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边界--语言符号的考察》由张汉良所著,泛论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和介面,特别运用语言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为中西比较文学开创了新的局面。其中若干章节引进最前沿的学术,如生物符号学和文学研究的关系,为国内开先河者。
序:在文学边界的游走
第一辑 学科的疆界与跨越
符号学与诠释学——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
再论比较文学的“恒常危机”
比较文学、修辞学和古代“哲学对话”文类
世界文学的再反思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的书写
传记的几个诠释问题
第二辑 符号的思维与系统
互文性与系统转换——试论古代文论的起源
符号学的兴起与人文教育——重读拉丁文学《神凡配》
从“全球符号学”到“灾难符号学”
伦敦之他乡异国与德昆西——城市符号学研究之一
计算机、人机界面和台湾小说——城市符号学研究之二
何谓生物符号学?
第三辑 诗学的维度与实践
“文学性”与比较诗学——一项知识的考掘
世纪末、颓废与“海峡”两岸
台湾现代诗的“超现实主义风潮”——影响研究的仿作
《创世纪》:诗潮与诗史
诗观、诗选与文学史
论台湾的“具体诗”
论台湾的都市诗——城市符号学研究之三
第四辑 戏论影片的语意世界
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墙”——兼论文学的“改编”
魔术师、艺术家与观众——柏格曼影片分析
《绘图师合约》的两种诠释——格林纳威影片分析
《向玛丽致敬》的诠释问题——戈达尔与密耶维尔影片分析
《凝视水晶球》的符号语意世界——劳拉·穆尔维与彼得·沃伦影片分析
“性趣”的空虚与幻灭——奥布洛维奇影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