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当孕育生命时,我们已经开始了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从孕育到诞生、长大,新生命的到来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已经延续,意味着我们开始了跟父母告别,将父母给予的生命传下去的路程。
养育生命,是对父母和祖先的报答,也是学习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孕育生命,是对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最大的尊重和回报,是体验父母照顾我们的过程,也是实现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孕育孩子并不等于我们已经会做父母。我们这时只是生理上的父母,心理上是否已经长大成熟,是否做好准备用成人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是否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都还是未知数。父母生孩子似乎从来都是水到渠成、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孕育、培养、陪伴一个生命,是父母非常重要的体验过程,需要父母们进行全面的学习。
调查显示,中国夫妻上过婚姻课程才结婚的比例为零。懂得教育孩子的所有过程才做父母的中国父母占比不到60%。几乎所有父母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工作,承担了孩子的养育过程。这其中年轻父母的困惑、迷茫、无奈和彷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性的困惑。父母痛苦地呼唤,孩子也痛苦地呻吟。当年鲁迅先生笔下“救救孩子”的呼唤,今天仍震撼人心。
孩子出生前父母欠的课总要在孩子成长时补上。孩子每次制造的挑战和麻烦都是在推动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学习处理跟配偶的关系,学习从共存到分离到放手,让一个新生命完成自主探索;学习重新梳理和整合自己与父辈的关系,并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中充分释放;学习检点自己的言行,为社会增添更多力量,给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生孩子是传递生命和爱的事情,陪伴、养育孩子就是与生命共同体验、共同经历的过程。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是千变万化、精彩纷呈的。
每一个妈妈都对自己的怀孕过程有深入骨髓的记忆。一旦知道一个生命孕育在自己体内时,很多妈妈就开始了小心翼翼、心怀担忧和恐惧的孕育过程。小心翼翼是害怕自己不小心会让那个刚刚成形的弱小种子受伤害,担忧和恐惧则是害怕孩子不健康。父母们提心吊胆地经历着十月怀胎的整个过程。随着分娩日期临近,他们的愿望则变得越来越简单,不再在乎丑俊、胖瘦、黑白、高矮,只要宝贝是健康的就好。
不管父母多么恐惧或者期待,孩子都会用自己的方式长大,自己来选择决定生命的状态。无论健全还是残缺,孩子都带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带着他早已设计好的生命蓝图,通过妈妈来到这世界上。他要经历的一切、要体验的过程都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他准备好要来世界体验,带着他旺盛的生命之火。第一要义就是要活下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世事怎样沧桑,他们都会用好内在的生命之火活下去,活得更好。 回顾生命成长的过程,且不说精子和卵子受孕的一刹那,上亿个精子的搏斗和拼杀中,只有一个获胜的精子可以和卵子结合成生命;就是孩子在妈妈体内时,每一天也都经历着危险事件。妈妈不经意的跑跳、抑制不住的哀伤、巨大的声响,都可能吓坏这个孩子。可是,孩子仍然一天天用他神奇的力量,完成着细胞分裂和扩张,越长越大。
新生命诞生时,医生的合作、妈妈的力量、孩子的愿望,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哪怕出现一点点偏差,都会让这个生命无法看到世界上第一束阳光。出生后,孩子与妈妈的脐带分离,吮吸妈妈的奶,吃第一口食物,用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感受外在的世界,每一步都蕴含着数不清的危险。一张纸盖在鼻子上就可能窒息,头卡在床栏间就可能丧命,大人一不小心翻身就可能压坏孩子……每天会有无数可能伤到这个弱小无力的孩童的危险!
所以,生命能够诞生并存活,真是伟大的奇迹!孩子体内一定有巨大的生命力,没有什么比生命力更伟大了。我们带着赞叹欣赏孩子时,可以在他的每个举动、每个微笑、每个眼神中,看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当看到孩子完美的生命力时,也许我们会放下成人的骄傲和自以为是。生命如此弱小,却可以如此充满能量地活着,这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是绝对的理想状态。
孩子带着巨大的生命能量来陪伴我们,教我们去欣赏生命、观察生命,去真正体验生命成长变化的过程。我们在他眼中,在他双手和双脚的动作中看到了完美。小生命披荆斩棘地来到世界,具备了所有生存下来的能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欣赏他、陪伴他、信任他。P152-155
这是一本“使用手册”,不是关于身体的,也不是关于心理的,而是关于心灵的。我相信这是国内第一本讲述关系与连接方面的书。不管你想用这本书实现内心的连接需求,或去了解这个新而重要的题目,你都会满意。父母们通过学习对不同关系的处理,一定会变得更成熟!
