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内革命时期/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沙基惨案发生·省港举行大罢工

1925年6月23日,英国海军陆战队在广东朝游行中的中国老百姓突然开枪、开炮,当场打死59人,重伤172人,轻伤者无数。

6月21日,为声援上海罢工者,香港、沙面工人也实行罢工,工人纷纷离职返回广州。23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下午1时,广州各界20多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一致通过援助沪案条件16条。会毕进行游行。工人、商人、学生、黄埔学生等依次由东校场出发,经惠爱东路、永汉中路,直出长堤西壕口,过沙面租界河对岸的沙基。午后3时,当游行队伍行经沙面英、法租界对岸之沙基西桥口时,早已布置好的英、法海军陆战队,从沙面突然向示威群众开机枪扫射。游行队伍猝不及防,四散躲避,当场死亡50多人,重伤者百余人,轻伤者无数。同时,驻扎在白鹅潭的外国兵舰也开炮向北岸示威。

惨案发生以后,广东革命政府立即以广东省长胡汉民的名义向英、法、葡驻广州总领事提出最严正的抗议。

29日,广州各团体要求对英实行经济绝交。同日.香港25万工人举行全面总罢工,并有13万人陆续撤回广州。

7月3日,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苏兆征任委员长。

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后,命令纠察队封锁香港。纠察队驻在东至汕头,西到北海,蜿蜒数千里海岸线E的各港口,维持地方治安,扣押英国货物,严禁粮菜外流,封锁香港、澳门与沙面之间的交通。香港顿时交通瘫痪、商务停顿、商店关门、食品奇缺,成为“死港”。

廖仲恺被刺

1925年8月20日,孙中山最忠实的朋友和同志廖仲恺被刺。

是日上午8时,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驱车去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参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六次会议。当车开到党部门前时,突然窜出六七名暴徒向他们射击,廖仲恺身中4弹,在送往医院途中去世。调查此案的“廖案调查委员会”认为,此案是由胡汉民策划发起的。涉嫌此案的林直勉、张国桢、梁鸿楷、招桂章、梁士铎、杨锦龙等被捕,胡毅生、朱卓文等逃往香港。随后,蒋介石下令逮捕了胡汉民。国民政府立即进行人事调整。

廖仲恺,广东惠阳人。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少年时在美国读书。1902年到日本留学,随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担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广东担任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21年到广州担任孙中山中华民国政府的财政部次长,支持孙中山出兵北伐。1923年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和广东省长。他是左派元老,为国民党右派所不容。

国共合办《政治周报》

1925年12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广州出版发行《政治周报》,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沈雁冰(茅盾)、张秋人先后出任主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为了加强宣传工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创办了《政治周报》。该报共出14期,至1926年6月5日停刊。其中1.4期由毛泽东任主编,5~14期由沈雁冰、张秋人负责编辑。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指出该报的出版目的是:向反革命的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主要内容为刊载国民党中央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政策、法令及新闻,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政治周报》在反击国民党右派言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25年6~7月间“戴季陶主义”出笼后,流毒甚广。《政治周报》成为反击“戴季陶主义”的主要思想阵地。该报还同西山会议派进行了有力的斗争。仅第一期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严驳北京党员之违法会议》、《致北京电》、《致各级党部电》等文告,驳斥西山会议派召开非法会议的种种借口,要求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查明事实,对其主谋实施应有的惩罚。以后,又陆续发表文章,指出右派集团是帝国主义的T具,他们的反革命活动“适合了帝国主义的需要”,并用事实揭露西山会议派与段祺瑞政府的勾结,使广大干部和群众认清了西山会议派的真面目。

《政治周报》在反击国民党右派集团、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准备北伐战争等方面起过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戴季陶主义”出笼

孙中山逝世不久,戴季陶即于1925年6、7月间相继抛出《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提出一整套反动理论,“戴季陶主义”正式出笼。

戴季陶(1891~1949年)名存贤,又名良弼,字选堂,又字季陶,号天仇,又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四川广汉。1905年赴日留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在上海主编《中外日报》和《天铎报》。1911年在上海面谒孙中山,深为赏识,任孙的秘书兼翻译。积极参加“二次革命”。1914年帮助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兼军政府秘书长。1919年与沈玄庐办《星期评论》。1920年戴曾参与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活动,后退出。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持消极、反对态度。

“戴季陶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在思想上,提出唯心主义的道统说来歪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孙文主义是以中国固有的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思想为基础,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法的思想。阉割孙中山思想中的革命灵魂,在理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说孔孟之道是中国的国粹,只有继承中国传统的三民主义才能作为指导国民革命的最高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不能指导中国革命。

在政治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宣扬阶级调和。认为革命不是由于阶级压迫而引起的,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对立,中国只有觉悟者和不觉悟者的对立。说仁爱是人类的天性,国民革命是要恢复各阶级的仁爱性能。极力诬蔑共产党制造阶级斗争。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反对工农的阶级斗争。

在组织上,反对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认为国共两党没有“共信”,共产党员信仰共产主义,国民党员信仰民生主义,就不能“互信”,也不可能团结。要求参加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人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服从国民党的统一性,受其支配。

戴季陶主义反映了统一战线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政治斗争倾向。它出笼以后,曾经流毒甚广,成为国民党新右派反共篡权的理论根据。P2-6

目录

沙基惨案发生·省港举行大罢工

廖仲恺被刺

国共合办《政治周报》

戴季陶主义出笼

《野草》出版

《甲寅》复刊·尊孔复古

清华大学转为大学体制

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ll

中山舰事件发生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北伐顺利进行

冯玉祥五原誓师·加入国民军

张恨水发表《金粉世家》、《啼笑姻缘》

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租界

《大公报》复刊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中央日报》仓I办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南京、武汉政府分裂

李大钊从容就义

国民党政府辑成《六法全书》

《热风》开拓现代杂文

一代治学巨匠王国维自沉

南国社成立

“北四行”联合营业迅速发展

“南三行”体系形成

南昌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中共发动广州起义

日军济南屠城

蒋介石宣布北伐胜利

日军炸死张作霖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掘殷墟

甲骨金文研究发展迅速

朱自清出版《背影》

中山陵落成

闻一多诗集《死水》出版

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

徐悲鸿开中国历史画一代新风

田汉作《名优之死》

联华影业复兴国片

余云岫提倡废止中医

广东音乐达到顶峰

左联成立

刘锡三创办中国帽业老字号“盛锡福”

中原大战爆发

红三军攻占长沙

蒋介石对苏区第一次“围剿”失败

左翼作家柔石等被杀

国民党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

国民党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马占山抗日

新华通讯社创办

徐志摩遇难

巴金写作《家》

《歌女红牡丹》轰动全国

上海“~·二八”抗战爆发

伪满洲国成立

鲁迅写作《花边文学》

熊十力著《新唯识论》

《生活》周刊发展为生活书店

文献馆档案南迁

日本进攻华北

蒋介石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

抗日同盟军成立

蒋介石开始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

国民政府改革文书档案

实行银本位制废两改元

《子夜》出版

曹禺作《雷雨》、《日出》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诗论》

红军开始长征

推行拉丁化新文字

聂耳谱《义勇军进行曲》

中共展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

阮玲玉主演《神女》

中共中央举行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红军到达陕北·长征结束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爆发

《渔光曲》获奖

四大名旦占领京剧舞台

新木刻运动开展

鲁迅去世

西安事变爆发

救国主张层出不穷

《骆驼祥子》连载

国共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马路天使》上映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国内革命时期(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国内革命时期(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国内革命时期》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