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熹别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湘如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熹别传》编著者张磊。

他是一代大儒,他是南宋时期盛名盖世的理学泰斗。

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他甚至是中国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学说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分明就是一个圣人。

他的存在、他的成就、他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然而,关于他的学说、他的思想,却从他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纷争。

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

内容推荐

《朱熹别传》编著者张磊。

《朱熹别传》内容提要:南宋时期喧闹一时的“官员狎妓”“朱唐交奏”案因何而起?学界泰斗、朝廷重臣缘何与一营妓结怨?为何他的学说、他的思想,自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纷争?本书通过朱熹与严蕊、唐仲友之间的冲突,描绘了南宋官场错综复杂的纠纷,呈现了一幅官场与市井交织的纷繁多彩的历史画卷。

目录

第一章 文公出世

第二章 岳州灾变

第三章 蓬尘结义

第四章 菡萏香销

第五章 无心插柳

第六章 孔庙争端

第七章 千年惆怅

第八章 湖畔惊情

第九章 伤痕处处

第十章 剑胆琴心

第十一章 天台蝶梦

第十二章 李代桃僵

第十三章 乱世情殇

第十四章 刑堂无惧

第十五章 风云际会

第十六章 花开花落

尾声 莫问归处

试读章节

婺源这地方,林木葱郁、峰峦叠嶂、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各种生态环境,构成了一片美丽的自然景观。山岭和地势互相衬托,盘跨于皖赣之间,起伏连绵,时有流水喧腾奏乐如笛凤栖呜,绵绵长驱而去,堪称为人杰地灵。

这里历来民风淳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自古以来,就有“书乡”的美称。

然而,好景总是不长的,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有个叫洪真的人,于此聚众谋反。他们那个造反的队伍,以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聚众活动,打家劫舍,烧杀掳掠,闹得鸡犬不宁,弄得当地人无不心惊胆战。

谋反的队伍活跃于歙、衢、睦边境的遂安、开化、休宁一带,声势也越来越大。朝廷终于坐不住了,甚至有点惊慌失措了,皇帝谕令,发兵二十万,兴师讨伐叛贼。

如此,经过整整三年的讨伐,反贼终于被荡平了。四面八方一片欢庆,朝廷眉开眼笑,认为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为了便于加强统治,唐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于正月初八正式向天下发出诏书,于江南设置一个婺源县。

这个婺源县,县城就设在清华镇,到了天复元年(901),婺源县城又迁至弦高,也就是今天位于江西省的县城紫阳镇。

闲话少叙。正是在洪真谋反、婺源设县的当口上,有个叫作朱古寮的人,第一次登上了婺源社会和政治的舞台,他就是婺源朱姓一族的最早的祖先和宗亲代表。

朱古寮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文武皆备,在婺源当地有着很好的口碑。朱古寮自己也十分喜欢婺源这个地方。因为对婺源的留恋,他决心把自己的家小全部搬迁到婺源,在这里安家落户。

朱古寮爱好诗书,博古通今,常常在带兵镇守之余,读书到深夜。他不仅自己读书,还把这种读书的习惯传导给他的亲人、家人,使得朱氏一族在当地慢慢地成为了诗书传家的典范,受到了当地百姓普遍的赞誉。

朱氏一族,一直就生活在婺源这个地方,他们祖辈世代都在婺源做官,以至成为“婺源著姓,以儒传家”。朱氏家族在地方上很有名望也很有威信,他们在婺源的土地上繁衍,以儒学为导,重文尚武,以诗书传家,一代一代传了下去,一直传到了第七代。

第七代传人朱森,是朱熹的祖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大大超过了自己的祖先,他又把这种精神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据史书上记载:“以子赠承事郎,森生松,为朱熹之父。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官吏部。”朱松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授建州政和尉,后来“因召对,称善,改左宣教郎,除秘书省校书郎”。