——华人世界国际NLP大师 李中莹
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得和谐,成长过程中自己就会充满安全感,充满自信,内心健康而有力量。反之,成长过程中如果出现许多创伤,心灵也会带着这些“印记”投射到未来的关系中。此书没有高高在上、藐视众生的伟大理论,有的只是一位老师娓娓道来的对生命的感悟和分享。
——中国NLP学院特约导师 戴志强
无论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与配偶的关系,还是我与孩子的关系的处理,事实上都是我与自己关系的投射。我们要懂得从复杂的关系纠缠中抽离出来,做最好的自己。文君老师的这本书,以平易的文字很好地把系统法则的运作展现给了读者。这本书是很好的指导手册,其中的练习和案例都会让人实实在在地受益。
——著名系统排列导师 徐志良
这本书稿终于完成了,在初夏的苏州,在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里。
十二年的学习和实践,一年的整理和写作,这是我生命中一个阶段的记录和分享。每天都在成长,自我觉察、课程分享、导师引导,每天都有不同,每天都在提升。一边成长,一边沉淀,一边修改书稿,我体验着生命的真实与绚丽。
许多人都在寻求解脱,许多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许多人都在自我修炼,在“道”的路上寻觅和成长。无论是入世法还是出世法,无论是“解脱道”还是“究竟道”,当我们走在这条路上时,已是在追求“生命的真义”和“精神之路”了。
生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修炼过程。体验、学习、分享,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唯一真实的就是自己沿着宇宙的规律与究竟的法则,顺从生命的河流,全身心地投入每个当下的因缘聚合,笑看缘起缘灭;承受所有的生命责任,同时种下喜悦快乐的种子,带着慈悲和爱与更多生命连接,去创造下一个当下的实相!
这是一条实在的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验与经历,不可跨越,不能抗拒和逃避。我们只能真实地面对,只能全身心地体验和领悟,不断学习生命的智慧、宇宙的道与法则,修炼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提升。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羡慕、嫉妒没用,简单模仿也无效,只有老老实实地一步步向上。体验每日的成功快乐,在修行中成长。
朋友们推动我完成这本书的写作,不断地催促我:时候到了,该去做了!
于是,我做了,我完成了!这些本来属于你们,我双手捧着,把它献给你,我亲爱的朋友!
感谢三位影响了我生命历程的导师在百忙中为我写序,感谢你们带领我成长。
感谢邵娜老师、陆贻伟为我二校书稿,给了我完成此书的信心和支持。
感谢吴守云老师为我仔细斟酌每个字句,精益求精。 感谢董玲君等为本书的完美所做出的真诚付出!
感谢每一位陪伴我成长的学员、来访者、亲友们,因为你们的允许,我才有了今天的分享。
继续前行!
