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字,每一本书的写作,都是一趟美丽的旅行。不论是传记的传主,或是书中的人物,丰富而珍贵的生命历史现场,一路行走其间,都是智慧启示。以书写会遇人物心光,是一个作者的幸福课堂。潘煊编著的《证严上人琉璃同心圆》是释证严的传记,为读者讲述佛学课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证严上人琉璃同心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潘煊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透过文字,每一本书的写作,都是一趟美丽的旅行。不论是传记的传主,或是书中的人物,丰富而珍贵的生命历史现场,一路行走其间,都是智慧启示。以书写会遇人物心光,是一个作者的幸福课堂。潘煊编著的《证严上人琉璃同心圆》是释证严的传记,为读者讲述佛学课堂。 内容推荐 潘煊编著的《证严上人琉璃同心圆》讲述了:证严上人说:“汇聚人人心中的光明,未来的地球必然非常亮丽。”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个光明的时代。 二十世纪的人类苦痛大过前此的十九个世纪,慈济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是证严上人以一个宗教家的悲智,在面对世界灾难、沉沦、失落时的回应与扭转,他启动了全球慈济人的心灵力量与行动力量,为世界带来抚慰、提升与希望。 近来,证严上人更确立出“立体琉璃同心圆”的新架构,以“圆”的精神理念与组织形式,在时空中跨步,延续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关怀、在地行动,与世界脉动紧密相连。 不论环境或心灵的灾难,证严上人因应而创造的各种大爱体系,为人群默默衬底,运转成扶持的力量,暗域中生起希望。 《证严上人琉璃同心圆》是释证严的传记,为读者讲述佛学课堂。 目录 序 心如琉璃 释证严 卷一 慈心 是走向幸福的通路 第一章 世纪战火中,开人心之善 第二章 竹筒岁月,给人心一个方向 第三章 爱,是心地的过滤网 第四章 跨过海峡,爱萌芽 第五章 台湾之心,连结世界之心 卷二 悲心 是逆转痛苦的幽径 第六章 超越“时代的一摊血” 第七章 盘山过岭,幽径中找出口 第八章 守护生命,悲悯的显影 第九章 骨髓捐赠,生命相融 卷三 舍心 从无求的大道连动生命新境 第十章 从感恩、尊重、爱的港湾启航 第十一章 天使来时路 第十二章 完全教育,为生命开眼 第十三章 希望工程,跨世纪挑战 第十四章 社区志工,爱的在地串连 卷四 喜心 从无忧的坦途沐浴心灵曙光 第十五章 大爱,让世界亮起来 第十六章 如水流,如花香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 卷五 传法脉,立宗门 连结世界之心 后记 画圆 附录 证严上人与慈济世界大事纪 试读章节 拂晓,夜鹰啸空。 刹那里,土地震颤,火光轰天烧灼。凌晨五点三十分,沉睡的巴格达悚然惊醒,醒在浓烟、烈焰、巨响但黑暗的噩梦里。 这夜鹰,不是飞禽,而是夜间空袭杀手,美国空军的F117隐形战机。形似蝙蝠,名唤夜鹰,二oo三年三月二十日掠空而过,伊拉克黎明前的五点三十分,自此,成为被烽火烙印的历史时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场热战,开打于美伊之间。 序幕就这样拉起,台湾时间是同日上午十点三十分。 上午八点三十分,战前临界点,世界紧绷着神经,在我们与美国之间,也牵系着一条密切连线。花莲静思精舍的证严上人,才从每日例行的志工早会下座,随即接到来自洛杉矶的电话,慈济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①就这一触即发的战争,请示因应作法。这是开战前两个小时。 而更早在开战前十二天,三月八日,紧邻伊拉克的约旦慈济人陈秋华②,向证严上人回报,台湾驻外单位已告知当地撤侨。战争气息扑面逼近,有些华侨却穷得无法避离,陈秋华逐一了解,在慈济基金会的拨款下,帮助了三十六个家庭的撤离旅费。 黄思贤与陈秋华,一在飞弹号令发射的国家,一在飞弹轰击爆落的邻国,他们,是证严上人的双眼、双耳、双足,在美伊的烟硝局势里,为证严上人去看、去听、去守护人心。 P12-13 序言 在《药师经》中,佛陀曾谓东方有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日光、月光等菩萨住其中,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这虽是佛陀喻示的理想国,但若人心修行,集众善慧,心念能如光耀天,琉璃世界就在眼前。 琉璃,是佛教中的青色宝石,有如天青之蔚蓝,质地晶莹,表里洞彻,内外相映,光似高日丽天的晴空,象征涤尽无明的如来藏性。而这正是人人内在本具。 宋朝茶陵郁禅师有一传唱千古的悟道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所写即是净如琉璃的人心自性。 《阿弥陀经》谈及世间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而今正充塞于现世社会,人心不和、种族冲突、阶级斗争、国际纠纷,甚至宇宙灾难……人间有“浊”,全球似乎弥漫绝望;然而,也因人间有“净”,世界仍是希望昭然。 放眼周遭,许许多多的光辉影像,让我们一直看见希望在绽放。 大林乡下一个名叫大埤的地方,有对老夫妻年龄加总已一百六十多岁,他们在慈济筹建大林医院时,积极存钱,发心奉献。我问他们收入的来源,老阿公说:“我们每天去捆葱赚工钱。” 从清晨两点工作到近午,旺季时一天赚五百元,淡季时两人合起来才两百多。虽然家中有些破旧,天天捡柴用小灶煮粥,但阿嬷说:“做好事很快乐。”阿公阿嬷每日相偕骑摩托车到工地,坐在对面的树下望着寸寸长高的医院,欣喜乡人健康守护有望,他们发愿,捐一部救护车。 一部救护车需八十万元,而他们的积蓄才四十万,医院同仁感动至极便在各处张贴消息,希望一起完成阿公阿嬷的梦。于是,大家一千、五千、一万甚至整月薪水发心乐捐,最后,足为医院购置两部救护车。 后记 我看到一个圆。 从证严上人而慈济世界,圆,是我心中浮升的一个转动意象。 因为要书写上人,我有一些时间住在静思精舍里,随师,也随大众生活。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这是我的全新经验。超乎言语访谈的单一模式,“采访写作”成为一种精神氛围的采撷、环境律动的寻访、观察体会的书写、心灵经验的作功。 写书,已不只是写书。 去年我第一次在静思精舍拜见上人时,向上人提及新书即将进行的内容与方向。当时上人赠我一只小巧精致的“想师包”,内装的千年桧木屑是构筑静思堂的留香,外缀两颗鲜妍欲滴的红豆,布面上绣着两个字——“简单”。上人说:“希望你用简单的眼光看慈济。” 至今一年过去,我在这样一段时间里渐渐体会到的“简单”,就是一个最简捷的线条——圆。 慈济岁月周而复始,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每一天早课早会,转动的是全省慈济人回花莲的轨则。 每一月证严上人的行脚,是衲履足迹巡行全省的周期之约。 每一年岁末,证严上人祝福的脚步环岛一周。 这般的恒持圆转,内蕴的是悲智双运、旋动不已的精神力量。 有一日晚间,我回到静思精舍与大家分享心得时,即从这个角度谈及“圆”的体会。交流时间里有位师姊发言,她说,上午上人正开示了“立体琉璃同心圆”。就在那段时间里,我看到慈济志工组织的最新架构,出现了。 “立体琉璃同心圆”,是上人对于慈济精神的再诠释,更绵密地架构一向本具的“圆”动力,在组织模式上为未来立法,提携志工脚步转速更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