朱松一直升到了吏部,但朱氏家族的家风使得他性格耿直,做事不会转弯子,当大奸臣秦桧为了自己的利益与金人议和时,他马上上疏极力反对,受到了秦桧的报复,下放到江西一个地方去当地方官了。

不得不提的是,他也是一位理学家,是罗从彦的学生,学习过杨龟山所传的河洛之学,他还留下了著作《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

可惜的是,朱松很快就失去了官职;可畏的是,没有了官职,一切就完全变了样,他开始以教学为生。但是那时候学生家里拿不出钱,他无法糊口,他的家境破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了,甚至没有办法糊口,他感到很绝望……

这时候,有个在当地颇有名望的风水先生找到了他,对他说:“你不用绝望,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暂住的那间屋子,主人嫌偏一直不肯大用,那间屋子窗户正对着文、公两山的双重气势,你家里会受到气势的熏陶。我观望天文和地气,不久将会有一个贵人星宿,来你家里投胎转世。”  朱松听了一愣,好生纳闷,因为夫人祝氏正挺着大肚子呢,难道会出什么奇诡事情吗?

“贵人星宿”就是与一般人不同,他总是在非常的时刻和非常的环境下出生到人世间来……

这件事,还得慢慢地从头说来——

且说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朱松还在任尤溪县尉,在当地已是一位有名望的学者了。朱松任职三年届满了,夫人正怀着孩子,自己中年得子十分高兴,心想趁着这个机会,还不如偕祝氏回到老家去生产,一来可以确保安全,二来也好在家里等待着皇帝的诏命,岂非两全其美?

谁都知道,那个时候金人南侵,南北混战,兵荒马乱,加上又闹饥荒,路上很难安全行走。朱松刚走出一段路就又退回来了,因为到处都是乱兵流动,拦路抢劫的。

朱松虽然有家,眼看是不能轻易归去了,他只好在尤溪过着失去官职后的穷困潦倒的迁客生活。

在那个混乱时候任满辞官,一般稍微清正一点的官,是很难谋生的,因为找不到谋生的职业,这样一来,朱松的生活就十分地拮据,日子很是难过。

生活虽然困难,可拖家带口,总得有个住宿的地方。幸好有位知心朋友郑安道,慷慨相助,把自己的家里稍偏的屋子腾出一间来,让朱松夫妇暂时住下。

安了家以后,朱松思想负担稍微减轻,心情也一天比一天舒畅,朱松便招收邻近的学童,当起了教书先生,以此维持生活,课余时间,就和一些文人墨客们聚在一起,谈论学问和天文地理之类。

尤溪县城北和城南,各有一座山,一称公山,一称文山,山势雄奇,峰峦秀丽,气势磅礴,遥遥相对。中间是一条沈溪河,河水潺潺,碧波荡漾,两岸茸竹,郁郁葱葱,竹影娑娑,绿环翠盖,山天一色,为尤溪增添了独特的旖旎风光。朱松站在窗户前,从左右两边分别可以看到这两座山。

文山,距城五里多路程,与公山相对,亭亭耸立,高插云霄,看上去,活脱脱就好似一个“文”字。公山,在县城青印坊,与文山相对,山形秀峭,东弼如“/”字笔画,西辅为“\”字笔画,中阜为“L”,看上去,活脱脱就好像一个“公”字。人们把这两座山合称为“文公山”。

古人有诗为证:

文山隔水公山对,

书院宏开不偶然。

人杰地灵终契合,

更思朱子未生前。

光阴飞逝,岁月蹉跎,朱松夫妇在郑安道家里居住,不知不觉已有半年多。

忽然有一天,祝夫人连喊肚子疼,与此同时,林木葱茏、幽篁苍翠的文、公两座山,突然被焰焰汹汹的山林野火烧得光秃秃的,山形毕露,这时候,“文”字与“公’’字,就更加形象了。猛烈的山火烧后的不多时刻,正是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的九月十五日,中午日正时分,朱松正在忙碌着琐事,突然听到:祝夫人临产了!P2-P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