吴文君
2014年4月6日于苏州
推荐序一 身体和心灵,永远成长在路上
推荐序二 活着,就是为了学习爱的功课
推荐序三 先要唤醒自己,才能自由成长
序言
引言一 无条件的爱,究竟长什么样
引言二 左手觉察内省,右手修炼成长
你比我大,我向你鞠躬
第一节 满怀谦卑的心,感恩父母
第二节 独立而成熟,不做“超龄婴儿”
第三节 爱他,就请与他的家族完美对接
第四节 再见,盲目批判的叛逆少年
第五节 花花世界,我来了
爱的修炼术(一)
招数①:接受父母传递给我们的能量
招数②:坦然地面对死亡
招数③:清晰地定位自己
招数④:接受各种角色中的自己
招数⑤:汲取平等和自由的能量
招数⑥:在冥想中给自己力量
招数⑦:和家族的前辈们对话
精彩案例分享会(一)
疾病有时也能推动我们成长
请不要让爱的能量受阻
你与我平起平坐,我向你学习
第一节 学习跳婚姻的双人舞
第二节 婚后,请依然保持独立性
第三节 温柔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节 别让沉默成为生命的包袱
第五节 离婚,人生另外一堂课
第六节 羡慕嫉妒恨,能放下吗
第七节 带着欣赏看同事,挺好
爱的修炼术(二)
招数①:做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
招数②:在冥想中学习包容和谦虚
招数③:不要让宝宝觉得爸妈偏心
招数④:放下你的委屈和不甘心
招数⑤:从别人身上观察自己
招数⑥:列出付出与收取平衡的清单
招数⑦:了解事情的正面意义和价值
招数⑧:感恩前任和曾有过的感情
招数⑨:过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招数⑩:深呼吸,共同描绘我们的未来
精彩案例分享会(二)
了结所有已逝的情感,然后才能看到眼前人
感知位置变化,放下对同事的轻视和厌恶
你比我小,我帮助你成长
第一节 给新生命多一点信任
第二节 父母靠后站,孩子向前冲
第三节 放下孩子身上的自我投射
第四节 别为自己的利益控制孩子的未来
第五节 身正为范,做孩子的好榜样
第六节 你过得比我好,就是最大的孝顺
第七节 内疚是一条吞噬力量和爱的蛇
第八节 堕胎和流产的孩子,我也爱你
第九节 时刻清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爱的修炼术(三)
招数①:来吧,父母的肯定和祝福
招数②:清点和修复成长过程中的创伤
招数③:与温暖的生命之火融合
招数④:再见,生命最深处的四种恐惧
招数⑤:注意,不同成长阶段孩子需要也不同
招数⑥:放下内心对理想孩子的期待
招数⑦:殊途同归——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招数⑧:向父母和祖先借力,增强自信
招数⑨:认祖归宗,走出身份迷失
招数⑩:走向成人仪式,走向真正的成熟
精彩案例分享会(三)
倒插门家庭的焦虑孩子
快步走向高考的人生站台
我心中内在的小孩,我接纳你!
第一节 自爱与自尊,我爱闪亮的自己
第二节 接纳与赏识,我爱不完美的自己
第三节 为生命长河中不同阶段的自己喝彩
第四节 卸下恐惧,与负面情绪说再见
第五节 少点评判,多点包容
爱的修炼术(四)
招数①:带着最佳状态上路
招数②:向理想的自己借力
招数③:和内在的小孩一起,让自己更自信
招数④:整合不同角色,让自己更优秀
招数⑤:记录美好生活瞬间,爱上生活每一刻
招数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更从容
招数⑦:将心比心,让关系更和谐
招数⑧:体悟生活,活在当下
招数⑨:自我肯定,相信明天的阳光会更美
招数⑩:分享爱,散播爱,传递爱
精彩案例分享会(四)
找回充满活力的自己
我终于可以当众演讲了
附录 生活中的自我成长修行术
修行术①:情绪的自我修炼——从地狱到天堂,一线之隔
修行术②:每天必做的修行课,不离不弃
修行术③:撞击天赋火花,全身心快乐工作和生活
后记
人是活在各种关系中的,从小到大,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_关系、婚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一直围绕着我们,也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丰富的角色和不同的生活层面。人们常常会苦恼和困惑:如此纷繁复杂的关系,到底要怎样经营和把握呢?
