人一听,知道李贽又在嘲弄他,可还是硬着头皮陪着笑。李贽看他凑在自己的跟前,一副不知羞耻的虚伪样子,心里很反感,就起身换了个离他远点的座位。这人却不知趣,又跑到跟前来讨好。这一下李贽火了,他猛地站起来,说道:“这屋子里怎么忽然变得臭秽不堪了?我最见不得脏臭,请原谅我告辞了!” 说完,李贽看也不看那人一眼,径自扬长而去。 又有一回,李贽正在湖北麻城的芝佛书院中研究学问。这天,他在街上散步,又被一个虚伪文人缠上了。李贽心里很厌烦,可一下子又甩不掉他。这时,恰巧有几个在书院里读书的书生走过来,身边还跟着几个歌舞伎。这几位书生一见是李贽,都有些不好意思,怕李贽嘲笑他们贪恋女色,不勤奋读书,正想转身溜走时,却被李贽叫住了。 李贽微笑着问他们:“几位玩得很开心吧?”那几个书生都红了脸,连连否认,说他们只是偶然碰到歌舞伎,随便说几句话罢了。没想到李贽却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与三两个美色女子饮酒吟诗,总比同那些装腔作势的道学先生在一起要强得多啊!我倒是想和你们一起去痛快一番呢!” 李贽又转过脸来,对那个文人说:“参议大人可否也愿同去?” 那个虚伪的家伙哪里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歌舞伎在一起玩乐呢。他结结巴巴地推辞地说有事,说完转身就溜掉了。李贽看着他狼狈而去的身影,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由于李贽毫不留情地揭露正统文人的虚伪和官场的黑暗,因此招来了统治阶级的怨恨。他们一再迫害李贽,最后终于将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害死在狱中。 临入狱前,李贽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他预感到自己将长辞人世,怕自己死后,朋友们会为他大办丧事,搞一些毫无意义的浮夸排场。 于是,他预先写了篇遗言。他说:“我李卓吾清净纯真而来,还要清净纯真而去。决不沾一丝一毫虚伪、浮夸的俗气。” 后来,这位一生追求真诚,反对虚伪的李贽就这样被安葬了。 李贽虽有“狂放”的一面,但他不仅不受礼教的束缚,而且常常主动地、积极地与虚伪的礼教做斗争。李贽这种与虚伪做斗争的勇气,很值得我们学习。 名师点评: 正“杨花飞入囚人眼,始觉冥司亦有春。”这是明代杰出的法家思想家李贽写于狱中的慷慨激愤的诗句。它抒发了这位法家战士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洋溢着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李贽反封建思想的特点,总结李贽批孔反儒和当时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封建社会晚期儒法斗争的实质,更好地开展批林批孔斗争,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P38-40 序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具有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情感、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套丛书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同时又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概括为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勤学求索、爱业敬业、谦虚礼貌、严己宽人、勤劳节俭、诚实求信、团结友爱、精忠报国、机智勇敢、见义勇为12个方面。由60个故事组成,全套书共有360个故事。 这些故事所展示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仁人志士,又有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心将使青少年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资料浩繁,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请读者,特别是请广大教师、学生在阅读中多提宝贵意见。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阅或选用了一些报刊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编者 2012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