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同窗会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亦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亦君所著的《同窗会》讲述的,是“老营房”育红学校一个班的孩子,在分别三四十年后的一次相聚。

这是一群发小。他们几乎从出生就在一起了,一起进幼儿园,一起读完了小学、初中。面临“志学”之时,地方学校基本停课,之前“老营房”上高中的孩子很少,再像以往那样送孩子到地方读高中,安全也难保证。因此,部队首长决定开设“高中班”。就这样,育红学校第一个高中班出现了。这群孩子所在的班,也被人们称为“甲班”。

一个冬季,甲班也随着“参军热”而解体了。在那个年代,城镇中学毕业生主要是上山下乡,但甲班学生没到服役年龄却多数当了兵。他们也因此被看成是“幸运儿”,同时,更多地被人称为“后门兵”。

内容推荐

《同窗会》是亦君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同窗会》讲述:丁援朝从厅长岗位退下了。这个几十年前的孩子头回应众望,借力经商的老同学胡一宽,组织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发小“同窗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群纯情快乐的同学少年,子承父业步入了军营,少数走向广阔天地。他们一路踉跄前行,有的游刃官场,命运多匝;有的丧失天良,施害同窗;有的深情初恋,终成悲歌;有的坚韧不拔,事业丰获;有的追逐功利,浸染俗庸;有的一世操劳,生活坎坷……经历了世事沧桑,演绎出人生百态。他们发如霜染,相约重回曾经生长的地方。摈弃了高低贵贱,丢却了怨恨纠结……他们仿佛又回到青春少年时代,对人生真情和幸福,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更深的理解。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试读章节

毕竟是多年后的第一次电话联系,双方的客气让丁援朝很不习惯,甚至有些坐立不安。他想尽快地进入主题,但还是客气地说:“你说什么呢?见外了不是。今天找你,是有一件事情请你帮忙。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胡一宽开完董事会,正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闲逸地看着电视播报的股市行情,品着上品春茶的淡淡清香。

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不是手机里存储的号码。如果本地不显示姓名的来电,胡一宽一般是不会接的。在Z市这个地方,胡一宽虽不是妇孺皆知的名人,却也是有较高知名度的民营企业家,他不想让陌生人直接找自己,或者因打错电话耽误自己的时间。但当他看到是省城的区号,想了想还是打开了翻盖接听。

他怎么也没料到,来电话的是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发小同学丁援朝。

丁援朝,省政府的厅长。与胡一宽从小在“老营房”一起长大,不仅从小学到高中是同班同学,而且还是同一车皮去当的兵。更重要的,他是胡一宽心里始终崇拜的人生“偶像”。

丁援朝当年是“老营房”的“孩子王”,又是甲班的班长。这样地位的取得,他靠的不是歪门邪道,而是凭着自小过人的聪颖,搞恶作剧的机敏……不仅讨得老师的喜欢,而且把同学调理得服服帖帖。所以,丁援朝不仅在班里,就是在“老营房”孩子中,也极具吸引力和号召力。一下课,总有一帮小子跟在他屁股后面,他说干什么,人们都会一窝蜂地追随;他说不和谁玩了,大家瞬间便不与这个同学说话。就连玩打仗游戏,他始终是英雄、是元帅,别的孩子只有在他枪下“牺牲”的份儿。他从老爸嘴里学来的一句“降将可纳,叛徒难容”,不仅让追随的“铁杆”不弃不离,而且还不断地“扩红”……偶有地方孩子欺凌大院弱小,只要丁援朝赶到,基本都能摆平、转危为安,有时还和对方交上了朋友。这一点连“老营房”专门与地方打交道的群工干事老高,都觉得不可思议,心里暗生佩服。