我发现,当一个人不自觉地卷进某种关系的冲突里时,常常会引起连锁反应:生活中诸多关系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连锁的困扰和矛盾,自己则被弄得疲惫不堪、无可奈何。
生活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关系的质量。一个人如果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友好的朋友关系、幸福甜蜜的婚姻关系、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他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喜悦。这通常也预示着他在各个方面都处理得很好,能够拥有成功快乐、轻松满足的生活状态。
随着人们的成长,理顺生命中各种不同的关系,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和提升的能力。关系的奥妙到底在哪里?看似复杂的关系,是否有简单的法则和规律可循?很多人在探讨和寻求这其中的奥妙。不同学问的不同流派,也用不同的语言和标签来命名这些法则和规律。
有人在道中寻找启发,有人在佛教中寻找启示,还有人通过心理咨询、心灵成长的某些课程和书籍寻找突破,意在找到解密生命关系更简单的规则。大道至简,我们往往会在复杂现象的背后,寻找到最简单、最基础的法则和规律。
我在接触家庭系统排列之后,慢慢感受和体悟到其中的奥妙。感谢这门学问,让我这个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将一切没有看到、没有听到的东西视为迷信和封建的教育工作者,慢慢地寻到了在这世界上生活,面对各种不同系统、不同关系所要遵循的法则。这个学习和发现的过程,打破了我以往许多看似“科学”的信念限制,同时帮我重建了“我可以更简单快乐生活”的新的信念系统。
每次运用这个法则和相关技术去做个案咨询,或者在课堂里分析和解剖各种关系的矛盾和纠缠,都让我更加明白、更能体验到系统法则的存在与奥妙。而这个过程也让我清晰地看到人可以如何智慧地生活,从而体验每个生命不同的价值。我好像找到了清晰的生活指南和武功秘籍。
不知不觉间,我开始学习用它理顺我生命中的所有关系:重建我和女儿的关系;重塑我与父母的关系;学习在婚姻中把握界限,相互给予;学习表达对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同时,我也学习用它处理与同事、同学、朋友的关系,处理与上级组织、社会等更大系统的关系。这个规则就像一个指南针,不断地推动我觉察自己的状态,矫正自己的行为,感受遵守法则、恰当定位之后的轻松和快乐。不知不觉中,我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成长,感受到了内在智慧的积淀和流动,让我的心灵世界更加充实。
现在,我活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轻松。我带着这份觉察,进入或走出某一种关系,清晰地界定自己在不同关系中的位置,明确自己在不同关系中恰当的身份。带着这份轻松,我体会到觉悟的爱是如此的美妙与深沉。我学着从盲目的爱中挣脱出来,在觉悟的爱的引领下,全然地感受爱的真意和生命的智慧。这是一个非常独特并且富有趣味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也是我慢慢确定自己生命中恰当定位的过程。我有太多体验、太多感悟、太多发现想跟更多朋友分享。
于是,在接触并运用它九年后的某一个晚上,我发现自己思如泉涌。无法安睡。一个想表达、记录和整理所思所感的冲动,让我夜半时分起床开灯,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这本书的提纲。我想要把九年来学习运用系统排列法则的感受,用书的方式总结和整理出来。
本书梳理了生命中的各种关系,分别从“比我高的”“比我低的”“与我平等的”三种层次和“我与自己的关系”的角度,解读家族系统、组织系统的基本法则:归属感、付出与收取的平衡、秩序。书中还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为读者自我成长和提升提供帮助。每部分还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活用我所分享的关系法则。
感恩海灵格先生对系统法则和生命智慧如此简单的概括和描述,感恩李中莹老师带领我接触到这样一门好的学问,感恩近十年来陪伴我学习和成长的所有朋友和家人。同时,感恩所有来到我面前的求助者以及同我一起探索生命智慧的所有学员。因为你们,我才有机会进入一个又一个生命系统,丰富了对生命的体验;因为你们,我才看到系统法则有效运行之后,觉悟的爱跟随“道”的流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与震撼的生命改变和系统奇迹。
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我的成长;也因为你们,才有了这本书的整理和分享。愿这本书能够推动和影响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找到生命角色恰当的定位,体会生命更多的智慧,感受成功快乐、轻松满足的人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和我们应该具有的状态相比,现在,我们都处于半睡半醒之间。”处于半醒半睡之间的我们,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甚至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在《唤醒半睡的自己--父母自我成长心灵使用手册》中,作者吴文君通过爱的修行术引导我们处理好自己与父母、自己与配偶、与孩子、与工作及世界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训练,寻找自己的人生使命和梦想。
本书是一部帮助父母自我成长的心灵使用手册。读者“悦”读其中,能够丰富对生命的体验,感受到人生中更多成功与喜乐,唤醒半睡的自己。同时又能让充盈的爱自由流动,传递给孩子,创造出新的生命奇迹……
吴文君著的《唤醒半睡的自己--父母自我成长心灵使用手册》是一部帮助年轻父母自我成长的心理自助书。本书通过对生命中各种关系的梳理,分别从“比我高的”、“比我低的”、“与我平等的”三种层次和“我与自己的关系”的角度,解读家族系统、组织系统的基本法则(归属感、付出与收取的平衡、秩序),读者悦读其中,能够丰富对生命的体验、觉悟到爱跟随“道”的流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生命改变和系统奇迹,实现丰盈的人生!