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文化的奇葩/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孙过庭写《书谱》

唐垂拱三年(687),孙过庭撰成《书谱》。

孙过庭(646~691),字虔礼,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自署为吴郡,故或作浙江富阳)人。曾官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博学文雅,擅长文辞。陈子昂所作墓志铭谓其才华并茂,胸有大志。但其生平不甚得志。孙过庭工楷、行、草3种书体,尤以草书见长。宋米芾认为其草书深得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传。笔势劲坚,摹写得惟妙惟肖,几能乱真,对后世影响甚大。但亦存在着落笔过于急速、千纸一类、一字万同、拙于变化的不足之处。传有《千字文》为其所作。

《书谱》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墨迹可为孙过庭书法之代表作。《书谱序》又名《运笔论》,从宋人题鉴可知,它只是一篇序文。

内容分为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和伤知音6个部分。阐述正、草二体书法,文思缜密,言简意赅,见解精辟。书中很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说、创作中的五乖五合说等,迄今为学书者所乐道。

孙过庭著《书谱》,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书中的学书法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直到现在仍被学者所推崇。

李思训画山水

李思训(651~718)字建,是唐朝宗室,擅长山水画。历武后、中宗,至玄宗李隆基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之职,所以也称大李将军。《唐书·李叔良传》记述:“思训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历代名画记》也称他“早以艺称于当时,一家五人,并善丹青。世咸重之,书画称一时之妙”。“思训子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官至太子中舍。创海图之妙。世上言山水者,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昭道虽不至将军,俗因其父呼之。”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继承展子虔、郑法士“细密精致而臻丽”的风格,使青绿山水趋于成熟。他们已能比较真实地描绘山川景色,并能通过致密的刻画,构拟动人的意境。唐代诗人牟融在《题李思训山水》诗中记述思训所画山水景色说:“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丰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风月漫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使诗人触景生情的是画中所呈现的景物。松林、清泉、渔樵、幽居所构成的平远山川,表达了当时士大夫所追求的意趣。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江帆楼阁图》,传为李思训所作,图中江流空阔浩渺,风帆飘举。画以细笔描绘山石外廓,长线勾勒峰恋结构,略作皴斫,布以青绿重色。与展子虔《游春图》相比,另有一种雄浑淼远的气势。传为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面奇峰突兀,白云缭绕,山石勾勒无皴,青绿设色。虽为宋人传摹,与李氏画风相近。

陈子昂扭转唐代诗风

唐初四五十年间,诗歌创作囿于宫廷,风格绮靡华丽,追求形式技巧。陈子昂为改变这种诗坛风气,高倡建安风骨,为引导唐诗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他出身富有,好施任侠,为人豪爽。18岁闭门读书,24岁中进士,曾得武则天赏识,他多次上书改良政治,但一生仕途不畅,屡遭降职处分,42岁时被诬陷入狱,死于狱中。

与他敢于针砭时弊的政治态度相适应,陈子昂对当时文坛上风骨不振、兴寄都绝的宫廷诗风也深为不满。在《修竹篇序》中,他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诗歌革新主张“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要求诗歌继承《诗经》“风、雅”优良传统,以比兴寄托手法寄寓政治社会内容,恢复建安、黄初时期的风骨,明确表达思想感情,形成爽朗刚健的风格,扫除六朝绮靡诗风。

陈子昂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具体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他有意摒弃华丽辞藻和对偶形式,运用朴质无华的古诗体,托物寄兴,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失意情怀,反映政治生活的弊端和人民的苦。他的代表作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

《感遇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是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写下自己的种种感受和体会,风格类似阮籍的《咏怀》。他在诗中或抒发理想,或讽刺时政,或哀叹民生艰难,或寄寓哲理。如第二首:“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喟叹自己虽怀美质,才华横溢,而骨鲠道穷,不得已中道隐退。在一些涉及国事的篇章中,诗人一再表现出安人的政治理想,如第十九首(圣人不利己)、第二十九首(丁亥岁云暮)、第十二首(呦呦南山鹿)等都指斥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造成人民人人自危,无法安生。这种针砭时弊、体恤民情的创作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跟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作,诗歌怀古伤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俯仰一世的孤高抱负和沉郁压抑的失意感不仅是个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牢骚,而且代表了初盛唐一代有远大理想的知识分子渴望为时代作出贡献的心声,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放眼宇宙的崇高孤独感。

陈子昂上承建安,下启盛唐,对转变唐代诗风、引导唐诗走上健康向上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后的一些优秀诗人多受其影响,对他推崇备至。杜甫盛赞他“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肯定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P7-10

目录

孙过庭写《书谱》

李思训画山水

陈子昂扭转唐代诗风

杨炯主张改革诗风

歌舞戏流行于教坊

杜审言等定型近体诗

李仙蕙墓壁画已显盛唐气象

张若虚作《春江花月夜》

盛唐壁画生动细致

唐代石刻佛像兴盛

唐设教坊职司歌舞百戏

雕版印刷业兴起

唐三彩艺术达到高峰

唐设置丽正书院职司修书、侍讲

《唐韵》编成

李白在蜀游学

张旭善狂草

《初学记》编成

杜甫漫游天下

唐人善竹刻

高适、岑参组成边塞诗派

克孜尔石窟融汇中外艺术

敦煌壁画灿烂辉煌

健舞软舞交相辉映

李邕善写碑

王维作《阳关三叠》

李白与杜甫把酒论文

破墨山水出现

经变绘画艺术达到高峰

霓裳羽衣乐舞成

韩干画马

崔颢作《黄鹤楼》

张志和作《渔歌子》

吴道子画名广播

中国版画形成

王昌龄作边塞诗

中原西域乐器结合

王维《辋川集》代表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周家样”派画仕女

国子监复学

储光羲作山水田园诗

元结诗作富于现实性

吐蕃重修敦煌壁画

怀素去世

颜真卿书法登峰造极

卢纶诗风格雄浑

皎然著《诗式》

韦应物继承山水诗传统

郊寒岛瘦

元稹撰《莺莺传》

李贺被视为鬼才

柳宗元倡导古文

柳宗元诗歌丰富多彩

白居易作《长恨歌》《琵琶行》

韩愈作《师说》

韩愈以文为诗·风格独特

诗人元稹撰《承旨学士院记》

《唐蕃会盟碑》刻成

韩愈主张文以载道

张籍作新乐府

自居易作《与元九书》

蒋防作《霍小玉传》

考进士停试诗赋

国子监刻《石经》

王建作《宫词》

李商隐作《无题》诗

张彦远作《历代名画记》

诗人刘禹锡论天

藏文第二次厘定

杜牧诗歌俊爽

《柳毅传》成

温庭筠诗风裱丽

柳公权创柳体字

《虬髯客传》歌颂风尘三侠

晚唐壁画骄奢淫逸

皮日休作《三羞诗》

唐人兴盛选诗

女侠小说出现

韦庄作《秦妇吟》

司空图著《二十四诗品》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大唐文化的奇葩(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大唐文化的奇葩(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大唐文化的奇葩》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