而胡一宽,则是属于老师不重视、同学不待见,最重要的是不受丁援朝喜欢的鼻涕吸溜的邋遢小子。为此,胡一宽自卑了好多年……

此时的胡一宽,早已非同从前了。

在Z市老城的东关口,有一座8层的“一宽大厦”,就是胡一宽的公司和下属饭店。虽然不是十分气派豪华,但在当地确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作为同一省区的政府高官,丁援朝自然不会不知道胡一宽的发展状况。但他许多年却始终没有与胡一宽联系。胡一宽曾几次想拜访丁援朝,总是未能如愿。不是他联系方式不对就是不在家,或被其手下的人以各种理由搪塞。尽管这样,胡一宽始终没有记恨丁援朝,反而觉得他是高人、是大忙人、是有性格的人……与自己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不仅是由于胡一宽开朗忠厚的性格,不爱与人记仇,还在于他不改初衷地对丁援朝发自内心的崇拜。而胡一宽对其他人很少能这样。他甚至想,就是此生无法和丁援朝骠齐或成为知己,也一定要学习他的智慧、气质和魅力,在自己的公司里,成为像丁援朝那样有思想、有影响力的人……

胡一宽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次丁援朝为什么这个时候主动打电话给自己?

“你好,你好!大厅长。多年见你不得,今天我可烧上高香啦……”胡一宽心态有点复杂,但还是殷勤地说。

丁援朝平静地笑着说:“老同学,这么多年没见,还好吧?我也时常想念老同学,怀念过去的日子呀!”

胡一宽连忙说:“哪里,哪里。您是大领导,我们书记市长见你都得毕恭毕敬,我怎么敢让您惦记呀?!”

毕竟是多年后的第一次电话联系,双方的客气让丁援朝很不习惯,甚至有些坐立不安。他想尽快地进入主题,但还是忍耐着客气地说:“你说什么呢?见外了不是。今天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不知你愿意不愿意?”

“瞧您说的,找我是看得起我。只要我能办的,你一句话,我保证办好。你要是不满意,我们就不是发小同学加战友了!”

“那……那好吧,我就直说了。今天找你,是需要一笔赞助。这笔赞助款的数额,对你来说也许不是很大。至于用它干什么,我后面会告诉你。”

“你还是信不过我不是,没有问题的。你大厅长要多少,尽管说好了。”

“我要是说了,你可不许反悔啊?”

“当然不会反悔了!”

说这话的时候,胡一宽确实没有丝毫胆怯,反倒有些自豪,或者说有几分得意。他得意的是,当年自己苦苦巴结不上的人,现在终于主动找上门了。他知道,以各种名目变相勒索的公务人员不少,但他相信丁援朝是有品位、有底线的人,不是特别必要,他是不会轻易向自己张口的。这次张口了,一定有着特殊的理由和用场。令胡一宽最感自豪的是,省里的厅长居然主动有求于己了……

丁援朝的后面的话,出乎了胡一宽的意料。

“我准备搞一次‘同窗会’,就是咱甲班的发小同学的聚会。你知道,咱们同学十几年,多年前就有人提议聚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搞成。现在大家基本都退休了,有时间有精力了。人生过了大半,聚一聚也是难得的。没听人说吗?这年头真东西越来越少了,于是,就在同窗聚会里找真回忆、真感情和真开心……我是多少赞成这种说法的。按朱自清老先生的话,一个人在哪儿度过童年,哪儿就算是他的故乡。我们一起生长在‘老营房’,儿时的感情有多真挚,多令人怀念!但要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经费是不行的。靠AA制不是不行,但对困难的同学可能也是个负担,我有些于心不忍,怕扫了一些同学的兴。所以想到了你。你能不能出点‘血’,把大家的吃住解决一下,圆同学们一个梦。条件不一定要多好,只要方便、干净就行……对了,还有件事情通报给你,我这个厅长到点了,已经卸任退休了!”

此时,胡一宽明白了丁援朝的意图。胡一宽自小是个爱张罗事的热心人,而且是个当过多年兵的人,不仅保持了朴实厚道的本性,还有着少见的热情豪爽劲。他绝不会因为丁援朝是下台干部,就为刚才说出的话后悔。这一点丁援朝多虑了。他从政多年耍的小手腕,对此时的胡一宽来说是多余的。在胡一宽眼里,丁援朝始终是偶像,就是现在,也是功成身退的偶像……

P7-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